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9 毫秒
1.
实践标准与生产力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之间是紧密联系辩证统一的关系。生产力标准是“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基础,“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实践标准在社会领域的深化和具体化。本文就三个标准的辩证统一谈点认识。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同志推动并高度评价了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讨论,他赞同、强调、并坚持生产力标准,1992年,他又直接提出并深刻阐明了三个有利于标准。本文想谈谈这三者的关系,作为学习与研究邓小平理论的一点心得。三者关系实质上可以归结为两者关系,因为三个有利于标准同生产力标准是完全一致的。就它们的性质、所适用的范围、所解决的问题而言,它们是完全一致的,前者是后者的展开,三个有利于标准是生产力标准的展开。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当然就有利于综合国力的提高,在我们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也当然有利于人民生活的改善与提高。…  相似文献   

3.
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为了鼓励人们迈开改革开放步子,敢闯敢试,提出了判断一切工作得失成败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372页。以下只注着页)“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深化和发展,但它又不是单纯的生产力标准,它提出的是一个促进社会全面发展进步的系统工程。首先,从“三个有利于”标准本身所包含的内容来看它的系统性。“三个有利于”标准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生产力是一个…  相似文献   

4.
理论文萃     
《新长征》2002,(2)
“三个代表”与 “三个有利于”的关系 董德刚在2001年12月17日《学习时报》撰文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三个有利于”标准是一致的。从内容上看,讲发展生产力,最后归结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落脚到人民根本利益,它们是完全一致的;从思想方法上看,它们都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坚持从当代中国以及世界实际出发,从全局和根本上看问题,都体现了真理和价值的统一。区别在于:一方面,它们的层次不同,“三个有利于”作为我们判断一切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对于各行各业、各个方面都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这是一个基本…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真理标准问题从实践标准的恢复到生产力标准的确立,再由生产力标准的确立到“三个有利于” 标准的科学概括,逐步形成了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体系,用实践标准不断检验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又推动了社会主义观的更新.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观点和概念的提出、社会主义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谈话中.在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的同时,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不少论者将“三个有利于”标准完全等同于生产力标准,这种看法是否全面、准确地反映邓小平的思想,是值得商榷的。现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求教于理论界同仁。“三个有利于’扬准是对“生产力标准”的发展和完善从邓小平同志有关理论论述来看,他在讲到评价标准时,没有单独提出过生产力标准;他总是把生产力标准和人民利益标准并提。就是从被人们视为邓小平较早就提出生产力标准的“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来看.当时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也…  相似文献   

7.
二十年前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实际是一次意义深远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和思想解放运动。它不仅澄清了许多理论是非,重新确立了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而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道路;而且也深化了对真理标准的认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逐步实现了从实践标准到生产力标准又到“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发展。 一、生产力标准是实践标准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展开和具体化 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也不能停留在原来的层次上。它只有与社会实践的发展相一致,才能充分发挥重要作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基本实践是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体现这个历史特点和要求,是社会实践向实践标准提出的  相似文献   

8.
一九九二年,邓小平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提出了著名的“三个有利于”标准。他说:“判断的标准,应该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是马克思主义实践标准在社会领域的具体化,是当今中国社会的实践标准。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这一著名论断,向人们指出了一个伟大的思想,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准确理解马克思的这一科学论断并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运用,关键在于完整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在我  相似文献   

9.
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社会实践观的新视角表现为:把社会实践标准进一步具体化为生产力标准和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把社会实践的创新性和科学性结合起来;把握时代的脉搏,牢牢抓住发展这一时代的主题;在发展问题上,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战略。他在认识观上的新视角表现为:把坚持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和反对教条主义结合起来;把真理标准的讨论和解放思想结合起来;把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结合起来,且写入党章;对社会主义建设充满了信心。他“求”是的新视角主要有:通过试、闯“求”是;通过总结经验以“求”是;通过改正错误以“求”是;通过解放思想以“求”是。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是邓小平理论的三大基石。实践标准是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范畴,是思想路线问题,生产力标准是实践标准应用于社会主义建设领域的逻辑产物;“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实践标准和生产力标准的深化和发展。三块基石形成于不同的时期,但它们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一脉相承的,相互联系的,三者统一于邓小平理论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11.
“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人们已作了不少阐述和讨论。然而,需要进一步注意的是:目前人们对“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的理解并不一致,出现了一些新的误解,从而影响这一标准在实践中的有效贯彻。“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提出的背景及实质提出“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有其历史背景,“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的实质就蕴含在这一历史背景之中。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过程中,邓小平率先提出了并进一步概括和强调了“生产力标准”。旨在解决经济建设实践领域中的认识问题,是在思想认识上引导人们从扭曲的社会主义观念(只从生产关系上考虑社会主…  相似文献   

