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与执政方式,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课题.建国以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中国共产党领导方式的特点就是大搞群众运动;党的执政方式的特点是权力高度集中统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都发生了转变.党的领导方式主要从包揽一切、高度集权向"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从主要依靠掌握人财物实权向主要依靠党的先进件和公信力、从注重个人经验向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转化.党的执政方式从以党直接执政的形式向以国家执政的形式、从主要依靠党的政策执政向严格依法执政、从人治向法治转化.实现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相似文献   

2.
新加坡政党政治的最为显著特征是一党长期执政,即在多个政党并存竞争的情况下,人民行动党自1959年以来连续赢得十余次大选,从而长期执掌国家政权;新加坡政党政治的举世瞩目成就是人民行动党在一党长期执政的情况下始终保持廉洁和活力,从而领导新加坡实现了经济腾飞,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今天,时代的变化向从革命党转型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及  相似文献   

3.
张峰 《团结》2006,(4):15-17
中共十六大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方位作出了科学判断,指出:“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这一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是中共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也是中共科学制定并正确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依据。民主党派也有一个历史方位的判断问题。像中国共产党一样,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民主党派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甚至是根…  相似文献   

4.
孟凡伟 《学理论》2012,(33):4-5
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根本建设,而执政能力的核心是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我们党历经90多年来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已从为夺取全面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肩负着执政兴国的重任。对于一个拥有8 000多万党员、领导13亿人口的执政党来说,党员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如何,直接影响到党能否履行好执政职能,能否坚持并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只有不断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和水平,才能在日益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履行好执政职能,才能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保证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保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胜利走向胜利。  相似文献   

5.
学习文库     
《民主》2005,(1):47-48
党的执政能力应包括10个方面内容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在《瞭望》撰文说,党的执政能力应包括以下10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科学分析形势和任务、制定执政的纲领、路线的能力;二是掌握国家政权、保持执政党合法性和执政地位的能力;三是驾驭国家机构、协调各种政权组织相互关系的能力;四是运用国家机器、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进步的能力:五是坚持执政为民、满足人民群众利益  相似文献   

6.
无产阶级政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政治任务。在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阶段,党通过阶级斗争的方式来完成夺取政权的政治任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政治任务是巩固政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通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来协调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矛盾与问题,维护政权,为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以德治国是通过执政党的政党伦理建设来带动公民道德建设,通过先进性与广泛性的有机结合来提升社会整体道德境界,其实质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组织起来的人民群众以社会主义道德治国。共产党要领导人民成功实施“以德治国”方略,首先必须加强自身的道德建设,以德治党是实施以德治国方略的主导工程。 一 ——以德治党是维系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道德前提。所谓执政合法性,就是执政者凭借非暴力手段而使国民自觉自愿地接受其领导的能力,它内在地摈弃“以力服人”的暴政倾向,寻求“以德服人”的仁政目标,反映了国民对现政权的拥护程度。对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通过加强道德建设来巩固其执政合法性,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前苏联、东欧共产党之所以丧失政权,就是因为它们从人民利益的代表者蜕化为高踞于人民之上的特权阶层,抛弃了“为人民服务”的道德  相似文献   

8.
信息窗     
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在《陈望》撰文说,党的执政能力应包括以下10个方面的内容: 1、科学分析形势和任务、制定执政的纲领、路线的能力; 2、掌握国家政权、保持执政党合法性和执政地位的能力; 3、驾驭国家机构、协调各种政权组织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9.
论法治领导     
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掌握管理国家的权力,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治国,从制度和法律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的贯彻实施,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这种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一个创举。随着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全面实施,领导思想和领导方式将会发生根本性的变革。法治领导问题被紧迫地提到议事日程,而且将成为领…  相似文献   

10.
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党掌握全国政权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如何坚持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维护我们党的执政地位的重大问题.回顾总结执政四十多年我们党联系人民群众的经验教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在执政的条件下,把坚持与发扬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提高到关系党和国家的兴衰盛败、生死存亡的高度,是密切同人民群众联系的重要思想理论基础. 从总体上看,我们党对执政以后坚持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认识是充分、深刻的,理论上的探  相似文献   

