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关涉中国今后的发展进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预设性前提,因而是当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都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既是历史过程又是现实运动,统一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实践之中。在今天,就必须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作为一个系统的工程来积极而又有效地推进,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运用中得到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21,(7)
中国共产党领导哈尔滨百年文化建设依据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革等不同时期,形成了不同的阶段和内容,即革命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时期。并且形成了全面坚持党的领导是文化建设的核心、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是文化建设的根本、以人民为中心是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革命与改革是党领导文化建设的根本动力、文化建设围绕中心工作来进行等基本经验,这些经验对我们哈尔滨未来文化发展的现实启示就是要不断加强文化的制度建设,不断实现文化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巩固社会主义有毛泽东的社会革命+阶级斗争、邓小平的经济建设+改革开放、江泽民的党的建设+全面发展、胡锦涛的科学发展+和谐社会等不同实践路径。隐藏在不同实践路径背后"作怪"的是不同的人性论基础。在马克思主义那里,现实的人性是生物性、社会性、精神性的统一,这决定了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是一个系统工程,具有多维路径。  相似文献   

4.
探索全球化大趋势中如何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机与活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生长点;在如何顺应时代潮流发展中国这一重大问题上,科学发展观的突出贡献在于明确提出"和谐世界"论与"和平发展"论,进一步加强和拓展了中国与世界的全面合作和制度交流。深入探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规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现实指向;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出发,反复强调坚持科学发展这个主题不能变、坚持转变发展方式这条主线不能变、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这一方向不能变,这是科学发展观的重大现实价值。探索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党的建设的基本规律和要解决的最关键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面临的重大课题;运用科学发展观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适应科学发展需要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科学发展观在指导党的建设上所凸显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5.
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担负起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任.这是中国一百多年的革命斗争历史和中国共产党成立六十多年的斗争历史得出的结论.中国革命离开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胜利,这早已不是单纯的理论问题,而是活生生的现实.  相似文献   

6.
科学社会主义史划分为社会主义革命史(含过渡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史。与之对应,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应包括社会主义革命论(含过渡时期理论)和社会主义建设论两大部分。实践证明了社会主义革命论的行之有效,实践同样证明了自十月革命到本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不系统和不成功。现实摆在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面前的是同一个问题: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本文认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具有对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一般性指导意义,它初步回答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历史性、世界性的问题,这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以改革为先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它的实质和目标,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按照跨越“卡夫丁峡谷”而建立起来的现实社会主义自身的规律和要求,建立社会主义的新体制,以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邓小平同志把这一改革伟业称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为什么要把改革称为“革命”呢?  相似文献   

8.
肖枫:《“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是共运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文章指出,20世纪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表明,共产党领导革命是比较成功的,但在领导建设方面,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出现之前,不能说是很成功的。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以前主要表现为急于求成超越发展阶段,追求纯而又纯的社会主义,甚至急于过渡到共产主义。于是在建设实践中只重视生产关系的变革,而忽视了生产关系不断超前发展所造成的与现实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结果不能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反而是严重阻碍和破坏了生产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在科学观察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趋势,深刻总结我们党和世界上一些政党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不是教义,而是方法,不能教条僵化、断章取义地对待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与本国实际、时代特征相结合,"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相结合,没有创新发展就不可能坚持马克思主义。列宁在俄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检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其"新经济政策的思路"至今仍有现实指导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一百多年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历史必然。它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并将对推动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可以从历史—现实中予以科学审视和把握,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凝聚力。党带领人民历经革命、改革和建设的层层考验,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历史接续发展和人民自主选择的生动体现。在与其他国家发展道路的比较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不动摇、坚持国家独立自主发展不依附、坚持实事求是不唯心等特征,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前进优势。通过历史接续探索与现实国际比较,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蕴的道路自信和前进发展的独特优势。面向未来,我们更应当坚定理想信念,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关于农民教育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它又是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无论是在对农民在革命和建设的作用等问题的认识上,还是在农民教育的目的和方法上,都是随着革命和建设的要求和时间的推移发展而发展的。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与时俱进性对今天的农民教育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现实社会主义的变化、经济全球化、世界新技术革命、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等方面向马克思主义提出了许多新的研究课题。马克思主义既面临着严重挑战。又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我们要在研究这些课题的过程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理论创新。是十分严肃、十分艰巨的工作,不能把它简单化、庸俗化。  相似文献   

13.
略论新科技革命条件下的社会主义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要遵循马克思主义一贯坚持的历史地、动态地考察和分析问题的方法 ,在研究和探讨当代社会主义发展时 ,必须在新科技革命视野下进行。社会主义必须正视新科技革命与资本主义嬗变密切相关这一现实 ,不断拓新自身发展之路。社会主义必须重视网络信息技术革命成果 ,化解消极因素 ,扩大积极影响 ,推动自身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也是社会主义的政党制度。这一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共同创造、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建立和发展这一具有中国特色政党制度过程中,毛泽东、邓小平等中共中央领导人把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总结我国近现代政治发展的历史经验和前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政党制度的现实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理论。在去年中共中央召开的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根据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在多党合作中的新实践和新发展,对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  相似文献   

15.
在社会主义思想发展的历程中,精神文明的理论一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整个社会主义理论一样,它也经历了一个从空想到理想,又从理想回到现实的过程。重新考察、认识这一过程,对于我们正确地理解社会主义实际,实事求是地加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思想和文化建设,以促进改革和商品经济的深入发展,不能说是没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16.
《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指出:“道德是经济基础的反映,而不是脱离历史发展的抽象观念。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在道德建设中,既不能用旧的道德规范评价新人新事,动辄发出“士风日下,人心不古”的指责;也不能超越时代条件,尽提一些不能让普通人做到的“高标准”,把道德建设搞成“空中楼阁”、“镜花水月”。道德建设应面向现实、脚踏实地,因时因地制宜,这样,道德建设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7.
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这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我们在革命与建设中的政治优势。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强调,“老祖宗不能丢”。江泽民则进一步明确指出:“每一个党员都要牢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并且强调,这是为了“发挥我们党的政治优势,保证经济和各项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研究党的“三大作风”的现实政治意义,对于进一步发挥党的政治优势,促…  相似文献   

18.
党的二十大党章首次写入“自我革命”,在历史长河中刻印下党不断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新坐标。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蕴含共产党人接续奋斗的精神密码。自我革命源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滋养,传承于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熔铸于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创新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时代自我革命理论创新价值体现在从外责到内求、从短期到新常态、从群体到整体,从实践到理论的转化和跃升,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创新和发展。新征程坚持和发展自我革命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9.
焦坤 《理论探讨》2004,4(2):5-8
实践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种表述形式,包括实践社会主义的理论———实践形态和现实———实践形态。前者侧重于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的理论贡献;后者侧重于现实社会主义是怎样在实践社会主义过程中、创新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两次世界大战对社会革命、社会主义产生的决定性影响;国家资本主义是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种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20.
李东生 《学理论》2012,(23):13-14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新科技革命特别是信息化的发展,我国媒体呈现出数字化、全球化、信息复杂化等新特点,对巩固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深化现实和理论研究,正确梳理各种利益关系,重视新兴媒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