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理论与当代》2002,(10):34-35
一、行政诉讼的概念和特征 行政诉讼是法院应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请求,通过法定程序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从而解决一定范围内行政争议的活动。作为一项基本的诉讼制度,行政诉讼既有别于其他解决行政争议的制度或途径,又有别于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其特征可以概括为: 首先,与其他解决行政争议的制度或途径相比,  相似文献   

2.
这个案例涉及到行政合法性原则问题。 行政合法性原则是行政法的主要原则,也是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之一。行政合法性原则是指行政权的存在、行使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不得与法律相抵触。在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对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主要是实行合法性审查,即审查其是否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范围、方式、内容、程序及权限进行,解决具体行政行为合法与违法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合理性与合法性是公共行政追求的两个价值目标,公共行政变迁的过程实质是不断追求实现合理性与合法性的过程。管理主义单纯地追求技术合理性,导致公共行政合法性的迷失:官僚制行政时期合理性与合法性产生分裂,市场制行政时期出现了合理性对合法性的排挤。只有到了民主制行政条件下,实现合法性对合理性的超越,将民主价值贯穿于公共行政,政府做到依法行政、科学行政、民主行政,使其行为合乎法律、合乎理性、合乎公意,公共行政的合理性与合法性问题才能得到最终解决,公共行政的“公共性”才能得到捍卫。  相似文献   

4.
行政法学理论界一般认为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具有合理性,然而通过分析附带民事诉讼本身特点并对行政附带民事诉讼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发现行政附带民事诉讼与诉讼效益原则和判决确定性原则相悖,若一定要在行政诉讼中附带民事诉讼必将造成不利影响并削弱行政诉讼制度的存在价值,故而,行政诉讼不应附带民事诉讼。  相似文献   

5.
行政忠诚:行政和谐的必备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忠诚可以体现行政和谐的重要价值取向,并能务实行政的合法性基础.强化行政人员的责任意识和角色意识,抑制行政腐败。它有利于政府与环境、政府之间、政府内部、政府行为、政府文化的和谐,是强有力的内在约束机制。可以说,行政忠诚是行政和谐的必备因素。  相似文献   

6.
传统学位撤销行为的司法规制,一般是依靠法院对学位撤销行为是否合法的审查来实现的。通过梳理分析学位撤销案件的裁判文书,可以发现《行政诉讼法》修改后,传统的合法性审查模式在实践中面临困境,其优化受阻主要由司法实践中法官对“合法”的解读不同、学位撤销行为的性质不明、高校自治与行政相对人权益保护之间存在矛盾等三方面因素所致,具体应通过在实质合法观立场下理解“合法性审查”、明确学位撤销行为的行政撤销性质、实现高校自治与行政相对人权益保护的动态平衡等路径予以优化,将合理性审查纳入合法性审查模式中,使得学位撤销权的行使更加符合行政法治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行政伦理妥协是公共行政领域一种特殊的价值抉择,因其在实践中表现为择恶弃善或择小善弃大善,故其存在总面临着合法性危机。行政伦理妥协作为一种非羁束性自由裁量行为,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的限定才能保证妥协总是在合法性范畴内。在实践中,要加强对妥协行为的监督,避免虚假的价值冲突,并积极提升行政人员的能力,努力超越行政伦理妥协,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8.
文长春  曹海军 《探索》2006,2(2):66-69
行政作为一个独立的技术领域分化出来以后,必须接受行政合法性的考量。行政伦理作为考量行政合法性的价值维度,受到人们的期待。行政伦理合法性何以可能,这是行政哲学解决的首要问题。行政伦理合法性的价值维度,在特定的政治-行政、事实-价值、权力-权利、制度-人这四类语境中得以展开与生成。  相似文献   

9.
马东斌 《学习论坛》2007,23(9):79-80
就行政行为而言,合法性和合理性是其重要的判断标准,行政合理性的存在与发展推动了行政合理性司法审查制度的形成。对行政行为进行控制的最有效的方式莫过于司法审查,其中对行政自由裁量行为合理性进行司法审查,是各国尤为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是指行政诉讼法规定的人民法院可以受理哪些行政案件的范围,即人民法院对行政机关的哪些行政行为享有司法审查权,又称行政诉讼主管。公安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公安机关和公安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人民法院起诉,由人民法院在法定期限内,依法进行审理、裁决的活动。公安行政诉讼是我国行政诉讼的一种,受《行政诉讼法》规范和调整。因此公安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也是公安行政诉讼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安行政诉讼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确定受案范围的原则受案范围的确定,不仅涉及…  相似文献   

