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随着国家法制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通过颁布相关军事法规和规章,在军人优待、保护军婚、退役安置等方面建立保障军人合法权益的法规制度,对军人权益的法律保护越来越充实完善。  相似文献   

2.
个人与家庭发展遵循着并行发展的逻辑关系,当女性军人有足够的能力在事业上打造出自己的一块天空时,往往会忽略自己所必须承担的另一半责任。本文从女军人“职业—家庭”平衡现状、面临的问题和平衡计划三个方面对我国女军人的“职业—家庭”问题进行了探讨,以帮助女军人恰当处理职业与家庭平衡,获得职业和家庭的共同提升。  相似文献   

3.
李佑标 《法学杂志》2003,24(3):63-64
军人合法权益是指军人依法享有的各种权利与利益 ,它有广义狭义之分。军人合法权益的定义中有主体的特定性、依据的法律性、内容的分类性、性质的特殊性等  相似文献   

4.
汪宝康  邱飞 《法学杂志》2003,24(6):55-56
军人权益,是军人在履行某种法律义务的同时,所应当享有的权力和利益,包括共有权益和特有权益。军人权益具有连带性、时效性、整体性、依赖性、滞后性和间断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5.
宁翔 《法制与社会》2013,(21):201-202
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强调"精神因素在战争中占据最重要的地方。精神力量渗透着全部军事领域。"重视战斗精神的培育,是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的正确体现,是长期处于和平状态下中国军队的现实需要,也是信息化条件下打赢局部战争的必然要求。历史长河中中国军人战斗精神的盛衰恰恰是军人法律地位变迁的真实写照。提高军人的法律地位。发挥法律的权威性、持续性和强制性作用,明确军人的使命意识,增强军人的参军荣誉,激发军人的杀敌热情,消除军人的后顾之忧。提高军人法律地位,不仅是战斗精神生成的源源动力,而且也是战斗精神持续发扬的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6.
《司法业务文选》2012,(18):2+49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于4月27日下午在京闭幕,本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人保险法》。军人保险法共9章51条,对军人伤亡保险、退役养老保险、退役医疗保险和随军未就业的军人配偶保险  相似文献   

7.
权民辉 《法制与社会》2011,(17):266-267
军人权益是指军人依法应当享有的权利和利益,分为共有权益和特有权益。本文通过对军人权益的含义,主要内容等方面进行阐述,指出军人在维权时,必须了解军人权益的一般原理,必须依法维权。  相似文献   

8.
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将已实施了16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军人违反职责罪暂行条例>的内容作为独立的一章纳入其中,为司法机关及时有力地惩治军人违反职责提供了法律依据,但军人违反职责罪有它的特殊性,在解决实践问题的同时逐渐暴露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体现在犯罪主体、单位犯罪、刑罚体系等方面.本文主要对军人违反职责罪的犯罪主体问题作一些浅显的探讨与分析,希望为军人犯罪的立法完善尽一点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9.
军人权益保障问题对策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经济转型发展条件下,军人权益保障也出现了一些不同以往的新情况、新障碍。这就应明确军人权益保障的特征,从军人权益保障的现实出发,采取制定《军人社会地位和权益保障法》、培养军人的权益保障意识、建立军人权益保障的维权平台、军地联合完善军人权益保障机制、疏通军人权益保障渠道等具体措施,以切实解决军人权益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10.
军人保险基金审计是军队审计工作的重要内容,是维护广大官兵利益的重要保障。文章对军人保险基金审计意义、目标及其内容等进行较为详细的论述,以期对军人保险审计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增长,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维权意识已经逐步普及和深入到每个人的脑海中。可以说,军人权益保障水平是关系到国家军人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因素。然而,就现阶段而言,国家巨人权益保障的程度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较,差距甚远。有关军人权益保障的法律法规至今还没完善,相关配套的制度也还没统一。因此,本文提出了通过增强对军人权益保障的重视程度、建设军人权益保障的互动平台、建立提升军人长效优待的法律机制和疏通军人维权提供保障渠道四个途径全面加强军人权益保障工作。  相似文献   

12.
2002年新修改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对军人使用手机的权利进行了限制,然而在社会发展愈加现代化的今天,此项规定的合理性值得质疑。如何合理地规范军人使用手机的行为,平衡军事利益与军人权利的关系,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论军人守法     
陈伟 《法制与社会》2011,(12):262-263
军人是一类特殊的守法主体,其守法的客体包括国家普通法律、军事法和相关国际法.公民守法原因中的利益、道德、习惯、畏惧等因素在军人身上有特殊的表现,军事社区的特殊性以及军人具备的特质也在影响军人守法.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守法状态、领导干部带头守法是当前加强军人守法环节中应重点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军嫂的苦恼     
在六七十年代,能嫁给军人是件很光荣的事情。即使现在,他们稳定的工作以及军人的品质仍旧吸引着不少女青年。但表面的风光,掩盖不了背后的苦恼。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国际社会以及世界主要国家赋予犯罪嫌疑军人、被告军人的军事刑事诉讼权利,并且对我国现阶段在保护此项权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我国军事刑事诉讼中军人的权利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1949年以来,退役军人职业伤害保险实现了从传统“优抚”保障模式向“优抚+保险”双重保障模式的转变,军地职业伤害保险转接机制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之后,我国退役军人管理保障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军地职业伤害保险转接也面临着“深化跨军地改革”的现实需求与机制建构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在新时代背景下,有必要引入军人职业伤害保险的理念,系统整合军人优抚和军人伤亡保险的政策,健全军人职业伤害保险制度,建构多层次军人职业伤害保险框架,实现军地职业伤害保险的制度协同,推动军地职业伤害保险转接机制的重塑,以彰显对军人职业的优待与尊崇,助力退役军人管理保障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浅议军人权益限制之限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军人的特殊使命和保护公共利益的需要,军人权益受到严于普通公民的限制是必要的。但军人是“穿着军服的公民”的法律地位定位,军人权益的有效救济决定了军人权益限制之限制的必要性。本文基于军人权益限制之限制必要性的分析,在基础理论层面上阐述了军人权益限制必须遵循的原则,进而尝试提出构筑军人权益限制之限制的制度设想。  相似文献   

18.
2004年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作为一项基本原则载入宪法中,为公民权利和自由的扩大和完善提供了原则性依据。这同时为理性配置军人权利义务提供了指引。在现行宪法的指引下,我们应如何理性分析军人的人权保障呢?军人作为特殊群体,只有在军事必需与法律明文授权之下,才可对其人权进行特殊限制,除此之外均为违宪之规定。  相似文献   

19.
王立 《法制与社会》2010,(16):292-292
本文从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勒温所提出的“场论”入手,分析新形势下的军人群体传播,以期对军人群体实施有效地传播,提高部队的战斗力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20.
正2012年10月10日,湖南省株洲市芦淞区人民法院判决了一起冒充军人、以交友为借口,骗取女性钱财的案件。与以往不同的是,犯罪嫌疑人此前就因冒充军人招摇撞骗和盗窃两罪被判刑,在服刑期间,他居然运用各种手段再次欺骗了5名女性,死心塌地地等着他。此人为何如此神通广大?这一切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