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朕深鉴于世界大势及帝国之现状,欲采取非常之措施,收拾时局,兹告尔等臣民,朕已饬令帝国政府通告美、英、中、苏四国,愿接受其联合公告。……”69年前的1945年8月15日正午12时,日本天皇的声音首次向日本公众播出,标志着日本正式接受中、美、英发表的《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的《终战诏书》,“玉音放送”传向日本的各个角落。  相似文献   

2.
告别延安     
1945年8月8日,苏联政府宣布对日作战,百万红军推进日本统治下的“满州国”——中国的东北。“关东军”土崩瓦解,日寇被迫投降,接受同盟国的波茨坦公告。中国人民艰苦的抗日战争获得胜利。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在延安培育  相似文献   

3.
正"朕深鉴于世界大势及帝国之现状,欲采取非常之措施,收拾时局,兹告尔等臣民,朕已饬令帝国政府通告美、英、中、苏四国,愿接受其联合公告。……"69年前的1945年8月15日正午12时,日本天皇的声音首次向日本公众播出,标志着日本正式接受中、美、英发表的《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的《终战诏书》,"玉音放送"传向日本的各个角落。鲜为人知的是,在日本投降的最后时刻,仍有主战派追随者发动"起义",包围皇宫,搜查天皇录音。在狂热法西斯者的垂死挣扎被镇压后,《终战诏书》才最终得以准时发表。  相似文献   

4.
1945年,不可一世的战争狂希特勒在国际同盟军有力打击下,已走上穷途末路。5月2日,苏联军队攻占德国首都柏林。同月8日德国最高统帅部代表签字宣布无条件投降,欧洲反法西斯战争取得彻底胜利,使日本帝国主义陷于空前孤立无援困境。同年7月,中、英、美三国联合发表促令日本政府无条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8月8日,苏联宣布对日作战;8月6日和8月9日,美国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日本本土遭到毁灭性打击;我国也转入大规模的对日反攻。日本军国主义在招架无力的情况下,10日被迫由日本外相东乡通过中立国瑞士和瑞典政府,分别向中、英、美、苏四国乞降,转交日本政府同意接受《波茨坦公告》的照会,表示愿意向同盟国投降。  相似文献   

5.
王燕飒 《学习导报》2013,(17):30-30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接受同盟国要求其无条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9月2日,不可一世的日本政府在投降书上签字,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结束。战后68年来,由于未能彻底清算其侵略罪行及战争责任,日本社会始终存在否认、美化侵略历史的奇谈t圣论,政客公然“拜鬼”,甚至有个别政要“失语”到要学纳粹。日本政治加速右倾化的行径引起国际社会担忧。“闭眼不看过去的人,对现在和未来也是盲目的”,缺乏历史担当的日本,不仅不能赢得国际社会尊重,而且将动摇二战后国际秩序,对地区和国际和平构成重大威胁。  相似文献   

6.
历史行进到1945年。8月10日,日本政府表示接受美、英、中三国的波茨坦公告。15日,日本广播天皇的“结束战争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经过8年的浴血奋战,付出巨大的民族牺牲,终于迎来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中国革命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这重大的历史转折关头,为了中国的和平,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不懈的努力。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置个人安危于不顾,毅然飞赴重庆,与蒋介石共商和平建国大计。 身入虎穴 1945年8月10日晚,当蒋介石得悉日本发出乞降照会的消息后,立即指示其陆军总司令何应钦,要他命令日军驻华最高指挥官“维持现状”,“除按指定之军事长官的命令之外,不得向任何人投降缴  相似文献   

7.
《新长征》2014,(6):34-34
1945年5月8日,法西斯德国无条件投降,欧洲战争结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入最后阶段,盟军在亚洲大陆各战场对日军发起反攻。当年7月26日,中国、美国和英国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立即无条件投降。但是,日本政府予以拒绝,并先后三次扩军动员,准备进行本土决战。  相似文献   

8.
正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当日,蒋介石即给毛泽东发去电报,后又连发两封电报,催促国共在重庆进行和平谈判,一次比一次急切,表现出少有的热情。蒋介石为何如此迫不及待?日本投降蒋介石措手不及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后,美英苏三大国就酝酿着早日结束亚洲的战争,迫使日本无条件投降。1945年7月16日,三大国在德国柏林郊外波茨坦召开会议,通过了著名的《波茨坦公告》,其主要内容是:日本无条件投降;实施《开罗宣言》,促  相似文献   

9.
《求是》2014,(15)
<正>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首脑联合发表《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简称《波茨坦公告》或《波茨坦宣言》)。《波茨坦公告》与1943年12月1日公开发表的《开罗宣言》等国际法文件一起,确立了战后处理日本的基本方针和原则,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正义事业的重要成果和战后亚太国际秩序的法律基石。  相似文献   

10.
<正>继意大利法西斯覆亡之后,德国法西斯于1945年5月覆亡,陷于孤立境地的日本法西斯在太平洋战场、东南亚战场和中国大陆战场也日暮途穷。7月26日,中国、美国、英国(后来苏联加入)联署发表《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日寇色厉内荏,咆哮波茨坦公告"荒唐"、"无礼"、"不予考虑",并积极准备本土作战。为了加速日本法西斯覆亡,美国于8月6日和9日先后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  相似文献   

