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的思维方式是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基本精神之所在。只有把握住了邓小平的思维方式,才能把握住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而一旦离开邓小平的思维方式,那就必定不能正确理解和坚持邓小平理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的思维方式的基础和前提;辩证思维是邓小平的思维方式的核心。  相似文献   

2.
思维方式的变革是社会变革的先导,也是我国深化改革的重要前提和保证。邓小平在理论和实践活动中,始终坚持唯物辩证的思维方式,并彻底批判和摒弃了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他在思考问题时,所遵循的系统性、开放性、创新性和客观性原则,深刻地体现了唯物辩证的思维特色,对于我们自觉调整和变革旧的思维方式,树立起现代的唯物辩证思维方式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理论中蕴涵着丰富的辩证思维方式,特别是其卓越的创新思维方式。本文着重探讨了邓小平实事求是、对立统一、动态发展、系统开放的思维方式,并说明这些思维方式是邓小平理论的思维基础。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辩证思维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邓小平辩证思维方式对当代中国思维方式的影响主要体现为,由单向型思维向多向求异型思维转变;由保守型思维向创新型思维转变:由斗争型思维向和谐型思维转变。  相似文献   

5.
论邓小平统战理论的思维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以新的思维方式揭示了当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矛盾同一性的问题 ,解决了当代社会主义如何面对资本主义、如何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 ;邓小平以“求同”的思维方式 ,重新界定了爱国统一战线的范围 ,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进一步坚持和完善 ;提出了“一国两制、和平共处”的战略构想 ,解决了新时期统一战线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这种思维方式开创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作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秉承了中国传统哲学辩证思维方式,并对其进行了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理论改造。邓小平辩证思维方式最重要的理论来源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方式,邓小平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马克思、恩格斯、毛泽东辩证思维方式的本质和特点,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摒弃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方式的继承和发展。文章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从理论渊源的角度对邓小平辩证思维方式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哲学思想具有把唯物主义贯彻到中国的“自我”认识和改造中,把辩证法的原则贯彻到全面运筹的战略设计和领导活动中等四个特色,整体性、战略性、实践性、主体性是其思维方式的四个方面,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8.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要面对物质层面上人与自然的生态矛盾,而且要面对认知和态度层面上人与自然的生态矛盾。思维方式转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先导,推进思维方式转变必须以生态文明建设的共性要求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规定性为依据,并将其落实到发展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上。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德育思想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灵魂、核心和重要组成部分,他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的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犤1犦(P28)他所提出的培养“四有”新人的精神文明建设目标涵盖了社会教育目标和学校教育培养目标,其中  相似文献   

11.
12.
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原则和方法:坚持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一起抓,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和政治保障;坚持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一起抓,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从严教育,培养人们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坚持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做精神文明建设的表率。  相似文献   

13.
规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我国现行宪法的一大创造,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意义重大,过去和当下都发挥了巨大作用.这一重要的宪法规范本身仍有待释明,而欲理解和解释我国宪法上的“精神文明建设”,在以文本为中心的同时还需兼顾规范以外的解释资源,探寻并反思实践中精神文明建设的现实逻辑,实现国家价值引领与保障公民精神自由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历史教学的特点和任务,使历史教育工作者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育工作者应该把精神文明建设和根本任务贯彻到历史教学中去,使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培养“四有”新人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应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是党中央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五个方面的要求。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仅可以促进五个要求目标的实现。而且可以从内部将五个要求连为一体,实现从内容到形式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作者从四个方面探讨了网络教育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网络教育与科教兴国;二、网络教育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三、网络教育与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四、网络教育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迫切需要理论指导。邓小平虽然没有直接提出和谐社会的概念,但他有丰富的和谐社会思想。仔细研究他的这些思想对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交通建设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之路,就必须在公路设计、建设、养护中抓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最小的资源破坏、最小的环境影响和最低的建设成本来研究不同等级、不同类型的公路,满足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的交通需求,建设环保、生态、宽容、和谐的交通。  相似文献   

19.
本文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特点 ,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阐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建设要面向实际 ,研究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 ,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为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是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经济和政治的统一体。社会主义在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社会运行体制方面表现为本质上具有统一性 ,形式上具有发展性 ,有其自身的质与量、价值取向和实现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