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自从村里建起了大桃市场,我们这些桃农再也不用为卖桃发愁了。”平谷区夏各庄镇陈太务村李大爷说起今年自家三亩大桃的销售情况,笑得合不拢嘴。陈太务村是平谷种桃大村,往年村民收获的桃子得辗转百公里运到城里才能卖出去。桃子经路上这么一颠,没了好卖相,自然就卖不出好价钱。遇到下雨天,桃子运不出去,  相似文献   

2.
竹笋是我国的传统美食之一,被誉为"寒士山珍".竹笋制品大致分为笋干(干笋)和罐头(湿笋),其生产和加工的经济效益较高,是农民朋友增收的好项目.下面介绍3种竹笋制品的加工方法,以供农民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3.
题解订单在先,种植在后,减少盲目,稳定收入 故事什么东西都是先生产出来,然后再卖,这好像是常理,是商品交换的正常程序.早就听说宁波慈溪市浒山镇西华头村打破常规的做法,为了弄个明白,我们来到了西华头村.一进村,就看见村里正在一卡车一卡车地往外运菜.车主告诉我们,这些菜去年就已经卖出去了.哇!就是说这些菜还没有种下去、长出来就已经成交了!  相似文献   

4.
题解奇思异想,生产冷门,独此一家,独富一村 故事慈溪市浒山镇圆塘村生物化学制药厂是一家村办企业,与许许多多的村办企业没什么两样.自1988年投产以来,这个企业的产值、利润一直很稳定,每年向村里提供80万元的集体可用资金,从来没出现过生产滑坡、效益不好的情况.这一点又和许多村办企业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原来,除了管理等方面的因素,还在于他们选择的产品很奇特.  相似文献   

5.
北梁,是胶州市后屯乡的一个小村,别看它村小,可这里盛产的“北梁蜜桃”却享誉山东半岛,有着“千亩桃村”的美称。然而,这样一个自然条件优越、人勤物丰的行政村,经济发展水平却不尽人意。人们发现一条多年失修、仅有3米宽的北梁路竟成了影响该村发展的“绊马索”,“雨天和稀泥、旱天一路坑”成了当地群众对这条路的真实写照。每年到了收桃季节,由于路窄难行,拉桃的车根本进不了村,村民只好先用板车把桃子一篓篓运到瓦屋庄,再用自行车推到集市上去卖,而慕名而来的外地客商,却只有望路兴叹。“要想富,先修路!”这个道理村“两委”不是不懂,但是,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省委宣传部、省委文明办领导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把开展对通贤乡秀坑村的派驻帮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部、办领导多次深入该村调研,认真落实帮扶措施,使秀坑村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村容村貌明显改观,过去的贫困村,现被评为市级文明村、县级信用村,被定为县级建设生态文明村示范点。一、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生活条件2002年省里确定秀坑村为全省208个扶贫开发重点村之一。秀坑村有9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308户,1408人。2004年7月,按  相似文献   

7.
激战乌龙坑     
1945年6月底,我们王涛支队袭击了崎岭乡公所,开谷仓救济贫苦农民之后,队伍即开进国强乡乌龙坑村。我以前到过乌龙坑村,对地形和村情比较了解。这是国强乡的一  相似文献   

8.
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优越性大放异彩.但就各地而言,仍存在着富与不富的差异.最近,我们在调查了高安县兰坊乡坑上村之后,觉得坑上村的联办经济是农村党支部和有社会主义觉悟的能人带领大家走上共同富裕的好途径.一、梁雪光效应坑上村原是高安县贫困乡兰坊乡的一个特贫村.十年前人均纯收入不到100元,每年要吃10万多公斤回销粮.  相似文献   

9.
汪太戈 《党史纵览》2004,(10):51-53
陶行知(1891-1946)和柯庆施(1902-1965)都是安徽歙县人,陶长柯11岁.陶的老家在歙西距城4公里的黄潭源村,柯的老家在歙南距城45公里的竹溪村,也称水竹坑村.  相似文献   

10.
题解 当主人疲于奔命,劳心劳力;转换角色,甘当仆人,做该做的,管该管的,自己轻松,群众致富. 故事 在浙江省余姚市陆阜镇孙家村,有一条远近闻名的水暖产品一条街.街两旁生产水暖产品的工厂和销售水暖产品的商店有三百多家.孙家村创造各种条件放手让村民办个体私营企业,村里不以企业管理者的身份自居,而甘当企业的仆人,为企业做好后勤服务工作,帮助企业发展壮大,在富了村民的同时也富了村集体.  相似文献   

