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自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振兴东北”成了十六大以来的一个热点话题。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处于东北亚腹地,具有与东北亚地区广泛开展交流合作的基础扣条件。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为东北亚各国的发展提供了商机,将给东北亚增添新的活力,有助于东北亚地区经济交流与合作的发展。同时,东北亚是东北振兴不可或缺的舞台,与其合作能够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与东北亚地区的合作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二者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此次金融危机给东北亚区域带来了诸多困难,尤其是区域内主要国家中俄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但危机也使双方在能源、矿产、土地利用等资源合作上出现新的转机,特别是随着两国首脑批准《中国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合作规划纲要》,使“东北振兴”和“远东开发”互动对接成为促进中俄区域合作的新机遇。为此,我国应适时调整对俄经贸战略,构筑和实施以俄为内环、日韩为二环、东北亚区域为三环、亚太为四环的“四环战略”。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东部开发及其与我国东北振兴互动发展的思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俄罗斯政府2008年开始实施的东部开发战略,引起了我国国内和国际的高度关注。俄罗斯东部开发的第一阶段(2008—2013年)可以概括为:政府的财政补贴向东部地区倾斜;开展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加紧向该地区迁入外来移民;开展强强区域主体合并工程;在国家的干预下重点开发油气资源带动东部地区发展。可以认为,俄罗斯东部开发的时机已经成熟。俄罗斯东部与我国东北具有良好的经贸合作基础,俄罗斯东部开发与中国东北振兴战略为中俄之间的经济合作和跨国区域合作提供了新的难得的历史机遇。因此,要务实思考俄罗斯东部开发与中国东北振兴的互动发展,研究和探索提升沿边地区的对外开放、通过扩大同周边国家的区域合作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经济结构表现出较明显的资源依赖特征。随着金融危机在全球的蔓延,能源和原材料的国际价格大幅下跌,俄罗斯经济受到严重冲击。为了稳定经济,俄政府出台了多项救援金融业和实体经济的计划,俄罗斯政府发展东部的决心并没有动摇。新形势为俄罗斯东部发展与中国东北振兴的互动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双方在技术合作、产业合作、油气合作、传统贸易和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合作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为此,迫切需要建立长期跟踪研究机制,成立国家层面的协调机构以排解双方合作的制度性障碍,加大政府的政策扶持力度,增强中俄相互理解和信任,深入推进中俄区域合作。  相似文献   

5.
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俄罗斯东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中俄区域经济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以技术贸易为先导的中俄区域合作新模式由此应运而生。新模式在中俄区域合作不断深化的过程中,促进了区域内的技术进步、资源集聚及产业结构调整,并以地方国际化产业集群为增长极产生辐射东北亚地区的区域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6.
在经济日益全球化、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的今天,有竞争力的产业(包括相关与辅助产业)大多倾向于向某些特定的区域群集,从而形成“产业集群”。我国东北是重工业基地,组成东北群块。俄东部地区实现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是发展创新经济,因此,中俄发展产业集群合作存在必然性。  相似文献   

7.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离不开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制度 ,特别是离不开私营经济的支持。在非公有制经济中 ,私营经济极具代表性和典型性 ,对国企改革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发展私营经济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抉择  相似文献   

8.
已经提上日程并具有宏伟前景的图们江地区开发将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东北经济区加快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图们江地区在全国对外开放的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将成为拉动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并将成为东北经济区缓解进出口运输紧张局面和发展国际运输的重要据点。但是目前图们江地区开发尚处在起步阶段,我国应抓紧解决该地区开发中几个瓶颈性、先决性、牵动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俄实施东部开发战略及其对我国东北地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7年4月中旬,俄罗斯政府推出大规模投资开发东部地区的计划。计划除了包含远东和外贝加尔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外,同时也设定了一系列大型的投资项目。2003年中国政府作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性决策。抓住两国同步开发的难得机遇,使区域合作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展开,将极大地促进两国的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  相似文献   

