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论文化排斥情境中农民工市民化困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艳辉 《湖湘论坛》2009,22(1):116-119
对文化排斥情境下的农民工市民化困境进行分析探讨,笔者认为只有通过消除制度障碍,弱化文化排斥的情境,通过农民工提高自己的文化适应能力,才能促进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实现农民工的市民化。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就业歧视和就业排斥这两个概念进行了辨析,提出判断是否存在就业排斥的基本标准是由于制度等原因导致个人不能从事适合自己的工作,而判断是否就业歧视的标准则是用人单位是否在自身经济利益受损的情况下仍然拒绝录用至少相同条件的求职者。根据这样的标准,结合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深度个案调查,笔者对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求职过程中所遭遇的障碍进行了分析,提出大学毕业生所遭遇的主要是就业排斥,而非就业歧视。相应地,消除这些障碍主要应该从制度变革入手,并具体提出了笔者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陈文辉 《新东方》2008,(12):46-47
一、农民工工资拖欠现状拖欠 农民工工资是最近几年经常出现在媒体上的一个话题,在建筑行业这一现象非常普遍。每逢年关临近,全国各级政府采取许多办法为农民工讨要工资,然而拖欠事件却依然在发生,此起彼伏,沸沸扬扬。据资料显示,建筑行业欠薪超过50%,从事建筑行业的民工占8000多万进城农民工的1/3,也就是说,  相似文献   

4.
雇主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渐进式体制转型中刚性的二元结构是其深刻的社会经济背景根源,并直接体现为对农民工歧视等一系列不合理制度安排的后果。本文通过从劳动合同的签订、协调以及强制实施等三个方面不合理的制度安排的分析,探讨了农民工受歧视而遭受工资拖欠的机制。改革现有不合理的制度安排,消除对农民工的社会歧视与排斥,统一和完善城市劳动力市场,建立起由政府、工会和农民工自组织组成的三方维权机制,才能真正根除农民工欠薪这一顽疾。  相似文献   

5.
李立峰 《群众》2010,(3):36-37,42
<正>城市化在本质上就是农民的市民化问题。截至2008年底,我国常住城镇人口达到6.07亿,其中约2亿人是农民工。在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过程中,农民工市民化已经成为城市化的重要途径。进一步推进农民工的市民化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有着极其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公安研究》2013,(1):93-93
张丽艳、李娟在《社会科学辑刊》2012年第3期撰文认为,农民工能否融人城市关乎城市化进程,在现有的制度体系之下农民工融人城市缓慢,推进城市化需要政府采取相应的公共政策。针对目前存在的政府关于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激励问题,政府应树立以市场思维解决农民工融人城市问题的理念,立足于双边制度激励,设计对农民工的利益激励、成本激励以及对政府的规模激励、土地激励、治理激励的城市化政策,通过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和公共物品供给制度三者联动改革,实现二者在促进农民工融人城市过程中的双赢。  相似文献   

7.
我国城市就业人员性别工资歧视的估计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根据2002年中国城市住户调查数据,采用Blinder-Oaxaca的工资差异分解方法,对我国城市就业人员的性别工资歧视程度进行了估计,结果是在男性女性工资报酬总的差异中,54.4%要归结于个体特征差异的影响,45.6%要归结于歧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邱玉婷 《前沿》2014,(21):151-153
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和户籍制度下的社会排斥极大地影响着农民工群体的城市融入与和谐社区建设的实施。社区作为城市空间的基本单元和重要组成部分,在顺应社会结构转型,促进社会融合,进而推进农民工群体的城市融入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以城市社区为突破日,以全体社区成员为导向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增强社区文化的融合与共享,创新开放型的社区管理理念,逐步消除农民工群体的社会性排斥要素,促进他们的城市融入,最终实现农民工市民化转变。  相似文献   

9.
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及其市民化路径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邓秀华 《求索》2010,(8):71-73
本文通过开展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基本生存和发展状况的实证调查,比较分析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辈农民工的权利意识、社会认同、主观体验等心态差异。基于新生代农民工对融入城市的强烈愿望和诉求,探讨如何破解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诸如制度、经济、社会及自身素质和心理等深层次障碍,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0.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困境与解决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铁军  孟筱 《新东方》2010,(2):72-74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并要求“统筹研究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后城乡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化、现代化不可逆转的必然过程。  相似文献   