11.
石英 《共产党人》2007,(22):53-54
提起波茨坦,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二战结束前由中美英三国共同签署的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波茨坦宣言》,但对西方法制史稍有了解的人,不会不记得1866年发生在波茨坦、震动整个欧洲的这个故事。这年的10月13日,普鲁士大公国(德国的前身)国王威廉一世在大队  相似文献   

12.
波茨坦会议后的1945年8月9日,日本统治集团慌忙召开军事会议,讨论接受《波茨坦公告》的问题。会上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定夺不下。10日,天皇召开御前会议,决定在“不包括任何有损天皇为最高统治者权利”的条件下,接受《波茨坦公告》。同时,日本政府通过中立国瑞士和瑞典,向中、美、英、苏4国发出“乞降照会”。然而在日本不甘心灭亡者大有人在。10日下午4时半,陆相阿南惟几却通过电台向陆军发表了“告全军将士书”,要陆军将士“维护神州的圣战,坚决进行到底”。11日,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又电示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  相似文献   

13.
1945年 8月 15日,在日本天皇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前20小时,蒋介石发表抗战胜利对全国军民及全世界人士广播演说,回顾了抗战八年间中国人民所遭受的痛苦与牺牲,同时禁止对日本人施以报复,强调“不念旧恶”、“与人为善”。后来,此报告被称做  相似文献   

14.
正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今年".8·15"日本纪念活动寥寥。日本政府主导的"全国战殁者追悼仪式"照例在东京武道馆举行。连续第四年,安倍在其致辞中没有触及1994年以来日本历代首相必提的日本的战争"加害责任"。报道持较客观公正立场的《每日新闻》,在社论中将战后71年的和平历史称为日本的"至上财产"。它在专题中以三分之二的版面报道了一名兄长战死、丈夫被押往苏联劳改营的大阪女性的经历。挖掘重现这类个体战争悲剧,以反思战争、警醒世人,是日本媒体纪念战争报道  相似文献   

15.
<正>70年前的7月26日,一份奠定战后国际秩序基础的重要文件——《波茨坦公告》发表。抚今追昔,时隔70年后重温这段历史,依然令人深感其意义深远而重大。《波茨坦公告》的发表,表达了打击妄图征服世界的法西斯侵略者"不至其停止抵抗不止"的坚定决心;公告的发表,加速了日本军国主义的灭亡,表达了"永久铲除"其"穷兵黩武  相似文献   

16.
梁建昆 《湘潮》2006,(6):56-56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发表广播演说,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当天,蒋介石以中国战区盟军最高统帅的名义,致电侵华日军最高指挥官冈村宁次,要其派代表到江西玉山洽降。17日蒋介石又复电冈村宁次,将日军洽降地由江西玉山变更为湖南芷江。蒋介石为何改变洽降地点呢?原来,正当重庆方面为赴玉山洽降繁忙之时,一些高层人士对把洽降地点放在玉山提出了异议,认为把洽降地点放在玉山不利于洽降。因为玉山处于敌占领区,大部分日军还很顽固、傲慢,不服输。如果在日军占领区内进行洽降,不利于洽降安全、顺利进行,也不利于在心理上给降…  相似文献   

17.
1945年8月14日,日本政府照会苏、美、英、中四国,宣告接受《波茨坦公告》,次日,宣布无条件投降。遭受日军侵害的国家纷纷按有关国际法和国际惯例向日本政府提出索赔。 战后初期,美国对于日本赔偿的态度还相当积极,还于1947年4月4日采取单独行动,发动了“先期拆迁”。可是鲍莱报告和“临时赔偿方案”发表以后,美、苏对立日益尖锐,再加上中国人民解放战争  相似文献   

18.
<正>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场捷报频传。5月8日,法西斯德国签字投降,欧洲战争宣告结束;5月25日,美军下达了在日本本土登陆的指令;7月26日,中苏美英四国发表了《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法西斯立即投降;8月9日,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消灭关东军主力。中国战场大反攻的历史重任,落在中国敌后战场肩上。1945年4月至6月,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大会的方针是  相似文献   

19.
1945年5月8日德国战败投降后,东方的战争策源地——日本,依然在太平洋战场和中国战场上负隅顽抗。虽然日本的海、空军损失很大,但它仍然拥有强大的武装力量,总兵力为700万人。迫使日本投降,结束这场空前浩劫,成为世界反法西斯阵线的共同目标。拒绝了盟国的波茨坦公告,日本遭受原子弹轰炸的命运已不可避免1945年7月16日,美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墨西哥州试验成功。原子弹爆炸成功后,以美国陆军部长史汀生为首的临时委员会和参谋长联席会议认为:虽然日本败局已定,但其陆军  相似文献   

20.
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迄今已四十周年了。四十年前,遭受日本帝国主义侵凌的中国人民,经过长期艰苦的奋战,在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配合下,终于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迫使日本天皇政府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无条件投降。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