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卢雪艳 《世纪桥》2011,(15):76-78
在新形势下,及时权威的政府信息发布在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理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它有利于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预测和预防并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同时,能在"维稳"中掌握舆论的主动权,进而提高突发公共事件处理的效率。因此,转变观念,树立信息公开意识,健全完善与政府信息公开相关的法律和制度,建立独立的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管理平台及充分发挥媒体功能的有效机制,对应对新情况并提高政府的执政能力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童亚军 《理论建设》2013,(1):101-104
在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激化与平息的整个过程中,信息传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政府重视信息工作,掌握群体信息传播的规律,通过对信息的有效管理,应对好群体性突发事件。  相似文献   

3.
我国未来一段时期都可能是突发公共事件的高发期。网络舆情伴随公共性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并已成为影响公共事件发展演变的一个关键性因素。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应该做到,迅速掌握网上舆情,迅速开展网上发布,迅速组织网上讨论,以便正确引导思想与舆论。  相似文献   

4.
完善我国公共危机中的政府信息公开化的制度建设,是提高政府处理和预防公共危机能力,防止政府权力的滥用,促使民主政治发展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胡炜光 《理论研究》2010,(5):38-40,47
公众监督是我国民主监督系统中的重要一环。然而,由于公众与政府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政府组织的科层制结构、传统的人事任用体制、部门或个人利益、信息公开法律的缺失等原因,造成了公众与政府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致使公众的监督作用难以充分发挥。解决公众监督政府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应该从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推行电子政务、转变人事任用体制、设立"首席新闻官"和实行政务公开立法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公共管理理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政府信任逐渐成为吸引公众注意力的主要议题。政府信任作为社会最大的信任,是发展政府权力、提高政府服务能力和提升政府形象的重要基础。公共伦理是一种特殊的职业道德,它反映着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对公共利益的价值判断、态度和基本立场,在公共伦理的视角下,如何认识和化解我国政府信任危机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到来也为中国带来许多挑战,公共危机成为社会转型的衍生物。公共危机治理中信息交流的顺畅对于危机的治理至关重要,而政府作为权威信息源对于危机治理则是十分关键。但是现实中一些地方政府在危机治理中的信息缺位与失语却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危机的影响,所以探究政府在危机治理中信息缺位与失语的原因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的各种社会矛盾变得复杂多样,突发性公共事件也随之增多,高校德育工作正面临着新的挑战。突发性公共事件给大学生的生理、心理、行为、思想方面带来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因此需要高校德育工作发挥好“生命线”的作用,有效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首先,必须完善事前的预警功能,加强对突发事件的预防能力;其次,充分发挥事中的化解功能,减少消极影响;最后,还要做好事后的善后工作,及时总结经验、提升能力。  相似文献   

