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温舒生年不祥,卒于公元前103年,年轻时是咸阳的一个混混,过着打架斗殴,杀人藏尸、盗墓抢劫的勾当.这种人渣本来早应该就地正法,但他运气好,碰上了汉武帝提倡严刑酷法,竟然混入了公务员队伍,他心狠手辣,办案能力强,逐渐成长为超一流的酷吏,先是被另一酷吏张汤看中,后被汉武帝宠爱,将酷吏生涯做到极致.不过,和张汤不同,张汤酷而不贪,王温舒是又酷又贪,杀人如麻,敛财无数.  相似文献   

2.
强项令董宣     
李兴濂 《各界》2010,(10):46-48
东汉初年,出了个远近闻名的“强项令”董宣。他为官正直廉洁,秉公执法,不畏权势,不仅赢得了汉光武帝刘秀的信任,敢于大胆任用他,而且也受到当时人们的称颂。他的事迹被写进了《后汉书·酷吏列传》,流传至今。  相似文献   

3.
以今天一些人的眼光来看,古代的酷吏似乎是很吸引人的。表面上看,酷吏有以下好处:  相似文献   

4.
熊肖春 《各界》2010,(1):64-68
这一切得从那场著名的巫蛊之祸开始说起。公元前91年,巫蛊之祸在酷吏江充和心怀鬼胎的李氏家族策划下,向45岁的太子刘据逼近。刘据很快就被逼上绝路,于该年八月辛亥自尽,刘据的两个儿子也和父亲一起死去。和刘据一起死去的两个武帝皇孙中,有一个名叫刘进,就是汉宣帝刘询之父,他的小名是“史皇孙”。  相似文献   

5.
岑燮钧 《各界》2011,(6):68-69
一个稍有文史知识的人都知道,《水经注》的作者叫郦道元。因为选自该书的名篇《三峡》,是初中生的必背篇目。可是,在大家背过了“郦道元,南北朝时北魏地理学家”的文学常识之后,可曾知道,他为国殉难,却身陷“酷吏门”,蒙受不白之冤。  相似文献   

6.
<正>历朝历代,常有政治高压的时期。政治高压,通常基于最高统治者的不自信,过高地估计反对势力。有时,希望扼杀祸患于摇篮之中,有意地采取残酷手段,震慑可能的反对力量。政治黑云压城之际,往往制造千万冤案,而直接痛下杀手的正是那些灭绝人性的酷吏。…武则天称帝前期,就是一段酷吏横行的时期。酷吏大都给人留下这样的印象:心狠手辣,出身不良,无不以告密起家。…索元礼是胡人,在酷吏中是老前辈。自从徐敬业在扬州起兵,武则天就担心人心动摇,  相似文献   

7.
一 来俊臣,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武周时期最著名的酷吏。历任侍御史、左御史中丞。喜酷刑,擅逼供。在任期间,前后所破千余家,冤死者众。万岁通天元年(696年),迁升洛阳令、司农少卿。万岁通天二年,伏诛。  相似文献   

8.
历代史家几乎不约而同地将司马迁的《史记》与班固的《汉书》——二者的异同优劣加以对比。《史记》因将项羽列入本纪,对汉武和景帝皆有贬词,并抨击酷吏,张扬游侠,所以历来被腐儒们诬为“谤书”;其中尤以《货殖列传》遭到非议最为强烈。首先反对的是班固的父亲班彪,他认为司马迁“序货殖,则轻仁义  相似文献   

9.
霞飞 《各界》2011,(7):6-11
张国焘是1897年出生的。他投靠国民党后,于1948年随国民党到台湾时,已经51岁了。从此时起,到1979年他82岁去世时止,是张国焘的最后31年。这31年中,张国焘一直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期间,他曾有过多次选择。最后,他凭自己的意志所作出的选择,决定了其凄惨命运的归宿。  相似文献   

10.
明嘉庆十六年(1537年),一场乡试在湖北武昌举行,主持考试的是时任湖广巡抚的顾磷。顾磷是一代才子,自幼聪慧,21岁就中了进士,史书上说他善于识人。在这次考试中,有一个人特别受他的关照,不过,他关照的方法是让他“落榜”。  相似文献   

11.
冯远理 《各界》2011,(12):1-1
1919年夏,在北京大学学习了6年的傅斯年,带着百感交集的心情回到了故乡聊城休整。在北大的这6年,他太累了。虽然他有着山岳一般的身材——高大肥胖,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那是“萨哈夫的新闻发布会”——假的。1913年,傅斯年刚入北大时进的是预科甲班,凭借天才般的头脑与刻苦钻研的精神,  相似文献   

