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被称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但这一学说自身的逻辑有必要重新检讨,其在社会主义实践中体现出来的并不全是真理性。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不能说是以剩余价值学说为基础的社会主义。作为列宁主义的核心和根本的列宁建党学说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列宁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是共产党领导。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尤其是非公有制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劳资矛盾趋向于明显化与激烈化。剩余价值理论作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核心,为我们进一步研究这一问题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透过我国劳资矛盾现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不断挖掘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对于缓解劳资矛盾当代价值,不仅有利于我们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建立和谐的劳资关系,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也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关于劳动和劳动价值的理论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揭露了资本剥削的秘密和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客观规律,为无产阶级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当前,我们应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进一步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这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搞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最基本、最重要、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对当时当地社会存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作为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主要包括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个伟大发现,并以此为理论基础形成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作为发展着的理论,诞生160多年来已经经历了一系列发展阶段,今后还会有一系列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5.
在批判继承前人的和谐社会思想基础上,马克思以剩余价值学说和唯物史观为指导,从人类历史的发展趋向和未来理想社会的本质要求的角度来理解和阐明和谐社会,提出了共产主义这一和谐社会的完整的科学的理论构想。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是扬弃了人的自我异化的基础上的实现人与自然界、人与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它是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一种后政治的社会形态。马克思的和谐社会思想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终价值目标和根本指导思想,进一步发掘、总结和阐释马克思的和谐社会思想,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从马克思创立剩余劳动理论至今,人类已经走过了一个多世纪。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特有的范畴,因此,我们就不能照搬马克思用剩余价值理论剖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得出的结论,来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分析阶级社会的剩余劳动普遍理论对理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发展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们可以从剩余劳动理论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与探讨。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也出现了种种的问题,我们也可以从剩余劳动理论的角度对其进行剖析和理解。  相似文献   

7.
《党校科研信息》1990年第30期发表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经历一个‘科学假说’阶段》一文,认为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经历了唯物史观的形成、《共产党宣言》的诞生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这样三个阶段”,“在剩余价值学说创立之前,唯物史观在某种意义上还是一种科学的假说”。据此,作者认为马克思在19世纪60年代创立剩  相似文献   

8.
"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学说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深入探讨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不仅对于丰富和发展唯物史观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还有利于推进当今中国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的改革开放进程.本文着力阐释了马克思"世界历史"范畴的含义以及对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指导意义.作者认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概念是特指18-19世纪世界"一体化"以来的历史.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问题上,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迪(1)社会主义是中国走上现代化的必由之路;(2)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必须是向世界市场全方位开放的发展;(3)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必须通过与世界市场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来实现.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对剩余价值理论的重大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改革开放对剩余价值理论的重大发展钱伯海我国改革开放,认定第三产业,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建立了包括第三产业的新国民核算体系,特别是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提出按资本要素分配的问题。这就引起人们的疑虑,是不是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过时了,它不适用于社会主义,或者...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一生中的两个伟大发现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恰好确证了马克思一生的研究理路:首先,马克思唯物史观作为一种哲学观点其科学性究竟应该源于何处;其次,如果以这种科学的哲学方法论来指导经济学的研究,何以能够得出剩余价值这一经济学的伟大发现?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马克思的两大发现有一个产生时间上的先后差别。要揭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发展的过程,应当注意到,在剩余价值学说创立之前,唯物史观在某种意义上还是一种科学的假说,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经历了一个“科学假说”阶段。 空想社会主义既没有赖以立论的严格科学的理论基础,也没有精确科学研究指明的现实物质基础,最多只是有合理成分的幻想。科学社会主义则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在马克思之前,社会主义是以空想的形态出现的。马克思的伟大功绩,就是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这种转变是依靠两大发现完成的:一是历史唯物论,二是剩余价值学说。建立在两大理论基石上的社会主义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它们证明了“社会主义为什么是可能和必然的”。至于由此而提出的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构想,那还仅仅是一种预测,或者说是一种“科学猜想”。这种“科学猜想”是否是可能的,以及在什么条件下才是可能的,则要通过社会的未来发展才能最终加以证明。马克思之后的大多数社会主义者,未能仔细分辨马克思社会主义“科学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学说究竟是科学还是空想这一由来已久的争辩,从三个层面上展开论析,旨在说明科学理论要求用科学的态度对待它。首先,马克思从宏观上解决了近代人类历史大趋势中一系列根本性的理论问题,从而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其次,把自己的理论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是马克思学说的绝对要求,他丝毫不想制造乌托邦,他对社会未来发展问题的态度,从来是十分谨慎、严肃的。再次,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的理论探索具有预测性、典型性、抽象性的特征,它既不是虚幻的空想,也不是现成的教条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理论形态,最早由18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但“现代社会主义,就其内容来说,首先是对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有财产者与无财产者之间,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阶级对立以及生产中普遍存在的无政府状态这个方面进行考察的结果。”这种对实践问题的考察,决不是孤立进行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不仅在横向上将其建立在以剩余价值学说考察资本主义现实状况的基础之上,而且在纵向上对其进行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深刻论证。由此得出的结论是:社会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亦即是“具体的人的发展”的必然结果。马克思认为…  相似文献   

15.
《资本论》是一部划时代的政治经济学巨著,在这部博大精深的著作中,马克思运用唯物辩证法,精辟地分析了资本主义发展过程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发展规律,发现了劳动价值学说、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家发财致富的秘密,并毫不掩饰地以社会性财富增长为目的。今天我们要脱贫致富,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这种秘密对社会财富的增长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为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化贫为富指明方向。本文从社会普遍关注的脱贫致富问题,重新认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在实践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资本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奠基之作《资本论》的内核是论资本,科学社会主义的基石之一剩余价值学说同样来自于对资本的分析。然而,马克思对资本的认识不是恒定不变的,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经营方式和企业制度的变化,马克思对资本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从资本主义私人资本,到资本主义社会资本的发展过程,马克思对资本的认识历程最能反映出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是关于东方社会的性质、结构、现状和前景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系统性学说,广泛地渗透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对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国更应立足当下,对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进行深刻反思,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获取新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以实践为前提来构筑社会有机体的发展图式,认为人类社会各个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协调发展形成一个有机整体.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论渊源,对其进行分析对于目前社会主义和谐的价值目标确立和发展路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开辟了意识形态研究的新场域,把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带入到新的话语系统和理论体系中,是具有世界性意义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的典范。研究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规律思想,对于全面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进而对于指导当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应该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是剩余价值学说的理论基础,揭示了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一百多年过去了,世界发生了前人无法预料的深刻变化,资本主义与过去也有了很大的差异,而社会主义制度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