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博览之窗     
《党史博览》2016,(12):28-29
正毛泽东是怎样把《红楼梦》当作历史读的1961年12月20日在中央政治局常委和各大区第一书记会议上,毛泽东讲:"《红楼梦》不仅要当作小说看,而且要当作历史看。"1964年8月18日在同哲学工作者谈话时,他再次明确说:"我是把它当作历史读的。"那么,毛泽东是怎样把《红楼梦》当作历史来读的呢?  相似文献   

2.
正1973年12月,开国上将、南京军区司令许世友调任广州军区司令员,直到1980年1月专任中央军委常委为止,他在广州工作生活了6年之久。许世友调到广州后,按照毛泽东的指示,开始静下心来阅读《红楼梦》《天体运行论》和《汉书·周勃传》。当时,毛泽东给他带了30本《天体运行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读《红楼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泽东读《红楼梦》徐中远《红楼梦》是毛泽东最爱读的我国著名的古典小说之一。1964年8月18日,毛泽东在北戴河的一次谈话中说:"《红楼梦》我至少读了五遍。"那么,从这往后,他还有没有再读《红楼梦》呢?笔者在这里介绍一下有关的情况。王行娟在她著的《贺子...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对中国古典小说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 喜读《红楼梦》 《红楼梦》是毛泽东一生中读得最多的一部古典小说。他在少年时代就看过《红楼梦》。后来在战争年代的戎马倥偬之中,他仍不忘抽出时间多次阅读《红楼梦》。建国以后,毛泽东对《红楼梦》的阅读则更加频繁。据  相似文献   

5.
吕春 《党史纵横》2013,(4):49-50
毛泽东喜爱读书,除了工作和休息,他所有时间几乎全部用在看书上。毛泽东博览群书,各种类型的书籍都会涉猎。在所读的书中,他尤其偏爱古典书籍,《红楼梦》就是其中之一。毛泽东熟读《红楼梦》据有关材料记载,毛泽东读《红楼梦》的时间要比读《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同类小说稍晚些。这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  相似文献   

6.
1973年底,有过一次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的事情。调动前,12月21日,毛泽东召集军队一些高级将领谈话,讲起了《红楼梦》。从记录稿看,他是对着许世友说的:"你现在也看《红楼梦》了吗?要看五遍才有发言权呢。"随后,话锋一转:"你就只讲打仗,你这个人以后搞点文学吧。‘常恨随、陆无武,绛、灌无文’。绛是  相似文献   

7.
陈晋 《新湘评论》2007,(7):46-47
1973年底,有过一次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的事情。调动前,12月21日,毛泽东召集军队一些高级将领谈话.讲起了《红楼梦》。从记录稿看,他是对着许世友说的:“你现在也看《红楼梦》了吗?要看五遍才有发言权呢。”随后,话锋一转:“你就只讲打仗,你这个人以后搞点文学吧。‘常恨随、陆无武,绛、灌无文’。绛是指周勃.周勃厚重少文.你这个人也是‘少文’。”  相似文献   

8.
刘仓 《党史博览》2007,(7):15-17
从社会历史发展看封建制度走向灭亡的历史必然性 把《红楼梦》当作历史来读,是毛泽东读《红楼梦》的深刻心得体会.在他看来,把《红楼梦》当作故事来读,是浅层次的,而将其当作历史来读,是深层次的.浅层次可以说是指小说的消遣性,而深层次可以说是指小说的思想性和社会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马涛 《党史纵横》2011,(12):4-8
针对"文化大革命"造成的"百花齐放都没有了"的情况,毛泽东在1975年7月提出要调整文艺政策。在这之前,毛泽东已经指示重新印行古典小说,提倡读《红楼梦》、《水浒》。在这样的背景下,毛泽东于1975年8月就《水浒》这部小说发表评论。对此,北京大学古典文学教员芦荻进行了整理,8月14日,经毛泽东本人审定,即成为关于评论《水...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在“文化大革命”前夕来到杭州,许世友去杭州布置毛泽东的警卫工作。毛泽东对许世友说:“要警惕出修正主义,特别要警惕在中央出修正主义。”并假设5种情况问许世友:“中央出了反党集团怎么办?坏人占了广播电台怎么办?有人要刺杀我怎么办?革命走了回头路怎么办?国家改变了颜色怎么办?”许世友霍地站起来,大声说:“我带兵北伐,保卫毛主席!” 许世友回到南京不久,“文化大革命”开始了。他学习了《中共中央通知》(即五·一六通知)和《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即十  相似文献   

11.
曹晋杰 《湘潮》2005,(8):14-16
陈毅巧对《红楼梦》陈毅爱读中国古典文学,其中一本是《红楼梦》。陈毅刚满10岁时,寄居外婆家,在青海寺学堂师从陈玉堂就读,看过残本《红楼梦》。若干年后,陈毅在成都学校读书时,在《雅俗抄》书中看到这样一段话:“看了《红楼梦》、《西厢记》、《三国演义》等书,就会诲淫诲盗。”陈毅看完后,在这段文字的旁边写批语道:“余幼时曾读过《红楼梦》、《西厢记》、《三国演义》等书,并未学偷盗。看书不能看表面,要看实质。”1927年,陈毅随朱德上井冈山。有次毛泽东与贺子珍谈到《红楼梦》,这启发了陈毅再去找《红楼梦》来读。当时处于十年内战时…  相似文献   

