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制度建设,是一个制定制度、执行制度并在实践中检验和完善制度的动态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制度是纲,纲举目张。要预防和治理腐败,最根本的是抓好反腐倡廉中的制度建设,形成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格局,让"权、钱、事"运行在阳光之下。  相似文献   

2.
用科学制度反腐 国家才会走向清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明高  罗凤梅 《湖湘论坛》2009,22(6):106-112
世界各国的反腐经验表明,制度反腐是从源头上遏制腐败产生的最佳方法,具有普适性、根本性、稳定性、权威性和科学性。科学的反腐制度,犹如好的道路,它可以让人们在反腐实践中来去自由,行走便捷,并达到最佳效果。用科学制度反腐,一是制度设计要科学,二是制度执行要有刚性,三是好的制度应该上升为法律。  相似文献   

3.
《新东方》2015,(2)
部分领导干部违规建房、"以权谋房"已成为腐败的新形式,这种特权泛化,侵害人民群众利益,严重损害整体公权力形象,必须加以解决。官邸制作为一种官员住房的制度,在国外已实施多年,在我国也并非新生事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探索官邸制,是全面推进体制改革,使公务员管理规范化的又一步骤,体现了依法理政的决心,亦是一种"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具体实践,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面对不断涌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各种反腐措施都不同程度地呈现出了局限性,尤其是制度反腐,不能从根本上有效遏制腐败。腐败现象的深层次根源是在思想、体制、机制、制度上,这些都是廉政文化建设层面的问题,遏制腐败需要进行廉政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5.
论改革开放以来制度反腐的探索与深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进宏 《理论月刊》2010,(4):136-139
依靠制度惩治和预防腐败,是国际反腐败斗争的成功经验。中国共产党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一直高度重视利用制度来防腐治腐的探索。邓小平同志的关于制度建设的要求和指示为制度反腐奠定了思想基础,指明了方向;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制度反腐不断推进,取得重要进展;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使制度反腐逐步完善,成效显著。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制度反腐当前还面临着公民制度意识尚需提高、制度本身有待完善、制度执行力亟待加强的问题。因此,要进一步深化制度反腐,就需要大力弘扬制度文化,充分完善制度体系,进一步提升制度权威。  相似文献   

6.
制度反腐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源于制度本身的规范性、约束力和可操作性。实践证明,没有以制度为依据的反腐只能是暂时的、表面的、局部的和不稳定的,制度反腐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那么,怎样进行反腐制度的构建呢?反腐制度的构建必须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精心设计与安排,必须具有针对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必须把握一些原则。  相似文献   

7.
《传承》2013,(3):4-4
权力是双刃剑,用得好可以为老百姓办好事,用得不好误民误事甚至滋生腐败。要用制度管权管钱管人,形成不能贪不敢贪机制,给权力涂上反腐剂、戴上紧箍咒。权力运行领域都要有制度有规范,让权力只能用来为公不能谋私。  相似文献   

8.
随着世情、国情和党情的深刻变化,地方高校的反腐制度不健全,存在漏洞和缺陷,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和不断翻新的腐败手段的变化需要.制度创新可以遏制腐败,增强反腐倡廉建设的成效性,对高校自身建设有积极意义,这需要我们进一步拓展思维,完善和创新制度的系统性、针对性和提高制度监督的执行力.  相似文献   

9.
监督机制创新是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谋求自身发展的关键所在。网络反腐的优势在于,通过网民监督机制的构建,弥补中国共产党原有监督机制在监督主体、群众监督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使网络反腐融入党的监督机制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0.
权力制衡与制度反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共运史上首先提出对公有制国家的权力进行监督的是马克思。第一个设计公有制国家权力制衡政体形式的是列宁。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我国急需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 ,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 ,根治腐败顽症。  相似文献   

11.
王健 《公安研究》2010,(7):75-81
公安机关加强反腐制度建设和创新对于公安机关进一步加大惩治和预防腐败力度,切实提高反腐倡廉建设成效,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公安机关要建立结构合理、系统规范的内在管理机制,公开透明、约束有力的权力运行监督机制,责任到位、严肃严明的反腐惩处机制,重点突出、科学超前的反腐预防预警机制,规范畅通、高效务实的反腐制度运行保障机制,确保公安机关反腐倡廉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2.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是当代中国最具震憾力的金石之音,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后明确提出并多次强调的我们党反腐新战略。理论与现实都指向—只有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制度才能真正关紧权力。  相似文献   

13.
铁路系统反腐倡廉取得实效的同时,也面临新的挑战。保留传统特点的腐败并未绝迹,具有新特点的腐败现象已经产生。依靠制度建设根治腐败,是十六大以来我们党确立的一条反腐败斗争的思路,旨在对腐败进行事先预防或者事中控制。提高制度反腐科学化水平,注重制度建设的针对性、可执行性和合理性,不断推进反腐制度的创新,是在新的考验面前防治腐败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主办的《中国人大》杂志和我约稿,让我谈谈这一年的代表履职情况。自2008年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开始,我当全国人大代表已七年了,2015年进入第八个年头。当代表,要善于代民言,为百姓多讲话、讲真话。人民群众信任我,选我当代表,这是对我的信任和鼓励,我就要心为民动,言为民声,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正当权益。我不禁想起不久前的一件小事。今年2月初,江苏省妇联围绕"情系妇女、爱暖寒冬"主题,开  相似文献   

15.
监督机制创新是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谋求自身发展的关键所在.网络反腐的优势在于,通过网民监督机制的构建,弥补中国共产党原有监督机制在监督主体、群众监督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使网络反腐融入党的监督机制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6.
付春  任勇 《大连干部学刊》2007,23(9):40-42,45
新加坡在由亚洲最腐败国家成为最廉洁国家过程中,加强反腐败的制度建设是其中的关键,与此同时,文化防腐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两者的有机结合使新加坡变成亚洲最廉洁国家之一,并且对中国的反腐败建设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杜世智 《人民论坛》2014,(6):111-113
中国历代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必将会给予官吏以重权、要权,同时为了防止官吏权力的过度膨胀,危害自身统治,又制定了样式众多、惩处严厉的法典对官吏进行约束,这就是所谓的重典治吏。研究我国古代重典治吏的经验,深入探讨其定位、价值归属与特征,对于当下我国的反腐倡廉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马英明 《前沿》2014,(3):21-23
中国共产党坚守群众路线这条执政生命线,在依法治国的框架下,通过特定的党内立法程序,“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有中国特色的长效反腐败制度,为实现中国伟大复兴提供了坚强的保证。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党内反腐制度建设,形成了由规范从政行为、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惩处违法违纪行为、反腐败领导体制与工作机制等方面制度构成的党内反腐败制度体系。党内反腐制度建设的主要经验是,坚持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法规相衔接,坚持党内法规与党内规范性文件相配套,注重制定反腐败的基础性党内法规,注重制定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党内法规。  相似文献   

20.
王健 《民主与法制》2014,(33):14-16
2014年第二轮针对10省市3单位的中央巡视工作已经结束。能否发现蛛丝马迹、揪出贪官,再次让外界对巡视制度的成效报以深深期许。而十余年来,中央巡视组“带着耳朵和眼睛”,揪出了陈良宇、侯伍杰、李宝金、杜世成、黄瑶、宋勇等一批“老虎”,用实际行动佐证中央反腐决心的同时,也在一次次回应着社会的期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