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新媒介生态下受众、媒体和社会的多维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必鲜  蔡骐 《求索》2011,(6):212-213,209
媒介是反映社会的一面镜子,这是媒介建构社会现实的一种方法。在新的媒介生态下,媒介对社会现实的建构不仅仅是对新闻事件的再现与还原,而是基于受众、媒介和社会三者互动共同协商的结果。在新传媒语境下,信息的传播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并以受众、媒介和社会三者的多元互动构建了丰富、具体而复杂的传媒生态。媒介生态学为我们探讨新媒介生态下受众、媒体和社会的互动关系提供了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2.
张宏树 《求索》2011,(6):210-211,172
传播革命,媒介融合,人类已经进入受众分享传播权时代,如何实施传播权成为考量的核心。新闻传播教育需充分认识媒介融合所导致的媒介变革的过程与规律,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平台等诸多新闻传播教育的核心内容都处于重组与更新阶段。媒介融合趋势下的新闻传播教育需强调人文社科基础,提升媒介素养,充分认知媒介融合、融合文化、融合新闻、融合受众,强化技术、社会责任、传播伦理在其知识谱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当代媒介融合新趋势与科技传播模式的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催生出新媒介形态如网络和手机,并促使媒介向融合方向发展.科技是社会前进的驱动性力量,科技传播是科技知识社会化的助推器,媒介在其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媒介融合给科技传播提供了全新的表现形式和展示空间.媒介融合新趋势透射出多媒体技术的突破、公民社会的培育建设和受众主体地位的提升,并推动科技传播模式向循环互动方向演化.科技传播具有复杂的多元主体特征,并互相嵌入,造就了科技传播模式的动态多变;媒介融合趋势下,受众的区域化、层次化特征明显,互动性增强,反馈机制灵活,分众传播成为主流;科技传播过程中,传者、受众和媒介融为一体,有时主体即客体如公众,有时主体即渠道如媒介,任何单一的传播模式都无法满足科技传播的要求.媒介融合带来了传播中心多元化,并相互交叉和互换,因此,将科技传播过程视为循环系统,建立多元中心对话模式,构建传者-媒介-受众三维互动模型成为新趋势.  相似文献   

4.
知情权是公民最基本的人权之一,保障公众知情权是新闻传播盼本质要求和重要任务。新闻传播环境因素对媒介知情权乃至公众知情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当前新闻传播环境下。当务之急是保证媒介及公众知情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公安研究》2013,(7):95-96
夏景军、李胜楠在《理论界》2013年第2期撰文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崭新的信息时代来临,各种新媒体迅速发展,整个新闻传播生态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在竞争中趋向融合,新闻受众这个重要而复杂的群体也随之发生了重要变化。应从多个视角分析总结新闻受众在媒介融合趋势下的新特征,以期对新的媒介生态环境中的受众认知及新闻实践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6.
孙宝祥  颜家水 《求索》2007,(6):37-39
媒介产品的经济效益是在社会责任约束条件下通过媒介资源的有效配置实现的。媒体必须对它的生产和传播行为应尽社会安定、国家安全和受众身心健康等方面的法律、道德责任和社会义务,在社会责任落实的条件下,实现媒介产品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创新媒介体制、健全法律法规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媒介的社会责任和经济效益可以有机地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7.
中法战争中的镇海之役,是在晚清媒介新技术迅速发展、西方近代传播新观念日渐普及的新形势下展开的。对镇海之役中的舆论传播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近代中国新闻专业主义萌芽时期大众传播媒介与朝野社会从相互碰撞到相互合作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原本居高临下的官场对大众传播媒介的态度由以往的不屑转变为重视利用,而大众传播媒介也从中看到了"言虽出自民间,意可达于君上"的办报理想有了实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贺琛 《湖湘论坛》2014,(3):120-124
当今社会,大众处于一个"我被传播故我在"的媒介化生存时代,人们在日益依赖传媒的时候,又常常为传媒频频出现的道德责任失范现象而恼火。传播责任失范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有偿新闻、虚假新闻、低俗新闻、新闻侵权和越权、漠视和利用弱势群体。传播责任失范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需要政府相关管理部门、传媒组织、新闻传播者个体和受众共同努力,积极寻求矫正对策。  相似文献   

9.
受众是信息传播链条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传播过程得以存在的前提和条件。近年来,新闻传播界的受众观念逐步得到了强化。做好新闻传播工作必须了解、尊重受众,已成了新闻工作者的共识。军事新闻传播作为人类传播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的受众有哪些类型,具有何种特征,对军事新闻传播有哪些需求等,需要我们认真加以研究和把握。本文仅就军事新闻受众的需要,以及军队新闻媒体如何满足其需要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以移动终端的普及为表征的移动互联时代,大众的媒介接触行为产生了颠覆性变革,"个体"成为绝对的"主体"。移动互联网将互联网上存在的信息聚合为数量更少、布局更清晰的以"人"为核心的信息集,完全由个人决定信息的接收和传播,各类媒体的新闻生产都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新闻信息的获取日益扁平化和同质化的背景下,受众对高质量言论的需求上升成为不争的事实。顺应受众的个性化需求,实现新闻评论生产的分众化,可能成为各媒体以市场细分策略赢得受众的一条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1.
高源 《前沿》2012,(20):13-15
本文通过分析一般意义上的新闻传播过程,结合国际冲突行为特点,归纳出国际冲突新闻传播是职业新闻传播者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广泛、迅速和连续地把有关主权国家争执、争端的新闻传递给受众并引起受众反馈的双向传播过程,以及国际冲突新闻传播的广泛性、冲突性和连续性的特点,进而分析了国际冲突中新闻媒体与政府和公众的互动,指出避免冲突的持久与升级,媒体和政府应该承担起的角色.  相似文献   

