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五十六条第一款的规定,发明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及附图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当专利权人与被控侵权人对专利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特征的理解有分歧时,可以用专利说明书记载的相关内容解释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特征的含义,并且应当以相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专利说明书的理解来进行解释,从而明确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二、判断被控侵权产品或方法是否侵犯发明专利权,应当将被控侵权产品或方法的技术特征与发明专利权利要求的技术特征进行比较。如果被控侵权产品或方法包含与专利权利要求的全部技术特征相同的技术特征,或者被控侵权产品或方法的某个或某些技术特征虽与专利权利要求的对应技术特征不同但构成等同,则被控侵权产品或方法构成专利侵权,否则不构成专利侵权。  相似文献   

2.
【要点】"多余指定"原则是指在专利侵权诉讼中法院把权利要求的技术特征区分为必要技术特征和非必要技术特征,在忽略非必要技术特征的情况下,仅以权利要求中的必要技术特征来确定专利权保护范围,判定被控侵权客体是否落入专利权保护范围的原则。而我国专利法相关司法解释明确规定在确定专利权保护范围时,应当审查权利人主张保护的权利要求中所记载  相似文献   

3.
【裁判要旨】权利要求书应清楚、简要地表述请求保护的范围,所要保护的权利要求是从整体上反映发明的技术方案,记载解决技术问题的必要技术特征,作用是确定专利权的保护范围。解释权利要求,不能脱离内部证据进行,且应站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角度;判断被告的行为是否侵害原告的专利权,对被诉侵权技术方案及涉案专利的具体权利要求进行技术特征比对是核心和关键,应以技术特征比对结果作为裁判的基础,由此合理分配举证责任;判定被诉侵权技术方案是否落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应当审查权利人主张的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全部技术特征。被诉侵权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与权利要求记载的全部技术特征相比,有一个以上技术特征不相同也不等同的,应当认定其没有落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相似文献   

4.
邓恒 《法律适用》2015,(2):101-104
确定涉案专利的保护范围是专利诉讼侵权比对与判断的前提和基础,对整个诉讼程序至关重要。法院判定被控侵权产品是否落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首先应当确定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是否存在,而后方可确定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之内涵与外延。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书中明确记载的必要技术特征以及与必要技术特征相等同的技术特征确定的范围为准,如果涉案专利缺少一项或多项必要技术特征,则不存在可以获得保护的范围。若独立权利要求缺少必要技术特征,审判机关则可以径行判定被诉侵权产品不构成侵权。  相似文献   

5.
法院在审理专利侵权纠纷案件中,最主要、最复杂的工作是判定被控侵权产品或方法是否侵犯了原告的专利权。这项工作需要依据原告的专利权利要求和说明书及附图的解释,公正地确定专利权保护范围,分析被控侵权产品或方法的主要技术特征,比较两者的技术特征,运用等同原则...  相似文献   

6.
独立权利要求确定了专利权的最大保护范围,从属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较小且在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独立权利要求被宣告无效后,其直接从属的权利要求就上升成为了独立权利要求。在专利权的权利要求被宣告部分无效的情况下,应当以每一项被维持有效的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特征,与其引用的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特征,共同确定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不能因所引用的权利要求无效而限制维持有效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相似文献   

7.
高晓 《知识产权》1996,6(1):30-32
一、专利侵权中等同使用的概念及其法律依据 专利侵权中的等同使用是指以等价代换的方式使用他人专利技术,从而构成对他人专利权的侵犯。所谓等价代换,意即以实质上相同的方式或手段(等效手段)代换属于专利保护的部分或全部必要技术特征,产生实质上相同的效果。 我国《专利法》第五十九条规定,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及附图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这一规定,源于专利权保护范围的等同学说。专利权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决定,对权利要求解释的不同导致了不同的学说和不同的立  相似文献   

8.
问:被控侵权产品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与涉案专利说明书中记载的实施例一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是完全一致的,但为什么法院仍然认为,专利侵权指控不能成立呢? 答:这涉及到专利说明书中记载的实施例与专利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确定之间的关系问题。我们通过一个案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试论确定专利保护范围的等同原则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 确立和适用等同原则的必要性对于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根据专利侵权判断的一般准则,只有当权利要求书中各个必要技术特征全部被利用的行为才构成侵权。也即被指控为侵权的产品或方法(以下简称侵权物)的技术特征与专利的技术特征相比,其必要技术特征有一项不同,则不构成侵权。但当侵权物的技术特征表面上虽然与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必要技术特征有所不同,却实质上是以相同的方式或手段,替换属于专利的部分必要技术特征,完成同样的功能,产生实质上相同的效果时,应认定侵权物为专利技术的等同物。即侵权物未脱离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相似文献   

10.
论专利权保护范围的确定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平合理确定专利权保护范围,是正确处理专利侵权纠纷的前提。以我国专利司法实践为基础,结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专利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征求意见稿)》的相关规定,研究专利权保护范围确定的基本原则,包括:1.专利权推定有效原则;2.以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和附图可以用来解释权利要求的原则;3.全部技术特征原则。  相似文献   