11.
正又到一年盛夏时。在被誉为太行山最绿的地方——邢台县前南峪村,刚刚收获了樱桃、桃子、草莓……满山的苹果、板栗又到了丰收的时节。而村民李爱英,除了惦记山上的果树,还在忙着自己的农家院。"明天又有80多人过来用餐,得提前准备。"李爱英的农家乐有五六年了,前边餐厅可容纳100人左右吃饭,后边还有400平方米的20多个标间可以住宿。和李爱英相似,前南峪许多村民在发展林果产业的同时,做采  相似文献   

12.
题解 出租反租,发包倒包,流转土地经营权 故事在人们都议论种地富不起来的时候,宁波市镇海区骆驼镇东钱村却靠种地使村集体富了起来.他们将承包给农民的土地,在农民自愿的原则下再反租过来,进行集约化经营,或者再倒包给种田大户,每年村集体可用资金有二十多万元.  相似文献   

13.
《党风建设》2001,(12):18-18
桃子是一种营养丰富、果汁果肉香甜可口的水果。桃子的种类很多,各有各的味道和品质。  相似文献   

14.
五年前,我由村里的一个经纪 人当上了村党总支书记.镇党委书 记、镇长、副书记、组织委员集体和 我谈话.谈话的一个重点,就是"格 娄"(搅动的意思——编者注).他 们说,不格娄,村子就成了一坑死 水,时间一长,死水就成臭水了.  相似文献   

15.
《福建理论学习》2007,(2):42-43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省委宣传部、省委文明办领导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把开展对通贤乡秀坑村的派驻帮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部、办领导多次深入该村调研,认真落实帮扶措施,使秀坑村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村容村貌明显改观,过去的贫困村,现被评为市级文明村、县级信用村,被定为县级建设生态文明村示范点。  相似文献   

16.
题解扩展土特产的优势,让小生意成为大市场 故事 宁波的奉化市溪口镇新建村出产的水蜜桃非常有名,但生性娇贵,离开故土就变味.新建村种植水蜜桃得天独厚,顺风顺水.新建村快速扩展这个优势,走出了"以桃兴村"的路子,富了村民和村集体.  相似文献   

17.
符号 《求是》2005,(22)
生活中常常有“日计不足月计有余”与“日计有余月计不足”两种情况。比如居家过日子,有的人平日里生活节俭,掐角论分紧巴算计,过得很有些“寒碜”,然而一月下来竟有结余,一年下来,倒能添个“大件”,颇显宽裕。有的人则相反,平日里出手阔绰,并不紧巴,而到月尾岁末一算,则捉襟见肘,颇显拮据。我们的干部中也有类似的两种工作样式。有的同志平日低调、平易、谦虚、务实。每日里似乎没什么动静,镜头里很少见到他的身影,报纸上也不见他的豪言壮语,只是埋头于一个个矛盾的梳理,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从一天天看,成效似乎不佳,也不令人满意;然而一月…  相似文献   

18.
1995年12月30日,阳光灿烂,山欢水笑,万众欢腾。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谢非和省委副书记、省长朱森林,广州军区司令员李希林,政委史玉孝,以及随同江总书记考察的党政军有关负责同志傅全有、曾庆红等,在中共揭阳市委书记、市长陈喜臣、市委常委、揭东县委书记陈家俊的陪同下,到我县埔田镇进行视察。这是我县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喜事,也是对我县人民的极大关怀和鼓舞。 上午9时30分,江总书记乘坐中巴从汕头抵达我县埔田镇后,一下车,使兴致勃勃地视察该镇的庵后村竹笋基地。他边走边听取县委书记陈家俊的介绍。江总书记了解庵后村的基本情况后,看着茂盛的竹林、勃发的竹笋,向县委书记陈家俊和埔田镇党委书记林良江询  相似文献   

19.
霄坑村坐落在贵池区梅村镇,村域面积56平方公里,全村382户,1560人。山场面积7万亩,茶园面积4200亩,森林覆盖率达94%。境内自然资源丰富,珍稀物种繁多,是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示范点之一。先后获全国绿化千佳村、安徽省百佳生态村、全国文明村、全国生态旅游示范点等桂冠。近年来,霄坑村围绕生态、文明、和谐、富裕的目标,充分发扬“开拓、务实、拼搏、超越”的创业精神,走上了富强、文明、发展、和谐的发展道路。2005年,全村实现生产总值2600万元,集体经济纯收入突破2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000元。“双轨”走向致富路。改革开放前,霄坑村还…  相似文献   

20.
近来,沐川县武圣乡草坪村竹笋市场行情悄悄看好,并远销国外.长度1.2尺以内的毛壳笋(出口笋)收购价为2.4元/公斤~3.4元/公斤,剥壳鲜笋1.4元/公斤~1.6元/公斤. 由于草坪村自然资源丰富,境内又盛产天然竹笋,其竹笋面积达3000亩,产量达150吨,预计产值可达38万元,该村人均可增收760元.其中仅二组的笋山面积就达1000亩,产鲜笋50吨.今年,村民魏治忠的10亩竹笋的销售收入就达一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