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就业形势的严峻,关于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研究日益增多。目前关于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关于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含义的研究,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维度划分研究,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测量研究,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对策或训练研究等。关于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研究目前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仍有一些尚未涉足的领域需要今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社会实践活动,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加速世界观的改造,培养社会适应能力,增长知识才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要保证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健康、顺利地开展起来,深入下去,笔者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应该而且必须遵循如下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新形势下培养高素质创新型综合性人才的必需环节,对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创业能力、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笔者结合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现状和不足,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学分制管理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对新形势下高校如何进一步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学分制管理模式谈了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4.
自我适应优化是指大学生在发展、培养和确立自我适应能力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积极主动性,综合利用多种技能和环境中的有利因素,使自己对社会生活与环境的适应能力处于最佳状态,为获取高质量的生存与发展条件而采取的行动。大学生自我适应优化的基本路径主要是社会化和自觉发展,从某种意义上看,社会化是大学生个体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引导自身建立起良好的思维方式和社会生活方式,自觉发展则体现了大学生根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对自身的思维方式与生活方式进行常态化、科学化处理的过程。自我适应优化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为了担负起国家与社会赋予的职责与使命,当代大学生必须通过培养社会适应能力,增强社会适应性,尽可能地缩短自己的社会适应期,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6.
快速变迁的时代现实对人们心理的影响是全面而巨大的,本文拟就从"风险社会""M型社会""多元文化社会""学习型社会"这四种社会型态给大学生心理所带来的冲击方面来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如何做出相应的回应,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7.
当下经济飞速发展带来的社会压力激增问题已日益突出,提升心理适应能力成为对抗压力的有效方式。基于原生家庭视角对影响广西大学生心理适应的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主要因素提出提高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的对策和建议,其中一方面要从原生家庭着手,改善家庭关系,完善家庭功能;另一方面要从大学生身心发展着手,引导其矫正消极认知,构建理性思维,继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为国家未来做好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阶段的大学教育,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将拥有新技术、新思想的大学生群体成功推向社会,使其成为性格成熟、人格完善的"社会人"。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在这种复杂的成长环境下,部分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体育作为高校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内容,在大学生社会化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体育锻炼对规范大学生的社会意识、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以及培养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作用上。  相似文献   

9.
为了担负起国家与社会赋予的职责与使命,当代大学生必须通过培养社会适应能力,增强社会适应性,尽可能地缩短自己的社会适应期,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大学生手机成瘾和社会适应能力之间的关系及孤独感在二者之间的中介效应,采用手机成瘾指数量表、孤独感量表和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对487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手机成瘾与孤独感得分呈正相关;2.手机成瘾、孤独感与大学生社会适应均呈负相关;3.大学生手机成瘾可以直接影响孤独感,也可以通过自尊影响社会适应。手机成瘾能直接影响社会适应,孤独感在二者之间也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隋芳莉 《世纪桥》2009,(21):106-106
经济危机不仅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造成不小的就业压力。也暴露出当前大学生缺少相关知识与适应能力不强等方面的问题,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应该对大学生进行相关知识教育、信心教育和能力教育,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走入社会。  相似文献   

12.
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是一个人数众多的群体。他们脱离自己熟悉的母体文化来到一个以汉文化为主体的多元文化环境中,跨文化适应便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近些年,多元文化教育被广泛地运用到学校教育中,以提高学生对多元文化社会的适应能力,并在实践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针对内地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的现状,有必要借鉴多元文化教育的最新成果,提高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3.
隋芳莉 《世纪桥》2009,(23):106-106
经济危机不仅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造成不小的就业压力,也暴露出当前大学生缺少相关知识与适应能力不强等方面的问题,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应该对大学生进行相关知识教育、信心教育和能力教育,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走入社会。  相似文献   

14.
残疾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残疾大学生因自身生理特点,能够体验到比正常大学生更多的负性情绪。在构建和谐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下,强化残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提高残疾大学生的心理应对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无疑是相对有效的途径和手段。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消费群体,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在整理归纳大学生消费行为现状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影响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并提出了引导大学生合理消费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掌握需求心理 做好思想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青年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的需求心理及其指向模式,始终对于正确制定大学生思想工作的内容和方式具有重要的影响。大学生的社会需求是大学生与社会联结的一个重要的内在动力,这种动力能激励他们投身于社会实践,并在实践中扩大与社会的联系,提高自身的社会化程度。可见,大学生的社会  相似文献   

17.
潘晶 《世纪桥》2010,(7):95-96
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建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价值目标,也是当代大学生自身完善的内在需求。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有两个维度,从内在维度来看要达到自我和谐,从外在维度来看要达到人际和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为了适应的时代的要求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建构应促进大学生的理性与非理性发展的辨证统一,同时促使大学生身心发展、适应社会,回归生活世界,最终启发大学生追求真善美的和谐统一和自身的全面发展。这是新时期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的价值取向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健全人格培育中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当代大学生人格缺陷突出表现在理想信念淡薄、进取意识不足,个人主义倾向较重、责任意识和合作精神不强,适应能力欠佳、应对挫折能力较弱等方面。高校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通过改进思想教育,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等途径,引领大学生健全人格培育。  相似文献   

19.
在人类历史上,社会责任感教育始终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由于受到社会转型期内各种因素的影响,一些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的倾向却日益凸显。因此,高校必须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其不仅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需要,而且是推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性环节,同时也是共筑"中国梦"的必然诉求。  相似文献   

20.
加强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的关注热点。本文立足当前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择业观念不正确、责任意识淡化、诚信意识缺乏、心理适应能力较差等问题,指出加强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加强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作了深入的阐述,指出要在完善机制、加强队伍建设、创新工作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做好工作,以达到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促进大学生就业、促使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