9.
突发公共事件在全球范围内频频发生,已成为社会常态。政府在处理突发公共事件时,应当重视政府职能的转变;加强各级公务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的培养;建立健全政府信息披露机制,重视新闻传媒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0.
随着改革和社会转型向纵深发展,各种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开始凸显,民众的利益诉求愿望日益高涨,诉求渠道也随着网络、手机、报纸、电视等媒体工具的发达而变得多元。同时,在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民众的舆论力量也日益强大,地方政府与媒体的关系已经开始由传统的领导与被领导转向引领、合作、竞争等多重化关系,地方政府与媒体已经开始互相依存,不可分离,提高应对媒体的能力,通过媒体展示政府的良好形象是当前地方政府亟待解决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1.
论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与媒体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突发公共事件爆发时,每一个关注突发公共事件的人牵挂的事情有两个:一是作为实体的事件本身进展情况如何;二是关于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因此,在这种时刻,政府和媒体是公众首先选择求助的两大社会组织。公众求助政府,希望解决实体层面的突发公共事件;而求助媒体,则希望得到关于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在当代转型中国,弄清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媒体和公众关系的动态平衡关系,理顺政府与媒体关系等问题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由于国内外社会环境以及自然环境的变化,高校突发性公共事件已经威胁到高校的稳定和发展,如何有效地预防和解决高校突发性公共事件已经成为高校健康运行的前提。高校辅导员在高校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为高校的德育教师,在高校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新形势下,高校突发性公共事件的预防与解决体现着高校的教育管理水平。高校辅导员应该具备针对突发性事件应急处理的能力,但同时也要讲求一定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张勤  阕菲菲  姜媛媛 《学习论坛》2009,25(11):45-48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攻坚阶段,农村各种社会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导致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频频发生。预防和处置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应做到:构建服务型基层政府,加快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建设;优化公共治理结构,构建基层政府与群众合作共治机制;构建政府主导的维权机构,引导农民在互助合作的基础上形成各类自愿合作组织;推进基层民主和村民自治制度的建设,促进基层治理由管制型模式向具有中国特色的村民自治模式转变;加快建立与完善群体性突发事件治理的联动机制,构建跨区域的政府之间合作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4.
李昕 《实事求是》2010,(2):17-20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近年来,我国政府在应对突发事件的过程中已经充分认识到信息公开的重要性,但还存在着突发事件应对中行政信息公开缺乏完备的法律制度支持,以及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信息沟通不畅等问题。要逐步改进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正确处理政府与媒体的关系,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15.
突发事件政府信息公开作为风险治理的关键环节,有利于保障民众的基本权利、维护社会秩序、实现多元协同危机治理、防止行政应急权力滥用。当前,我国突发事件政府信息公开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法律规范体系有待完善、风险预防功能存在障碍、合理有效的追责问责机制缺位、信息公开系统运行封闭动力不足、政府信息管理机制尚不健全等问题。为此,应完善突发事件政府信息公开机制,具体可通过完善法律规范体系、强化风险预防功能、构建合理有效的追责问责机制、引入外部多元动力机制、完善政府信息管理机制等途径。  相似文献   

16.
周东昶  张琰 《世纪桥》2008,(5):36-37
政府是处理突发公共事件的重要行为主体。正确认识和应对这些突发公共事件,成为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我国政府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等方面尚有不足之处。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培养政府应对危机的意识。通过建立和健全政府应急管理机制,不断提高政府在应急管理方面的能力。完善预警机制;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培养公众危机治理参与意识;建立和完善危机管理法律机制以体现政府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7.
政府是处理突发公共事件的重要行为主体。正确认识和应对这些突发公共事件,成为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我国政府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等方面尚有不足之处。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培养政府应对危机的意识。通过建立和健全政府应急管理机制,不断提高政府在应急管理方面的能力。完善预警机制;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培养公众危机治理参与意识;建立和完善危机管理法律机制以体现政府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网络公共事件多发,其发展态势是:重大社会公共问题日渐成为热点议题;网络事件有交织放大之势;“草根”已成为社会议程的重要推动者和设置者;事件发生地正由中心城市向二三级城市甚至县城发展.其形成机理主要有:Web2.0时代的到来和中国网民数量的激增;新旧社会结构间的矛盾和价值观念的冲突;社会诉求机制的短缺与网络民主意识的增强;政府公信力的不足和官民关系的紧张;地方党委政府的不适应和处置手段的薄弱.为此,政府部门需要把握网络舆论的特点和传播规律;健全社会公众的利益表达机制;建立及时准确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确立政府作为“网络舆论领袖”的角色地位;积极推进网络问政制度化和长效化;建立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话语沟通机制.  相似文献   

19.
网络公共事件的发展态势和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郁彩虹 《唯实》2011,(8):185-189
近年来我国网络公共事件多发,其发展态势是:重大社会公共问题日渐成为热点议题;网络事件有交织放大之势;“草根”已成为社会议程的重要推动者和设置者;事件发生地正由中心城市向二三级城市甚至县域发展。其形成机理主要有:Web2.0时代的到来和中国网民数量的激增;新旧社会结构间的矛盾和价值观念的冲突;社会诉求机制的短缺与网络民主意识的增强;政府公信力的不足和官民关系的紧张;地方党委政府的不适应和处置手段的薄弱。为此,政府部门需要把握网络舆论的特点和传播规律;健全社会公众的利益表达机制;建立及时准确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确立政府作为“网络舆论领袖”的角色地位;积极推进网络问政制度化和长效化;建立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话语沟通机制。  相似文献   

20.
现阶段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存在许多不稳定的因素,对局部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构成了潜在威胁。加强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机制和应急法制建设,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性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和建设服务型政府理念的重要体现,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