11.
论重大行政决策进行合法性论证的必要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论证是指在进行重大行政决策过程中,为防止违法决策而对决策权限是否于法有据,决策程序是否依法进行,决策结果和决策实施的效果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等进行论证的一种行政咨询行为和内部程序制度。国务院颁布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规定:重大行政决策在决策过程中要进行合法性论证。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论证是法治政府的重要保证,是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制度保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一、重大行政决策进行合法性论证是构建法治政府的重要保证在新的历史时代,我国政…  相似文献   

12.
抽象行政行为是与具体行政行为相对应的学术概念,是政府重要的行为表现形式之一,在我国,现行的行政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修正案草案都将其明确排除在人民法院的受案范围之外.虽然行政诉讼法修正案草案规定可以对规范性文件进行附带审查,但是这样的规定依然改变不了对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保护不足和对行政主体行政行为监督不力的状况.将所有的抽象行政行为全部纳入到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是必然之举.  相似文献   

13.
新闻称,山东济宁曲阜市政府设立了一个非常规的机构,机构的特别之处在于挂牌为"马上就办办公室".济宁市有关部门相关人士表示:"马上就办办公室"是为了提高行政效能,增强执行力和公信力. 行政效能,是指行政组织机构、行政行为和相关制度的一种集合,除了行政效率,还包括行政的能力、效果、效益等方面."马上就办办公室".实际上是试图解决行政效能中的效率问题,至于行政效能应有的行政行为合法性、行政目的正确性等问题,不是"马上就办"能解决的,而是需要行政制度、行政理念等方而的变革来实现.  相似文献   

14.
石芳  杨霁霞 《党史博采》2009,(10):27-27,29
行政决策听证制度作为公民参政、议政的渠道之一,在现代政治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行政决策听证制度的完善不但能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确保公民权力的实现,还可以提高行政决策科学性和民主性、提高决策的合法性和增强决策的透明度,从而可以使行政决策者的责任得到有效的监督。  相似文献   

15.
卢山 《实事求是》2012,(6):79-82
服务行政是行政权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权力运行模式,与传统意义上的秩序行政有着本质差别。服务行政作为公权力的一种形态,必然要遵守行政合法性原则,但又受到自身特性、公众需求、法律制度的影响,存在着突破合法性的张力。这就需要在准确厘清合法性、合理性关系的前提下,在合法——不合法、合理——不合理的二维标准中准确评价服务行政,寻求服务行政在合法性与合理性之间的平衡点,并在法制上、司法上给予服务行政必要的支持。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行政行为的复议监督制度还不够完善,抽象行政行为不能作为直接复议对象,公益性审查可以通过对抽象行政行为的直接复议扩大《复议法》受案范围,形成对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完整保护,是一种经济有效的行政监督模式。  相似文献   

17.
“合法性”(1egitimacy)是政治社会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从统治者来说,合法性是指拥有普遍的行为标准(大多数人或传统、法律)所承认的正当理由的状态,这种标准可以是法律,也可以是社会公认的道德行为准则,还可以是贵族家庭的继承人顺序,并且普遍的行为标准是个历史性的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从大众的角度来说,合法性实际上就是社会对政治的支持,公众对政治体制持积极态度。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现行行政裁判方式存在操作性不强、范围较窄等问题。改革行政裁判方式,对提高行政审判的司法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改革行政裁判方式应以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增加行政和解的裁判方式;二是完善行政附带民事诉讼裁判方式;三是取消维持判决,以驳回诉讼请求判决取代。  相似文献   

19.
程艳 《求实》2006,(Z2):194-195
一、扩展行政救济的范围 (一)现行法律规定的行政救济范围 根据<行政复议法>第6条和第7条的规定,行政复议的审查范围限于具体行政行为和部分抽象行政行为.虽然复议法所规定的复议申请范围对原有行政复议条例有较大扩展,但对抽象行政行为的审查范围仍过于狭窄.只涉及到规章以下的规范性文件,而对规章、行政法规和其他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未作规定.根据<行政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具有国家行政职权的机关和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不服,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但<行政诉讼法>第12条第2项和第4项又规定:"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及"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人民法院不受理.可见,<行政诉讼法>把可诉的行政行为限于具体行政行为,排除了抽象行政行为.  相似文献   

20.
陈露 《世纪桥》2014,(5):40-41
正确理解"刑事诉讼法明确授权"的含义,明确行政行为与刑事侦查行为的区别。人民警察法规定的留置盘问行为不是刑事诉讼法授权公安机关可以实施的刑事侦查措施。根据行政强制法的规定,留置盘问行为在性质上属于行政强制措施,该行为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