12.
董德刚同志在1997年4月13日《党校报》发表了《如何理解“三个有利于”标准中的两个定语》的文章。文章虽短,但观点使人警觉。该文认为,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标准中的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中的两个“社会主义”定语“是可以省略”的,“如果一定  相似文献   

13.
《求是》1999,(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的20年,是我们中华民族在走向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20年,也是邓小平理论逐步形成并成为全党指导思想的20年。在邓小平理论的组成部分中,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从历史发展过程来看,三个标准的提出对于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作用。当此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20周年之际,回顾并总结三个标准的提出及其历史意义无疑有着巨大的现实作用。没有革命的理论,便没有革命的行动。20年前围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场伟大思想…  相似文献   

14.
我们都熟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现在,赵紫阳同志在十三大的报告中又提出生产力标准的观点,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应当成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这样就有了两个标准,也产生了关于这两个标准的问题:为什么有了实践标准还要提出生产力标准?生产力标准与实践标准是什么关系?与实践标准相比,生产力标准有什么特殊意义?下面,我们就来谈谈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这些巨大成就的取得与三个标准的提出有着密切联系,即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那么,这三者的关系怎样?它们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内在联系呢?本文拟从两个侧面加以分析。 一、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应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提出的 实践标准主要是针对“两个凡是”提出来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理论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第一”观点。一是以“实践第一”观点为基础,突出“解放思想”,在全党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二是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在肯定认识或理论的科学性和价值性的前提下,特别注重实现其现实价值;三是把彻底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有机结合起来,倡导适度的“闯”和“冒”的精神,追求“实践第一”观点和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高度统一的最佳境界;四是坚持真理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在高扬“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同时,在社会历史领域提出了“生产力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并将之升华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17.
“生产力标准”与“实践标准”甲:我们最近开了几次会,讨论“生产力标准”,但大家对“生产力标准”的理解不太一样。请谈谈你的看法。乙:首先,让我们从最基本的哲学理论上弄清楚什么叫“生产力标准”。简单地说,它是指生产力作为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的马克思主义原理。甲:这好懂。但是,为什么对它使用“标准”这个词呢?乙:在二十多年前开展的“真理标准”大讨论中,人们把实践称为认识的真理性的惟一“标准”;本来,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的原理,和当时所讲“实践标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是一个意思的不…  相似文献   

18.
董德刚认为:“三个代表”和“三个有利于”在总体上是一致的,同时又有区别。 它们的一致表现在:第一,基本内容一致。“三个有利于”标准首先讲发展生产力,最后归结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是首先讲生产力,最后落脚到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人民生活水平实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初视察南方的谈话中提出了检验改革开放实践的综合标准,即著名的“三个有利于”论断:“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三个“有利于”标准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从发展内涵角度看,这也是邓小平对社会发展思想的精辟概括,体现了他以人为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理论。本文试图从“三个有利于”为切入点,以发展本身的内涵为视角,对邓小平的社会发展观作一分析。一、生产力标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邓小平社会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相似文献   

20.
一位哲人说 :“只有灿烂的思想观念之花 ,才能结出丰硕的经济发展之果。”回顾绵阳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 ,每次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都无不是以思想大解放为先导的。真理标准大讨论 ,拆除了“两个凡是”的樊篱 ,拉开了以联产承包为标志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生产力标准大讨论 ,举起了“科技兴绵”的旗帜 ;“三个有利于”标准大讨论 ,达成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共识 ;加速“两个转变”大讨论 ,为绵阳的快速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今天 ,当我们站在世纪之交的门槛前 ,思考绵阳如何跨入 2 1世纪的时候 ,笔者以为 :在发展观念上 ,必须树立“可持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