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向阳 《广东党史》2016,(4):39-43,48
从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文革"前这十年间,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历程:"八大"前后(1956年到1957年反右扩大化之前)的探索工作走在科学的轨道上,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一些重大成就;"大跃进"前后(1957年反右扩大化到1960年底)的探索工作出现了严重失误,社会主义建设一度遭到重大挫折;"调整时期"(1961年到"文革"前),毛泽东对一些觉察到的"左"的思想理论进行了纠正,并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新认识,从而把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又向前推进了一步。回顾和总结这段历史,对于推进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初步建立,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毛泽东最早认识到苏联模式的种种弊端,认为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他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学说,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开创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先河。他在八大前后探索所取得的理论成果,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了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中央和毛泽东一直在寻求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八大前后到“文化大革命”之前,党中央和毛泽东全方位地探索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许多见解是党认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良好开端,含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和基本理论,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具有量要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罗九平 《求实》2005,3(4):7-9
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和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主要成员,陈云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思想观点和和科学论断,做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建国后,毛泽东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进行了探索,尽管出现了许多波折,甚至出现了“化大革命”那样的重大失误,但他作为探索的开创,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历史经验。这些宝贵的历史经验是必须时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必须正确处理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阶级斗争的关系;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对具体制度或体制层面进行改革,从而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相似文献   

6.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探索,逐步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第三次飞跃.  相似文献   

7.
张衍霞 《世纪桥》2008,(6):9-10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探索,逐步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第三次飞跃。  相似文献   

8.
陈亮 《党史文苑》2013,(18):33-34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行了科学探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9.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行了科学探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0.
秦文志 《探索》2004,(2):15-17
在我国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以后 ,毛泽东带领全党开始了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毛泽东对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度中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探索的理论成果及其现实意义 ,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总结。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 ,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积极开拓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是毛泽东一生中所进行的第三次伟大探索。这一时期 ,在实践上理论上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但也走了不少弯路。由此获得的经验和教训都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为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从1956年发表《论十大关系》开始,就试图在寻求一条不同于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从发动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到文化大革命,毛泽东根据他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在我国进行了长达二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但由于对社会主义的片面理解,造成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相结合的曲折发展.虽然在探索过程中走了一些弯路,但毛泽东在这期间所呈现的以道德理想改造革命主体和强调平等思想,对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依然有很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从发展模式上开始了从"苏联模式"到"中国特点"的探索;从发展目标上实现了从"工业化"到"四个现代化"的转变;从发展步骤上开始了从"赶超战略"到"两步走"战略的探索;在发展机制上开始了从"优先发展"到"协调发展"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生前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先声 ,其成功及失误 ,都为中国共产党人今后的实践积累了经验 ,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的民主革命取得胜利后 ,为了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再一次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可贵的探索 ,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胡绳同志在《毛泽东一生所做的两件大事》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在1956年 ,当我们党在已经发现苏联模式的弊端及其不适应中国国情之后 ,如果不是另辟蹊径去探索自己的建设道路 ,而是亦步亦趋地跟着走 ,那不仅意味着中国会走上一条不是那么健康的社会主义道路 ,而且意味着中国会成为苏联指挥棒下的一个大的‘卫星国’。可以设想 ,当90年代初苏东剧变发生多米诺骨牌效应时 ,中国也将难以幸免。”这虽然是一个假设 ,但却是以历史经验为依据的符合历史发展逻辑的假设。可以说 ,如果没有毛泽东为寻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拓 ,没有毛泽…  相似文献   

17.
李捷 《前线》2013,(12):110-113,117
毛泽东为新中国的发展进步,为最终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邓小平说过,如果没有毛泽东,中国人民还将在黑暗中摸索更长时间。毛泽东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有成功的也有不成功的。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文化观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方针、依靠力量、领导核心等思想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奠定了理论基础。深入剖析毛泽东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理论,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形成与发展的客观规律,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相似文献   

19.
孙平 《党史博采》2006,5(8):5-6
中共最初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时,在经济建设的发展速度问题上存在较大分歧.这场争进的发动做好了思想上的准备.分析毛泽东批判反冒进的原因,对今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少走弯路,有历史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共最初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时,在经济建设的发展速度问题上存在较大分歧。这场争论最终以毛泽东批判反冒进而导致全国范围内“左”倾恩想占据上风,并为大跃进的发动做好了恩想上的准备。分析毛泽东批判反冒进的原因,对今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少走弯路,有历史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