11.
执政方式是指党通过掌握、运用和控制国家政权,实现党的执政目标的途径、方法和机制的总称,是党的执政理念、执政方略在执政行为中的具体化。核心是怎样处理执政党与国家政权之间的关系,即执政党以什么样的途径、方法把其政治主张变为国家的意志和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12.
赵晓呼  赵学锋 《求知》2002,(3):20-21
中国共产党是由领导全国人民进行长期革命斗争夺取政权而转变成为执政党的。虽然党是国家的缔造者和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忠实代表,并且代表人民履行当家作主的权力,但是党的活动并不因此而随心所欲,必须遵循作为一个政党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是否自觉地认识并且主动地按照执政规律开展党的一切活动,这是衡量一个政党是否真正在政治上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所以说,向全党提出并且强调认识和把握执政规律,这是新世纪我们党走向更加成熟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必须适应公民权利意识的要求和发展。中国共产党早在建国前夕就具有明确的在全国执政的意识。七届二中全会报告是中共执政意识全面确立的标志。从1949年开始至今,中共执政意识经历了六个发展阶段,发生了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即从人民大革命胜利,利用政权普及人民民主权利、兑现人民民主权利的阶段,转变为强化社会主义民主,通过制度化渠道不断丰富人民民主权利的新阶段。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转化,是围绕着公民权利的发展而展开的。执政为民的战略目标和按照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将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程,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执政党新的执政方式。  相似文献   

14.
在历史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要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需要探索自身的执政规律,加强执政建设.对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种种执政模式和举措,我们不能照抄照搬,但是对于其他国家政党在治国理政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应予以重视和合理借鉴.加强党的执政建设要把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推进生产力发展;立党为公、科学执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做主为执政目的,实行民主执政;从依靠政策执政走向依法执政.  相似文献   

15.
马尼拉专电 以科拉松·阿基诺为首的菲律宾新政府执政八个月来,为稳定国内局势、恢复和振兴经济做出了积极的努力,有些改革措施已收到了效果,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国内外对新政权的信心增加。但是,政局中存在众多不稳定因素,使新政权经受着考验。 “内阁危机” 科·阿基诺执政后面临许多内外矛盾。马科斯一直在兴风作浪,策划复辟,仍是一个不稳定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一、选好切入点解决社会矛盾,最根本的是要从处理好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入手。这是因为,当前的社会矛盾,大多是人民内部矛盾。人民内部矛盾既大量地表现为人民群众之间的各种矛盾,又突出地表现为党群、干群矛盾。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一大政治优势,但脱离群众又成为执政条件下党的最大危险。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性质决定的,是我们党赢得人民群众信任、支持和拥护的根本所在。古今中外的大量事实表明,化解矛盾,稳定社会,巩固政权,归根到底取决于人心的稳定。要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改起。广大群众…  相似文献   

17.
"执政方式"与"领导方式":一种政治学的规范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执政”是反映国家政权归属关系的概念 ,“领导”则是反映群体中控制与服从关系的概念。“执政”反映了国家宪政样式 ,取决于是否合乎“形式正义” (宪法和法律上的正当性 )。“领导”则涉及民意、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认同等 ,取决于是否合乎“实质正义” (人民体认的伦理合法性)。“执政方式”属于国家根本政治制度范畴 ,“领导方式”则属于根本制度下的体制性范畴。一个国家的“执政方式”是相对稳定的 ,而“领导方式”却是相对变化的  相似文献   

18.
执政党是掌握着国家政权的党。执政规律是执政主体的政党与外部之间和自身内部之间的本质联系 ,前者表现为党的领导规律 ,后者表现为党的自身建设规律。“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规律。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具体规律主要有 :用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规律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规律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规律 ,不断进行文化创新规律 ,保持党的先进性规律 ,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规律。  相似文献   

19.
《求知》2011,(10):45-45
肖光荣在今年第四期《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撰文指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执政思想各有其鲜明特色。毛泽东执政思想的鲜明特色主要体现在:首创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强调政策是党的生命,主要依靠政策来治理国家;注重从意识形态上解决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问题;着重解决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制度问题。  相似文献   

20.
政党执政文明与党政关系改革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政党执政和党政关系构成国家政治文明中至关重要的政治要素。政党执政文明包含政党自身民主、政党间接执政、合法性执政、受制约性执政等基本的内在规定;实现政党执政文明,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党政关系。社会主义国家的党政关系,主要体现为党在国家政权中建立了组织,开展活动和国家政权实行组织上的融合,党成为国家政权机构。改革党政关系,在于坚持走邓小平提出的党政分开之路,使党组织与国家政权机关分开。党的执政,主要是通过政治、思想的领导,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荐重要干部,坚持依法治国和依法执政,实现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