11.
目前,在传统农业部门对劳动力的挤压和产业结构升级形成的市场需求的双重作用下,新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逐年增加并呈现出与第一代农民工迥然不同的特质。由于受经济社会发展的极大制约以及自身特点的原因,西部地区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成为一个更加困难的系统工程。面对这一基于乡城劳动力转移的中国路径而提出的现实课题,本文以社区理论为视角,分析了西部地区城市农民工专属社区在实现农民工城市融入方面的功能,提出了通过构建社区这一场域来改变农民工固有的惯习,并推动和实现其城市融入。这一模式对于西部地区乃至中国农民工问题的解决和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张在范  闫飞飞 《前沿》2011,(7):107-109
农民工是目前总体规模庞大且人数仍在急速增长的社会弱势群体,他们在劳动就业、劳动报酬等方面受侵害相当严重,因此在农民工群体中开展工资集体谈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农民工集体谈判必要性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农民工工资集体谈判的实现路径和法律救济,期望能够以此次工资集体谈判为契机,改善农民工的就业状况,提高农民工的工资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中国社会政策调整与农民工城市融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民工群体正在发生整体性变迁,应加快"事实城市化"、"事实市民化"的进程。从社会政策角度看,农民工处于"半城市化"状态的关键在于,其融入社会的公平性存在诸多问题。不仅如此,中国社会政策对于农民工群体还存在较为严重的缺位,即使涵盖农民工的社会政策,很多也没有得到很好落实。农民工现在与城市社会之间出现种种张力,给当前社会政策提出许多新的挑战。加快社会政策的整体性改革和创新,构建以社会公正为机制的社会主义公民权体系,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不二选择。  相似文献   

14.
王星 《学习与实践》2006,(11):97-103
城市主体对农民工形象的认识多来自阅读和感性的体验,对农民工形象的贬低性认知构成了城市主体的社会记忆,这些记忆通过媒介、图像、话语或各种集体活动得到了延续、重温或强化,催化了城市主体歧视的集体意识和歧视惯习的形成,产生了歧视集中效应,这对于城市主体和农民工群体之间的社会交往、农民工的城市适应以及相关制度的作用效果都存在着影响。  相似文献   

15.
雇主拖欠农民工工资,不仅损害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同时也危及着社会的稳定和良性运转.导致出现该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现行制度安排下的市场失灵和组织缺位是其深层次的根源,并直接体现为对农民工身份歧视的一种后果.因此,改革和创新现有不合理的制度安排,消除对农民工的社会歧视与排斥,建立起由政府、工会和农民工自组织组成的协调劳动关系的三方维权机制,从而真正根除农民工欠薪这一顽疾,是我们目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关于农民工工资的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先峰 《前沿》2006,(7):196-198
本文以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工资决定理论为基础,对农民工工资的不合理现象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7.
接纳?排斥?——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的社会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否享受与城市儿童同等的教育是流动儿童在融入城市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对网络中关于农民工子女是否可以享受同城教育的争论做了文献分析,指出流动儿童在教育融入中遭遇着城市居民的主体性排斥,同时通过城市居民间的争论也看出融合的曙光。  相似文献   

18.
余成跃 《中国发展》2013,13(1):64-68
该文提出,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主要措施,是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速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关键环节,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直接影响到中国社会转型与变迁。目前,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市民化进程面临诸多困境,进展并不顺利。探讨、论证、优化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市民化的对策则成为一项影响城镇化进程全局的紧迫工作。  相似文献   

19.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要将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尽快落户城镇,保证其享有城镇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提高其在居住、就业、社会保障、子女教育等方面待遇,使其逐步、有序地转化为城市居民,真正实现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农民工市民化会遇到很多困境及制约因素,从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的视角出发,探讨相关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对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毕霞  魏丛东 《前沿》2005,(1):97-100
农民工是我国城市中的一个特殊群体 ,他们肩负着建设城市和繁荣农村的双重任务 ,对我国工业化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由于我国城市社会中的二元劳动力市场是基于身份所建立 ,从而在这种劳动力市场中就形成了对农民工的就业歧视。这些歧视不仅极大地损害了农民工的权益 ,而且还严重地违背了现代社会的公正原则 ,阻碍了农民工与城市的融合。因此 ,就如何消除对农民工的就业歧视问题 ,在当前法律及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上予以探讨和研究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