10.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东北亚区域合作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东北老工业基地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改革开放以后 ,东北老工业基地被边缘化了。充分利用有利的国外市场和资源对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把中国东北的发展置于东北亚区域内 ,有利于东北地区在开放的环境中获得振兴和发展。同时 ,中国东北地区的振兴也为周边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机会 ,能够进一步促进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实现东北振兴与俄远东开发战略对接须解决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俄两国领导人高度重视并大力推进中国东北振兴与俄远东开发实现跨国战略对接.近年来,在国家元首、政府总理的双边会谈中多次阐明了这一重大问题.为了促成这一对接规划更好地落实,必须进一步下功夫解决关键性难题.双方既要提高生产能力,又要客观评估区域市场潜力;必须注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保证区域物流畅通无阻;应当在开局阶段落实俄东向石油管线项目协议,努力如期建成和履约运作.只有这样努力下去,才能全面推进中俄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真正加快双方边境区域经济振兴带的合作开发进程.  相似文献   

12.
俄国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加速了其东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铁路的开始敷设,越来越多的欧俄居民迁移到东部地区居住,使这里居民点数量显著增加,而铁路沿线居民点的发展更快。特别是铁路管理部门对东部地区居民的养老、医疗、教育等社会基础设施的建立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因此,铁路修建的直接后果是带动了东部地区的经济开发。另一方面,它在俄国社会上也引起了深刻的矛盾:既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步伐,又进一步加深了作为原料供应地的西伯利亚地区对欧俄的依赖。  相似文献   

13.
俄东部地区少数民族众多,民俗风情古朴原始,民族传统文化完整,民俗旅游资源丰富。依托其丰富的民俗资源开发具有民俗文化特色的旅游项目,是发展民俗文化旅游、开展区域文化旅游合作和带动区域旅游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在实施振兴战略的4年中,东北地区对外开放出现转机,发展速度全面加快,比重有部分回升。但这种变化具有恢复的性质。东北地区的对外开放,总体上讲仍然滞后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步伐。对外开放任重道远。构筑东北对外开放的新格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国际经济贸易的客观规律,从国内外的环境条件出发。一要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水平;二要调整和优化结构,提高利用外资水平;三要发展与东北亚国家的经贸关系,提高区域合作水平;四要加强与发达地区的合作,提高对内开放水平;五要打破瓶颈制约,提高投资环境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5.
以2009年中俄两国共同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联邦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2009~2018年)》为标志,中俄两国两地区的经济合作关系快速升温。在此背景下,深入分析研究两地区交通运输网络与城市群空间经济联系问题,对于推进两国合作规划纲要的实施、深化两地区的经济合作,具有特殊意义。本文以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为基础,利用SWOT分析法和引力模型,深入分析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区位特征和地缘优势;两地区交通运输网络的形成与交通运输合作;边界效应、交通运输网络与城市群空间经济联系;交通运输网络对两地区城市群空间经济联系强度的影响,从而揭示两地区交通运输网络发展与城市群空间经济联系的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2009年5月21日,俄总统梅德韦杰夫召开了“俄罗斯东部发展与中国、蒙古边境合作”会议,专门研究和部署了俄罗斯东部地区进一步发展与中国边境地区合作的任务。他在开幕式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了俄罗斯东部发展与中国边境地区经贸合作的优势、潜力、基本方向和前景。为保障和推进边境地区的合作,俄罗斯有关方面还制定了《边境地区合作法》,提出了今后发展与中国边境合作的25条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因地缘因素,从新中国成立之日起,苏联(俄罗斯)就开始研究当代中国东北,至今已走过半个世纪的历程,主要经历苏联时期和俄罗斯时期两个发展阶段,都有相应代表性成果问世。俄罗斯的当代中国东北研究呈现出如下显著特点:研究比较全面;注重第一手资料及中国学者的著述;建立重要研究基地,形成稳定专业的研究队伍;构建研究理论体系;对一些问题表明自己的观点;关注俄罗斯及其远东地区与中国东北的关系研究;存在诸如研究深度不够以及缺少长时段综合全面研究的著作等明显的不足。  相似文献   

18.
中俄边境铁路在中俄两国的经济贸易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中俄两国在边境铁路建设方面成绩显著,双方铁路运输领域的合作也为两国经济贸易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铁路口岸运量持续大幅度增长,在促进中国东北及俄罗斯远东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东北亚区域一体化进程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了东北亚地区整体经济的发展。建立以中俄边境铁路为中心的东北亚铁路交通合作体制,是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这必将有助于打破区域交通运输体系中存在的“瓶颈”,从而推动东北亚国家和地区的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