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信仰领域的主流是好的,马列主义和社会主义依然是我们时代大多数人的精神支柱和思想追求。但是,确也出现了不少值得注意的严重问题,虽然这些问题并不居于主导地位,但对其所产生的负效应却不可低估。为使这些问题能引起更多人的警觉,以推进我们正在致力的精神文明建设,本文试对  相似文献   

2.
<正>"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关于法律信仰这一命题的阐释则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就一直是学界议论的焦点。由此,本文试图从法律信仰的内涵与普遍法律信仰的确立、法律信仰建设与法治发展的关系的角度为长期以来围绕法律信仰的种种阐释做一次系统辨析,探讨在当代中国历史条件下如何建立一种普遍的法律信仰。  相似文献   

3.
福州市民间信仰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间信仰 ,是人们精神的一种寄托 ,是广大群众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认识和反映。本文就福州市民间信仰的由来、现状及消极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提出我们要在尊重民间信仰的同时 ,对其进行引导教育应注重依法管理 ,发挥其“乐善好施 ,助人为本”的积极作用 ,消除负面影响 ,逐渐向“无害无益 ,无害有益”的方向转化 ,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为安定稳定大局服务。  相似文献   

4.
对高校而言,“四风”表现重点在于“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关键在于解决“信仰”和“责任”问题,落脚点是勇挑历史重担,培养和造就时代所需人才,奉献祖国、服务人民。小发点在于心中真正装着师生,行动真正体现务实。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信仰,是其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稳定社会的关键所在。本文从政治、道德、宗教、法律等不同信仰维度对大学生信仰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府、媒体、学校、家庭、学生联手互动共建大学生科学信仰机制,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从而更好地维护高校校园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6.
周勇  李沛  刘朝阳 《学习月刊》2012,(16):74-77
中国的高等教育不乏智力超群的知识型大学生,也不乏具有高尚道德的模范人物,但缺乏具有鲜明的自主性、创造性,又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的学生。随着国内学者(崔自铎,1999)提出"意商"概念,开启了我国学者对意志教育进行研究的先河。学者们随后对意志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地研究,论述了马克思意志理论的时代价值、意志在人的活动中的作用、意志问题与人学研究、意志研究的合理思路等,  相似文献   

7.
卓新平 《学习月刊》2012,(17):21-23
"老人跌倒该不该救"、"幼儿被车碾压路人视而不见",一些原本并不需要讨论的问题,却成为时下社会热议的话题,现代道德观念和准则中这种令人啼笑皆非的"返老还童"真使人感到悲哀。中国社会对信仰的关注确实到了该反思、"该补课"的时候了。实际上,社会道德如果没有信仰的支撑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信仰可以为道德的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当然,对道德的高扬,也可以让相关道德原则在人们的心目中升华为信仰。  相似文献   

8.
9.
一、何谓科学信仰谈到信仰,一般人的理解往往是狭窄的,诸如信神、信佛、信上帝等等。我们所说的信仰,是指在一种自觉意义上形成的对某种观念或学说的内在确认,并把它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这种信仰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之上的,信仰的质料虽来自外部  相似文献   

10.
教师信仰不管是对教师个人及教师专业的发展,还是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与价值。目前,高校教师中存在着信仰缺失、信仰多元化,尤其是忽视教育信仰的问题。高校教师信仰的建立,不仅需要教师本人对完善的自身素质的不断追求,而且需要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协作。  相似文献   

11.
一、我国国家公务员执法现状透视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方针 ,之后又将其作为治国方略写入宪法。近年来 ,我国政府对法制建设一直非常重视 ,法律体系日益完备 ,并开展了大规模的普法活动 ,“依法治国”的理念也日益深入人心 ,作为执法者的国家公务员的法律素质也有所提高 ,执法状况不断改善。然而 ,直面现实 ,公务员的执法仍不容乐观 ,甚至令人堪忧 ,尤其是在有些公务员执法中依然存在这样一些现象 :一是蔑视法律 ,以权压法。按照依法治国这一宪法原则的要求 ,法律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应有普遍的权…  相似文献   

12.
记忆与信仰     
开国少将裴周玉今年99岁了,但他对自己70多年前两次入团的每一个细节仍记忆犹新。头一次,他在大革命失败的腥风血雨中,在家乡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三年后,由于参军走得急,没顾上转组织关系,在部队重新入团。  相似文献   