12.
《各界》2012,(4)
傅斯年是“五四”的产儿。他在北大求学时幸运地赶上了那个历史的节骨眼,而且成了扛大旗的人。他和罗家伦等人发起成盘了“新潮社”,创办了《新潮》杂志。1919年5月4日那天他是学生游行的总指挥,站在大时代的浪头上。1945年7月,当他以国民参政员的身份访问延安时,毛泽东曾和他有过一席长谈,并当面推许评他在”五四”运动中的贡献。他却回答:“我们不过是陈胜、吴广,你们才是项羽、刘邦。”临行时,毛泽东手书北宋诗人钱惟演的诗句相赠:“不将寸土分诸子,刘项原来是匹夫。”  相似文献   

13.
王德志 《民主》2011,(8):33-35
2006年12月.中国民主促进会徐州市委会举行了换届选举,孙红旗当选为新一届市委会主委。2007年和2008年,他又先后当选为民进江苏省委会常委、徐州市政协副主席、江苏省政协常委。 孙红旗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可以说是时代给予了他这个在中国人看来政治色彩鲜明的名字。但从他的性格来看,除了在他后来从事的专业领域体现出了名字的意义之外,其他方面,他却似乎不是那么时尚和前卫。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改革开放不久,孙红旗也步入了大学之门.喜爱文学的他却选择了历史学作为自己的专业。  相似文献   

14.
梁宏达 《各界》2014,(11):53-55
努尔哈赤生于公元1559年,大约活了68岁,这在当时算是高寿。1559年,努尔哈赤出生在现在辽宁省抚顺市范围内一个普普通通的女真部落,他的父亲在这个部落里头还挺有地位。可是,他父亲再有地位也是穷人,家里生活挺困难的。而且在努尔哈赤小时候,他的母亲就死了,她的继母对他非打即骂,十分苛刻。努尔哈赤12岁时,家里人就让他出去干活养活自个儿。  相似文献   

15.
孟宪实 《各界》2010,(12):69-71
公元前399年,古希腊70岁的苏格拉底选择了死亡。又过了9年,在东方的中国,商鞅呱呱落地。52年之后,名震一时的商鞅被杀。苏格拉底,有很多机会选择生,但是他都放弃了,是他自己选择了自己的死。商鞅临死之前,采用了多种手段,希望挽留生命,但最终没有成功。面对死亡,苏格拉底是一个成功者,商鞅是一个失败者。  相似文献   

16.
荣与辱     
陈碧蓝 《民主》2009,(3):54-54
为人类作出贡献是人最光荣的。袁隆平是世界公认的“杂交水稻之父”,他1991年获得了我国颁发的第一个特等发明奖。1982年,他被国际水稻所称为“杂交水稻之父”,1985年获得了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颁发的“杰出发明家”金质奖。1987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  相似文献   

17.
《瞭望》1995,(9)
“浑厚中透出侠义气”──薄一波谈叶剑英范硕整理叶帅离开我们,一晃七八年了,记得他病重时,我去看望他,给他子女们写了两句话:“他对人们,从浑厚中透出侠义气;人们对他,从亲爱中露出敬畏心。”这是1927年李大钊牺牲后,高一涵为他写的悼词中的两句话。我是从...  相似文献   

18.
唐燕能 《各界》2014,(11):8-10
1948年春,蒋月泉曾参加过国民党领导的上海“戡乱建国”宣传总队,这个问题在1953年民主改革、1955年肃反中都作过书面交代,结论为一般政治历史问题。与蒋月泉情况完全相同的唐耿良也并没有因为这个问题影响他的入党。“文革”中,蒋月泉按照造反派的要求,把这一历史问题重新作了书面交代。蒋月泉承认,他在1949年春节曾接到评弹研究会通知,要他到上海电台参加义务播音,募捐慰劳“国军”。他去唱了一段开篇。这是他历史上的一个“污点”。  相似文献   

19.
陆迎一 《民主》2011,(5):43-44
“他曾经是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1941年单线入党),不幸的是在战争年代的特殊情况下,在随同‘新浙东日报社’转移的过程中,为防暴露整个队伍的机密,他的党组织关系证明随其它一些档案材料被全部深入海底。他立志要重新入党,然而1957年后的反右扩大化和‘文化大革命’的爆发,无情地摧毁了他这一孜孜追求。”  相似文献   

20.
宁蔚夏 《党政论坛》2009,(16):60-60
那时,他是英国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建筑设计师,除了年轻,一无所有,但他很幸运,参加了温泽市政厅的设计。他依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巧妙地设计了只用一根柱子支撑大厅天花板的方案。一年后,市政厅落成,市政府权威人士进行验收时,却说只用一根柱子支撑天花板太危险了,要求他再多加几根柱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