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40年3月6日,毛泽东在《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一文中,首次提出和使用党外人士的称谓,指出要以党的正确政策和自己的模范工作说服和教育党外人士,使他们愿意接受我们的建议。1941年11月16日,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参政会的演说中强调:共产党员只有义务同抗日的党外人士合作,无权利排斥这些党外人士。三三制在各抗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建立了"三三制"的抗日民主政权,这是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是共产党与党外人士合作共事的体现.可见,发扬民主,与党外人士合作共事,是共产党的一贯方针政策和优良传统;也是每个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行为准则之一,必须自觉认识、切实做好.我们同党外人士合作共事要平等相待;要保持宽松稳定、团结和谐的政治环境;要坚持原则、敢于批评;要求同存异、体谅包容;搞好党外人士的人事安排,拓宽党外干部的选配领域,充分发挥党外领导干部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一、在各级政府和司法机关安排党外领导干部.同党外人士合作共事.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基本政策 毛泽东同志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指出,“国事是国家的公事,不是一党一派的私事。因此,共产党员只有对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的义务,而无排斥别人、垄断一切的权力”。并强调“共产党的这个同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的原则,是固定不移的,是永远不变的”。中国共产党在我国革命和建设各个历史时期,都始终不渝地坚持这一基本政策,并随着实践的发展逐步完善。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就在抗日根据地建立了“三三制”民主政权,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4.
王晋林 《传承》2011,(21):12-13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和各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上,建立了参议会"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对于抗日根据地巩固发展和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的作用。在这种的建设上,毛泽东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抗日战争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了系统、科学、完整的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政权理论,成为抗日民主政权建立和建设的指导思想,对抗日民主政权政权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杰出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5.
党从什么时候开始在政权建设中安排党外人士的?从时间上讲是抗日战争时期。具体说就是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到达延安,建立以陕甘宁为根据地的政权时期。  相似文献   

6.
张勇 《长白学刊》2007,(5):129-132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和巩固过程中,形成了关于局部执政的思想内容,积累了丰富的局部执政经验,不仅巩固了抗日根据地政权,而且为中国共产党由局部执政走向全国执政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7.
刘薇 《人民论坛》2014,(4):192-194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围绕抗日救亡的中心任务,对苏北抗日根据地的党政军民实施分众化的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考察和总结苏北抗日根据地思想政治工作分众化策略及其经验,为进一步转变观念、贴近受众,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带来了有益的启示与思考.  相似文献   

8.
张肇俊 《世纪行》2011,(5):10-12
鄂豫边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中,是一个承先启后的重要战略区,是中国共产党在武汉外围点燃抗日烽火,领导人民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艰苦创造的抗日民主根据地。翻开鄂豫边区创立和发展史册,闪耀着周恩来的光辉业绩。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同党外人士在政权领域的合作,始于抗日战争时期。那时,在共产党领导的各抗日根据地里,普遍实行“三三制”的政权形式,即在各级政权机关和政府机构的任职人员配备上,共产党员、非党左派进步分子和中间分子各占三分之一。这种“三三制”体制的实施,在各国人民中树立了“民主中国的模型”。解放战争时期,各解放区仍然保持了这一传统,坚持“三三制”的建政原则,为全国解放后建立的共产党领导,各民主党派参加的人民民主政权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建国以后的一段时间内,在我们的国家政权中,有相当数量的党外人士担任重要领导职…  相似文献   

10.
杨圣清 《前进》2005,(8):32-35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经历了参政(大革命时期)、局部执政(十年内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和掌握全国政权三个阶段,积累了丰富的参政和执政经验。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纵队等人民武装,经过浴血奋战,在北起大青山,南止海南岛,东迄黄海、东海之滨,西至陕甘宁边区的普及全国19个省内,建立了19块(按行政区划是17块)抗日根据地,人口达1亿以上。并在19块抗日根据地普遍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这一时期是中共积累建政经验最丰富的一个时期。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的抗日民主政权实际上是建国后中共领导下的全国政权的一…  相似文献   

