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提出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是更好地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根本保障作用的需要,也是使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路线方针政策更加定型化的需要。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必须及时总结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坚持从当代中国国情出发,不搬别国制度,坚持改革开放,充分汲取党和人民群众的集体智慧。  相似文献   

2.
《党课》2012,(17):17-18
邓小平始终强调要形成一整套成熟的社会主义制度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为什么强调要形成一整套成熟的社会主义制度?因为推进制度的自我完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3.
项平 《新湘评论》2014,(19):20-20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正确理解和把握这个总目标,对我们在新的起点上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十分关键。为什么要在"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早在1992年,邓小平就提出,再有30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住房发展观,是邓小平发展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邓小平住房发展观在理论上和实践中更加完整。认真学习把握邓小平住房发展观对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小康居住目标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住房发展观的出发点——住房制度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发展和受挫,是20世纪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30年代建立起了一整套以高度中央集权为特征的计划经济体制(史称“苏联模式”或“斯大林模式”)。二次大战后,社会主义制度在欧亚一系列国家相继建立,苏联模式也随之扩展到所有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当时的种种国内外条件,也全面搬用了苏联模式。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体制固有的弊端更加突出地暴露出来。于是,改革原有的僵化模式,成为社会主义各国共同的历史性课题。  相似文献   

6.
积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也具有时代的紧迫性。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才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才能巩固改革开放成果并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提供制度保障,才能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必须坚持正确的目标和方向,要进一步完善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的制度体系,进一步健全党通过国家机关实施对国家和社会领导的制度体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加快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必须坚持正确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照搬西方模式,坚持解放思想、自主创新,不固步自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提出,恐怕再有30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在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战略目标基础上,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是我国改革的总设计师,他不仅指出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而且明确地确定了我国改革的性质、方向、目的、对象和方法,形成了一整套关于改革的理论和具体方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变革不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具体体制、运行机制,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就是我们需要的改革。我国的改革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绝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相似文献   

9.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进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到二〇二〇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完成本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的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显然,我们的改革是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但学术界的有些观点偏离了这个方向,尤其是有一股否定社会主义国有经济的思潮,明显有违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关键年,有必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熊刚 《求实》2001,(Z1)
江泽民总书记在广东和江、浙、沪考察工作时指出 :“面向 2 1世纪 ,我国经济的发展 ,必须大力依靠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 ,要“抓紧建立和完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整套制度和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企业改革的方向 ,它对增强企业活力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有着重要意义。现代企业制度是指适应社会化大生产需要 ,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使企业真正成为面向国际、国内市场的活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的一种企业制度 ,是我国企业改革成功经验和创新做法的国际惯例和通常做法相结合的…  相似文献   

12.
《奋斗》2019,(22)
正制度建设是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重大问题。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聚焦"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这一主题,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建构起"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的整体框架,筑牢了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根基。其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实质是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体系。这一思想,是邓小平率先提出并作了系统和深刻地阐述。邓小平通过总结建国以来的历史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认识到过去制度的弊端和制度改革的重要性,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基本观点、原则和发展进程。这些思想,是符合近代以来人类社会现代化的规律和中国追求现代化的历史经验的。制度改革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取得了明显成就,但也显得滞后。制度改革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和灵魂。制度改革最重要的是确立制度的基本价值,就是维护大多数人的利益。自由、民主、法制是这样的基本价值的体现和保证。  相似文献   

14.
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耍特征。我国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要改革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相配套的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符合现代市场绝济要求的社会保障制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在其近四百年的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步建立起一整套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和作法,值得借鉴。本文仅对德国(指原联邦德国,下同)的社会保障制度作简要介绍,以供借鉴和参考。一、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二战后,德国实行的是“社会市场经济”体制,这种模式的最主要特点是。以自由竞争为基础,国家…  相似文献   

15.
  龙生平 《共产党人》2020,(3):37-39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升为基本经济制度。这是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作出的新概括,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达到了新高度。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将为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晚年对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关系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思考.比如,对于党的基本路线问题,提出“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关于计划与市场问题,提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对于社会分配问题,提出要公平分配,避免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关于制度建设问题,指出要“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关于农业现代化问题,提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关于社会主义的前途问题,坚定地指出“社会主义是可爱的,为社会主义奋斗是值得的”、“社会主义的中国谁也动摇不了”,等等.这些思考是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问题的深入筹谋,也是邓小平理论形成体系并最终成熟的标志.  相似文献   

17.
魏枫 《奋斗》2021,(2):20-22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全会这一论述,为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从而构建更加系统完备、更加成熟定型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指明了改革的目标和方向。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主义改革的浪潮中,中国是最早提出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国家之一。从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97年的十五大,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在实践上和理论上取得的成果,都对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前途和命运发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从改革的内容、认识和实践深入的角度看,以 1992年邓小平的南巡讲话为分界线,之前的改革属于传统体制外围的改革,之后的改革才由传统体制的外围进入到传统体制的深层。  相似文献   

19.
改革是强国富民之路。大胆探索与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是我国改革必须牢牢把握的两项根本要求,也是贯穿改革始终的一个重大关系问题,邓小平同志对此作了全面透辟的阐述,构成他改革理论的核心内容。一、大胆探索与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是社会主义改革的内在要求我国改革既要大胆探索,又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是由改革的对象、任务和目的、性质决定的。我国改革的主要对象是体制,基本的是经济体制,也包括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是全面的体制改革。而体制是基本制度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具体运行机制,是基本制度得以实现和发…  相似文献   

20.
任玉梅 《当代贵州》2013,(36):54-5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引发了国际国内社会的高度关注,被誉为中国改革的又一重要里程碑。,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并提出:“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的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对这一目标,应如何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