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利平 《法制博览》2023,(27):19-21
将人工智能和刑事司法体制改革二者融合是一种必然趋势,在刑事证据的审查判断中运用人工智能更是如此。但是由于人工智能出现得比较晚,再加上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人工智能在刑事证据审查判断中的运用也存在证据审查判断中无法实现实质证据审查判断推理过程、人工智能缺乏人的逻辑思维、人工智能发展过快带来的不稳定因素等问题。因此,为了适应刑事司法改革的大趋势,可以从设立人工智能在刑事司法中运用的基本原则、引进专家证人、允许采取相关救济措施等方面进行完善,给刑事证据审查判断的改革带来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2.
刑事合规是在加强企业违法犯罪预防中有效而切实可行的重要对策。我国刑事合规视域下单位犯罪制度的重塑源起于刑事合规强大的外在驱动和企业刑事风险发出的失控预警。在我国现行刑事法律制度中纳入刑事合规具有实践基础和现实必要,构建了我国刑事合规与单位犯罪制度重塑之间紧密的逻辑关系。我国刑事合规尚处于起步阶段,当务之急是解决单位犯罪归责理论的界定问题、刑事合规个性化参考因素在单位犯罪制度中的适应问题以及刑事司法模式由对抗性走向合作性的改革问题,对刑事合规预设行进弧度。我国刑事合规的实践和单位犯罪制度的重塑既是互为表里的关系,也是相互通联的关系,无法将我国刑事合规的实施与单位犯罪制度的重塑割裂开来讨论。应当围绕企业独立意志理论、单位注意义务、犯罪量刑标准、处罚方式、刑罚的种类、刑罚的处罚力度等方面推进单位犯罪制度的重塑,避免我国刑事合规流于形式,更好地将我国刑事合规植入单位犯罪理论。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刑事诉讼中证明责任分配争议较大的几个问题,从无罪推论的角度对被告人在刑事诉讼中证明责任承担情况试作略论,并提出实践中如果分配证据责任提出一点浅薄的。  相似文献   

4.
杨智 《法制博览》2013,(5):223-224
关于刑事和解制度在我国的发展,可以说一直是摸着石头过河,在长时间借鉴国外立法经验和在本土司法领域的大量实践之中,刑事和解制度在我国逐步建立与完善。新《刑事诉讼法》首次将部分公诉案件纳入了和解程序的范畴,为司法部门,尤其是基层司法机关有效化解当事人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开辟了新道路。但我国的刑事和解制度仍有许多问题存在,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究与思考。  相似文献   

5.
刑事立法中以男女性别为标准区分加害人与被害人,导致对特定性别群体公力救济的不平衡。本文为此分析了我国刑事性别立法的现状、文化背景及其引发的司法问题,并借鉴国外和我国台湾地区刑事性别立法改革的经验,对现行相关刑事立法条文提出了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6.
未成年犯罪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的刑法和有关刑事法律规定的犯罪行为。因此,在现有的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就显得尤为重要的了。本文主要对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及特点以及未成年犯罪成因、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的现状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并且提出了对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进一步构建提出了相关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和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诈骗犯罪日益猖獗,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和社会损失。我国针对网络诈骗的刑事立法虽然已有初步规定,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因此本文将重点分析我国网络诈骗刑事立法的不足并提出相关健全建议。文章将分析目前我国网络诈骗刑事立法存在的不足,然后提出了一系列相关建议,包括提升立法层级,完善刑法规制;调整入刑标准,增加评价要素;提高刑罚幅度,加大打击力度;加强平台监管,提升惩治力度等,希望能有效地应对网络诈骗犯罪的威胁,维护网络安全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8.
精准检察监督理念,是在回应基层群众的新期盼和维护检察监督权威性的背景下提出的。刑事检察精准监督作为检察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刑事政策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罪刑法定原则应用过程中的必然要求,更是我国刑法实质化判断规则实施的客观要求。刑事检察精准监督理念的贯彻和应用,对于解决现阶段刑事检察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具有实施的必要性和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角色间的互动:刑事被害人与犯罪人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引入两个社会学概念——角色与互动,并以此为基础来证明刑事被害人与犯罪人之间存在着一种动态关系,并进一步分析刑事被害人与犯罪人之间存在着三种动态模式:即可利用的被害人模式、“被害人——推动”模式、冲突模式。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引入两个社会学概念——角色与互动,并以此为基础来证明刑事被害人与犯罪人之间存在着一种动态关系,并进一步分析刑事被害人与犯罪人之间存在着三种动态模式:即可利用的被害人模式、“被害人——推动”模式、冲突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