12.
<正>(猜谜)看似一幕闹剧,对贾母而言却十分重要。在年岁渐老感觉到自己可能出现弱势时,她需要制造气氛,制造欢呼的气氛。连高俅的踢球本领都没《红楼梦》写得细腻、真实,能看出中华性格、中国国情。毛泽东曾要求许世友读5遍。《红楼梦》的政治首先是它的政治主题,这也是封建王朝的政治主题:兴亡、理乱、盛衰、盈亏——恰是一个朝代在最兴旺的时期,埋下了灭亡的种子。讲这段话的是秦可卿,死前托梦时说,我们家"赫赫扬扬,已近百载,一日若应了树倒猢狲散的成语……"这很无情,但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后,许世友身居要职,仍然嗜酒如故。关于他的酒场佳话不胜枚举。许世友一生中最有价值的一次饮酒,是他巧妙掩护了毛泽东乘坐的专列安全驶出上海地区,避免了一场历史性的大灾难。 1971年八、九月间,毛泽东巡视大江南北,同各地高级干部打招呼,着手进行清除林彪反党集团的准备工作。 8月31日,毛泽东特地把许世友叫到南昌,告诉他:林彪等人在庐山发难,这件事还没有完,还没有解决。这使许世友进一步认识到斗争的严重性,提高了警惕。  相似文献   

14.
五十年代,毛泽东发表《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开展了对胡适思想的清算运动,这早已是尽人皆知的事情了。但对二十年代,毛泽东作为胡适的崇拜者与胡适的历史联系却知者甚少。1936年,毛泽东在延安曾对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说过这样一段话:“《新青年》是有名的新文化运动的杂志,由陈独秀主编。我在师范学校学习的时候,就开始读这个杂志了。我非常  相似文献   

15.
《人民日报》2010年11月12日发表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陈晋研究员《读〈毛泽东传〉,读什么?》的文章,指出《毛泽东传》可有三读:第一读党史;第二读经验;第三读个性,并说《毛泽东传》有此三读即可。笔者读后很受启发,并由此联想到《陈云传》应该读什么的问题。经过思考,我认为《陈云传》可有以下五读:  相似文献   

16.
<正>毛泽东读《水浒》时发了一些议论毛泽东酷爱古典文学。他一生中阅读了大量古典文学著作。在这些古典文学著作中,他最偏爱的是《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官场现形记》。对这四部书,他说不清读了多少遍。其中的《水浒》,是他在青少年时代就读过的。在他此后的人生历程中,打仗时,他读过《水浒》,也运用过《水浒》中的计谋;建  相似文献   

17.
正前不久,笔者在南京图书馆查阅抗战时期的报纸时,看到1937年6月9日的《新中华报》第三版的一篇报道:"最高法院公审许世友等拖枪逃跑案",详细报道了公审时的情景、许世友在法庭上的供述以及从轻判处的原因和结果。许世友一气之下密谋出走1937年3月23日至31日,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即延安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毛泽东、张闻天、朱德、张国焘等56人。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政  相似文献   

18.
杭州——南京——无锡 在发动“文化大革命”前夕,毛泽东来到杭州,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奉周恩来之命,去杭州布置毛泽东的安全警卫工作。见到许世友,毛泽东侃侃而谈:“要警惕出修正主义,特别要警惕在中央出修正主义。”毛泽东假设五种情况问许世友:“中央出了反党集团怎么办?坏人占了广播电台怎么办?有人要刺杀我怎么办?革命走了回头路怎么办?国家改变了颜色怎么办?”对这些问题,许世友过去压根儿就没有想过,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才好。但他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噌地站起来,大声说:“我带兵北伐,保卫毛主席!”毛泽东笑了,挥挥手说:“那就来不及啦!”听了毛泽东的话,许世友似懂非懂,有些茫  相似文献   

19.
《红楼梦》是毛泽东一辈子都在反复阅读的一部书。他曾给予《红楼梦》很高评价,认为“中国小说,艺术性、思想性最高的,还是《红楼梦》”。1956年在《论十大关系》中,谈到中国和外国的差距,毛泽东不经意间说了一句话:“除了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历史悠久,以及在文学上有部《红楼梦》等等以外,很多地方不如人家,骄傲不起来。”  相似文献   

20.
<正>读《许世友传》,参观许世友胶东抗战纪念馆,都会记住这样一个细节:抗战时期,许世友住在胶东老乡家里。由于工作关系,许世友将军有时夜间回来得很晚,开门关门就可能影响房东休息。为了让老乡睡一个安稳觉,许世友吩咐警卫员,来回走动脚步要轻,住处晚上要开着门,回来后也不要关门,这样就不会弄出声响,影响房东休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