12.
姜欣 《前沿》2012,(15):122-125
新闻客观性是新闻学研究中的基础命题.本文从中观和微观层面探讨了公民新闻能否客观与应否客观,认为公民新闻在中观层面可以达到新闻事实的总体的客观,在微观层面则不必拘泥于传统新闻客观性体制的写作与报道手法.本文进而分析了公民新闻客观性所存在的局限主要为媒介的商业化与公民意识与理性的缺失,同时指出了公民新闻对当前我国新闻传播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3.
高校新闻传播是师生获取校园信息的重要渠道,发挥着引导舆论、传播知识、交流信息的重要作用.其传播要素主要包括高校新闻传播者、传播内容、校园媒介、师生受众等四大要素.要让高校新闻传播积极服务于大学功能的实现,应该在其传播实践中强化传播要素的价值取向及选择标准,这样才能为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营造良好育人环境,传递社会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讨论了媒介素养教育运动对社会性别倡导的价值。根据以往研究发现,当媒介素养教育被引入中国时,其体现核心价值的再现政治以及增加批判的自主权以及公民社会的传播权利等被消弱了,并呈现出社会性别的盲点,使本来赋权工人阶级、被压迫的妇女及其他弱势群体利益的媒介素养教育变成了降低其主体性的提高弱势群体素质的运动。本文分析了利用媒介素养教育运动推动社会性别平等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回应。  相似文献   

15.
转型期中国媒介文化的困境与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舆论处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前沿,媒介文化把传播和文化凝聚成一个动力学过程,对社会精神生活和人们思想意识有着重大影响。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之中,中国文化和相应领域的媒介文化,不论在实践模式还是理论精神上,都面临着种种冲突和裂变。而媒介承担了社会象征形式生产与传播的主要功能,意识形态的战场也逐渐以大众媒介为中心展开。中国媒介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在场",对我们汲取世界先进文明成果、同时保持中国文化独立性,增强我国的文化影响力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拉斯韦尔"5W"传播模式与政治传播的三个基本要素政府、媒介、公众存在对应关系,政治信息这一要素贯穿于整个传播过程,并且在网络环境下呈现出全新的特点。本文从政府、政治信息、媒介、公众四个维度来分析互联网的民主化功能,认为网络时代政府传者和受众受者的角色都需要重新定位,互联网的技术特性带来传播思维的改变,媒介成为受众信息表达的场域,扩大了公共空间。通过对四个传播要素的分析来探析互联网民主化功能的内涵,指出互联网在民主方面积极作用背后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陈燕 《求索》2008,(6):186-187
新闻故事化文本通过丰富的感性材料、故事性的叙事方式、引入故事性元素对新闻要素进行重新组合,为受众提供了解读新闻事实的“另类途径”。然而,新闻故事化在媒介的新闻实践中渐渐步入了娱乐化的误区,产生了一些不良效果。为使新闻故事化健康发展,需要媒介尊重新闻基本规律和文化核心价值,强化党和政府的新闻监管职能,提升受众的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18.
以"共享、聚合、互动"为核心理念的媒介融合,不仅带来了传播观念上的革命性变革,更深刻地影响着新闻业务形态的全部过程。从"新闻采集方式的变革"、"新闻制作的理念变革与实践突破"、"新闻传播环节的变革"三个方面对媒介融合的新闻业务流程进行解析,可以清楚得出新闻业务流程经过整合和发展后出现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19.
西方学者指出大众传播媒介对当前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影响深远。由于一般青少年对新事物的接触比成年人敏感及好奇,因此在大众传播媒介的受众中,青少年人口占了不少席位。大众传播媒介的高度渗透,使青少年更早了解世界及社会大事,更早意识到性及个人的需求,青少年也就提早在童年出现。(史,1996:4)。 目前大众传媒的角色不是单纯地将一些信息直接传播给受众,还常于传播内容中带有批判及反思的态度,塑造受众的思维模式及思考方向。以有关性课题的处理方式而言,不再是昔日的禁忌,但透过大众传媒所传播有  相似文献   

20.
社会责任理论听起来是一个非常美好的理论,它所追求的目标也是任何有新闻理想的记者和普通公民所期望的,但随着大众传媒产业化的加强以及媒介垄断进程的加速,在传媒巨头面前传媒的社会责任理论面临严峻的挑战。在新的传媒背景和社会环境下,社会责任论也只能仅仅作为一种理论期望被提及,它很难再回到其刚被提出时的那种喧嚣场景中去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