11.
当被控侵权物再现了专利权利要求中记载的全部技术特征时,如果被控侵权物与专利技术相比,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是以与专利技术实质不同的方式、实现了与专利技术相同或基本相同的功能或效果,则被控侵权行为人可凭借逆等同原则,否认相同侵权指控。我国应当认可逆等同原则,作为被控侵权行为人抗辩相同侵权指控的手段,以完善专利侵权判定标准。  相似文献   

12.
新产品是指专利申请日之前在国内外未公开出现过的,与已有产品不相同也不等同的产品;判断是否"同样产品"应由原告举证,涉及新产品制造方法的发明专利是否构成侵犯专利权,应适用举证责任倒置的原则由被告举证;判定是否侵犯专利权,应坚持专利有效原则、全面覆盖原则、等同原则、禁止反悔原则等进行分析判断,将专利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技术特征与被控侵权物(行为)的相应技术特征逐一进行对比;侵权产品的利润一般是指营业利润,对于完全以侵权为业的侵权人,可以按照销售利润计算赔偿额.  相似文献   

13.
[本案要旨] 专利权作为一种知识产权,具有无形性,其界限并非一目了然,专利权保护范围的确定是成为解决专利纠纷的基础。专利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确定,同时说明书和附图也可以解释权利要求。如何合理有效地解释权利要求,从而确定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成为解决专利侵权纠纷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4.
佘朝阳 《人民司法》2020,(10):53-57
专利民事侵权诉讼中,应根据权利要求的解释规则,合理确定专利权的保护范围。解释权利要求时,不能脱离权利要求书等内部证据,且应站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角度进行。进行专利侵权认定时,应根据专利侵权民事诉讼举证责任规则,将技术方案的比对结果作为裁判依据,在特定情况下,可根据部分技术特征的比对结果进行;在已有初步证据证明被诉侵权技术方案的某个或某些技术特征与专利技术方案对应的技术特征不相同也不等同时,不宜因对证据真实性的怀疑采用推定的方式直接认定侵权。  相似文献   

15.
[本案要旨]载入到独立权利要求的技术特征都是必不可少的技术特征,它们完整地形成了该制造方法区别于现有技术的特征,从而获得专利权;同时也构成对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从而使公众能有足够的把握预测专利权保护范围。专利权人在严格限制了自己制作过程和粘结浆材成分配比从而获得专利权的情况下,不能主张用等同原则将其专利权保护范围扩张至超出其在申请专利时所明确限定的成分配比数值范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张贰群 《知识产权》1995,5(4):29-31
专利审查员对专利申请文件进行实质审查时,都是首先针对独立权利要求进行检索,并围绕着权利要求尤其是独立权利要求进行审查,然后根据授权条件,作出授权或不授权的结论;在专利权撤销和无效程序中,专利权撤销请求人和宣告专利权无效请求人与专利权人争论的焦点是权利要求书;在专利侵权诉讼过程中,权利要求书确定了专利的保护范围,是专利侵权判断的主要依据,说明书和附图用于解释权利要求。可见,权利要  相似文献   

17.
被宣告部分无效的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保护的范围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一般是根据专利权利要求书中的独立权利要求来确定。当然,个别案件中因独立权利要求中的必要技术特征不能形成完整的技术方案,而需考虑从属权利要求。因篇幅所限,这里不作讨论。专利权被宣告部分无效后,其权利要求发生了变化,只要在部分无效决定中新的独立权利要求是明确的,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仍然不难界定。但目前专利复审委员会作出的部分无效宣告决定,往往并未明确新的独立权利要求的具体内容,使得法官在审理时不知如何确定专利权新的独立权利要求,从而正确…  相似文献   

18.
凌斌 《法制与经济》2009,(19):74-75
判定被控侵权物是否对专利构成侵权,需要将被控侵权物的技术特征与权利要求书所描述的技术特征做比较,而权利要求书的技术特征如何归纳,被控侵权物在什么情况下构成侵权,均是各国司法实践中的难点问题,因为这既涉及法律衡平,又涉及诸多技术问题,本文将通过一个案例来探讨专利侵权判定的一个重要原则——全面覆盖原则  相似文献   

19.
方法特征限定的产品权利要求是指产品权利要求的技术方案部分或者全部由方法特征进行限定。对于这类权利要求,各国对于其可专利性存在不同的规定;对于方法特征对整个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所产生的影响也存在不同看法;在专利侵权诉讼中应当如何分配举证责任也存在不同的做法。通过研究目前国际上的各种相关规定,对于方法特征限定的产品权利要求进行理论和实践上的分析,尝试提出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陈文煊 《人民司法》2012,(20):40-43
【裁判要旨】对于权利要求中以功能或者效果表述的技术特征,在专利侵权判定中不应以其字面含义确定该技术特征的保护范围,而应当以说明书和附图描述的该功能或者效果的具体实施方式及其等同的实施方式确定保护范围。唯有如此,才能使专利权的保护程度与该发明对人类社会所作的贡献相适应,避免涉案专利不恰当地压缩在后创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