11.
“无党派人士”这个称谓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发展的历史紧密相关,它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联合各党各派和没有参加任何党派的人士共同抗日,我党使用了“无党派人士”的称谓。1944年12月,毛泽东同志在《1945年的任务》一文中,第一次使用了“无党派人士”这个称谓。在1945年5月我党《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中,明确地把“各党各派”和“无党无派人士”统称为“党外人士”。 解放战争时期,为了建立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联合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我党使用了“无党派…  相似文献   

12.
浅谈邓小平同志对抗日民主根据地统一战线的理论贡献李凤瑛抗战爆发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倡导下,建立起了包括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在内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了全民抗战的新局面。共产党和八路军深入敌后,建立抗日民主根据地,领导各阶层群众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民主运...  相似文献   

13.
本期导读     
《春秋》2015,(3):1
伟大的抗日战争中,山东是唯一以省为基本建制的战略区,是重要的抗日根据地。山东抗日根据地有力配合晋冀鲁豫、晋察冀、华中等抗日根据地,有力地坚持和发展了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在异常艰苦残酷的斗争中,山东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百折不回,愈战愈勇,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期特别刊登萧华《英勇抗战的山东军民》,与大家一同回忆齐鲁儿女浴血奋战、奋勇抗争的光辉历程。在抗战硝烟弥漫的战场之外,日本侵略者大肆搜刮金银,疯狂抢夺物资,破坏我国的经济。为了抵制日伪对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入侵,  相似文献   

14.
正魏国元利用自己的家产和声望,全心全意为党工作,他鼓舞宛平群众凝心聚力坚持抗战,为创建平西抗日根据地做出了杰出贡献。魏国元,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是平西抗日根据地第一个抗日民主政府——宛平县政府的第一任县长。他率先在宛平举起抗日救亡的旗帜,动员群众参军参战,鼓舞抗战士气,努力开创抗日根据地的新局面。婚礼背后的玄机1936年10月的一天,门头沟斋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依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提出了“民主共和国”的思想和主张;按“三三制”原则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开展减租减息斗争等,巩固了抗日根据地,壮大了抗日力量。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防治腐败的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创造了一系列成功经验。根本经验是,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制定的理论、路线和策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认真学习党领导抗日根据地防治腐败工作的基本经验,从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紧迫性、艰巨性、长期性,坚定信心,扎实工作,坚定不移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先后在江苏境内创建了苏南、苏北、苏中以及淮南、淮北等一系列抗日民主根据地,作为保存自己、发展自己、消灭敌人的战略基地。在极其艰苦的斗争环境中,江苏党组织和人民军队立足抗日根据地,积极开展游击战争,使江苏抗日根据地成为插入华中敌人心脏的利刃,为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发挥了重要的战略作用。苏南:同心同德共赴国难苏南抗日根据地位于长江三角洲,包括江苏省长江以南地区和浙江、安徽两省部分地区。京(宁)沪铁路横贯苏南,将全区分为南北两大部分,南称茅山地区,北称东路地区。至抗战胜利时,…  相似文献   

18.
刘薇 《人民论坛》2014,(11):192-194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围绕抗日救亡的中心任务,对苏北抗日根据地的党政军民实施分众化的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考察和总结苏北抗日根据地思想政治工作分众化策略及其经验,为进一步转变观念、贴近受众,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带来了有益的启示与思考。  相似文献   

19.
朱总司令出太行郭谨栋1939年冬至1940年春,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的相持阶段。日军从对国民党军队进攻的正面战场转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发起大“扫荡”。蒋介石、阎锡山也开始对我抗日武装驻山西隰县的新军决死队和八路军大肆围攻,摧毁了根据地7个抗...  相似文献   

20.
<正>宣传发动群众,凝聚抗日力量是党在全面抗日战争时期的一项重点工作。在这方面,被党中央和毛泽东誉为“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的晋察冀边区表现得尤为突出。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在点名表扬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时指出:“全国广大的敌后地区都可以照晋察冀的样子去做,只要把群众充分发动起来,都可以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聂荣臻:《聂荣臻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86年版,第436—437页)今天我们耳熟能详的儿童英雄王二小的动人故事、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铿锵旋律等一系列经典文艺,均诞生于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之所以能在当时成为名震寰宇的模范抗敌堡垒,又穿越时空化作弥足珍贵的抗战符号,离不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卓有成效的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