13.
爸爸与信仰     
1953年冬,我家从内蒙古扎赉特旗迁到保安沼劳改农场。这儿除了农田外就是一望无边的草甸子,景色原始、苍茫……从此,爸爸由公安战士转变成一名劳改干部,把一生献给了这片草地。爸爸木讷,文化较低,却酷爱收听新闻。童年的记忆中,爸爸的嘴像两扇沉重的门,很难开启,一旦说出话来,却硬邦邦的,能噎死人。在党组织会上,爸爸针对某些干部的不良行为,像一门发怒的大炮,嗵嗵嗵轰个没完没了。妈妈听说,便动气和唠叨:你是副队长,说话没味,就不能少说吗﹖爸爸却理直气壮地说:“我是党员,看不惯就得说”为此,我们家里人和外面人都…  相似文献   

14.
信仰与信服     
《实践》2014,(9)
<正>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党员领导干部作为干部队伍中的引领者,更要坚守信仰的精神高地,才会赢得百姓发自内心的信服。信仰是灵魂的主宰、象征和归宿。领导干部把共产党人的崇高信仰种在心田,就要在学深悟透党的创新理论中领会信仰的真谛,在深刻把握党的奋斗历程中感悟信仰的内涵,在传承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中汲取信仰的力量。  相似文献   

15.
信仰与作风     
泰戈尔说,信仰是个报晓的鸟儿,黎明还是黝黑时,就触着曙光而讴歌了。 当人类仰望星空、憧憬未来、思考人生的时候,就开始有了信仰。从某种意义上说,信仰决定了“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信仰回答了“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  相似文献   

16.
信仰与信念     
朱兆龙 《实践》2004,(5):47-48
党员干部中发生腐败,制度与监督的缺失仅仅是外因,信仰和信念的丧失才是其致命的内因.   信仰是思想的灵魂,精神的支柱.卢梭说:“没有信仰,就没有真正的美德.“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共产党人高尚道德情操的精神源泉.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廉洁奉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风亮节来源于他们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坚定信仰.而那些贪官们的腐败堕落,则源于他们信仰的丧失.   ……  相似文献   

17.
叶茂 《廉政瞭望》2012,(13):14-17
无畏时代:离地三尺的神明哪去了?有人说,中国最精彩的电视节目,不是各种电视剧、娱乐秀,而是“质量万里行”。食品凶猛、药品凶猛——色香味俱佳的背后,充满凶猛的化学添加剂或转基因,从三聚氰胺到瘦肉精,从洗虾粉到苏丹红,从地沟油到染色馒头、皮革制果冻,以及最近被曝光的胶囊铬超标,企业把用废料“蓝矾皮”生产的工业用明胶用于药品生产……这些恶性的药品食品安全事件让人们陷入了一种无奈的“审丑疲劳”。  相似文献   

18.
与信仰对话     
《廉政瞭望》2012,(7):14
当一系列的社会恶性事件烛照出我们社会的真相种种,一定有人追问,人心有恙否?信仰可安在?信仰,对一个人而言,是生命的炽热和灵魂的追求;对整个社会而言,是坚守德性、敬畏制度;对于一个党而言,则是传承光荣、永葆先进。如今,当我们愿意从这个心灵的源头来审视自身的时候,信仰这条轨迹对于我们这个国家而言,并不是来无踪,也不容许去无影。它的重建之路,必然要承载光荣的历史、坚守道德的阵地、重归理性的轨道,偎贴在社会大众一言一行之上。  相似文献   

19.
廉洁与信仰     
近年来,全党上下一再宣传和厉行“反腐倡廉”,但有的党员干部却怎么也“廉”不起来,甚至“越来越腐败”,症结长文短牍探讨的很多。抚案思考之际,不由想起了开国领袖毛泽东“一支烟”、“一句话”的两则小故事。  1960年,毛泽东在中南海家里接见韩瑾行,韩瑾行是张友渔的外甥女。 1948年参加革命,次年和毛泽民的养子毛华初结婚。 1949年南下湖南, 1950年任株洲镇 (今株洲市 )第一任女镇长,是个很有工作能力的知识女性。那时毛泽东一边和蔼地问着话,一边从桌上拿一支烟给韩瑾行。小韩赶紧说:“大伯,我不会吸烟。”“哦,不吸烟…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体系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构建科学完备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体系需以科学理性为遵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沿着历史唯物主义开辟的认识道路,厘清马克思主义信仰体系的结构层次,明晰马克思主义信仰体系构建的整体性、衔接性、开放性、阶级性原则。在具体构建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信仰体系应确立起内含理想信仰、理论信仰、事业信仰、政党信仰的核心体系框架,实现以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以崇高理想激励人心、以先进价值凝聚共识、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文化的价值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