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学理论》2017,(8)
从"大众创业""草根创业"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我国力求在新时代掀起新的创业高潮。大学生作为创业实力主体和初创群体,是重要行为主体。创业自我效能能够成功推动创业活动的进行,通过对创业自我效能的研究,分析大学生创业主体的创业瓶颈,为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构建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高校创业教育体系构建应做到:明确高校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加强高校创业教育的优选路径;优化高校创业教育的实施环境。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8,(12)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对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高校教育质量、破解大学生就业困难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沉淀下来的宝贵财富,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构建创新创业道德体系和培养社会责任感。通过开设课程、师资培训、挖掘资源等措施能进一步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有利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叶捷 《学理论》2013,(32):273-274
高校学生的创业教育成为我们需要关注和研究的课题。当下我国高校传统中文教育更倾向于"守成"而非"创业",学习中文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范围仅限于小部分文字工作。在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当下,培养学生在创业方面的理念、精神和能力是高校教育,包括高校中文教育的关键。对高校中文教育实行创业性开发,转变大学生就业观,树立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理念,把握并深入领会创业性教育实施的必要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人才需求,培养出能够与当代社会相适应的创造性人才。  相似文献   

4.
具有高度的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大学生应该具备的思想素质。但从全球角度看,西方文化的强势传播冲击了大学生的文化认同;从我国社会发展看,社会转型时期的文化多元化发展淡化了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自信;从高校教育看,急功近利的"实惠"教育弱化了大学生对远大理想的追求。为此,高校要高度重视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大意义,要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中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努力使他们成为有志青年。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7,(3)
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业备受关注,高校创业教育受到重视。当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普遍注重对大学生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的传授,而在大学生创业心理教育方面相对薄弱。在分析大学生创业心理教育内容的基础上,提出大学生创业心理教育开展的有效路径如下:完善大学生创业心理课程体系;丰富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体系;营造校园创业文化氛围;注重大学生创业心理辅导。以此丰富高校创业教育内容体系,增强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6.
李丽莉  王冰芯 《学理论》2011,(1):266-267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一个不争的事实,当今,高职学生的就业不能向社会"等、靠、要",要通过创业主动出击。基于就业导向背景,分析了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就业的关系,指出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因素并提出要以温州地域文化为依托,以创业带动就业;最后重点阐述了高职学生创业教育的四点思考。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3,(36)
创新创业教育起源于美国,后传播到世界其他国家。作为我国近年来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热点与重点,创新创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当代大学生增强创业意识,树立创业精神,提高创业能力。然而,随着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瓶颈也逐渐显现。学院派式教育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瓶颈。我国应将"教学方式方法"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首要目标,在高校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氛围,转变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知,扭转创新创业教育格局。  相似文献   

8.
具有高度的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大学生应该具备的思想素质。但从全球角度看,西方文化的强势传播冲击了大学生的文化认同;从我国社会发展看,社会转型时期的文化多元化发展淡化了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自信;从高校教育看,急功近利的"实惠"教育弱化了大学生对远大理想的追求。为此,高校要高度重视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大意义,要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中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努力使他们成为有志青年。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7,(9)
创业符合时代的发展规律与潮流,也是人社会价值的体现,大学生群体创业有其自身的优势与必要性。文章探析各高校食品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途径如下:创新创业教育与高校就业指导课结合;创新创业教育与食品文化课程结合;创新创业教育与创新创业大赛结合;创新创业教育与学生社团活动结合;创新创业教育与系列讲座和论坛结合。在培育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素质的同时,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良好融合,树立正确的大学生创业观。  相似文献   

10.
创业教育是开发和提高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教育;是深化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实施创业教育是当前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要成为创造性人才成长的摇篮和"创业者的熔炉",就要教会学生创业.  相似文献   

11.
何红光 《学理论》2013,(20):302-303,380
创业文化培育是独立学院发展的呼唤,也是创业教育对独立学院应用性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从创业文化培育的"萌生"、"扩展"和"传承"三阶段探析调查分析、继承创新、整合融同、文明规范、学习内化、践行强化、固化持续和发展完善等培育路径,但创业文化培育中也应也必须注重体系建设;必须做好与学院管理、创业教育、与企业文化相结合;全面拓展校园创业中文化培育新平台。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20,(7)
将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既是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基本途径,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效开展的必然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包含的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目前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上存在的问题,从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介体、教育环体四个层面来提出建议,从而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3.
关于开展我国高校艺术类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初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继恒 《学理论》2011,(15):255-256
创业教育是解决就业难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国高校要行之有效地开展艺术类大学生创业教育,必须从思想和实践两方面入手,培养艺术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艺术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14.
"和"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理念一脉相承。本文从分析传统"和"文化的基本内涵入手,初步阐述了其在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进而就如何将其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8,(12)
在当前国家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厚植创新创业文化,深入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背景下,建设卓有成效的大学生创业保障机制,确保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效果,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要求。有效的创业保障机制建设,需要政府、社会、高校三方以扶持大学创业为纽带联系在一起,组成激发创业热情、提高创业技能、帮助创业实践的共同体,三者共享资源与信息,形成三位一体的创业保障格局,实现大学生创业保障的效用最大化。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4,(33)
近年来,高等学校创业教育越来越被国家以及教育主管部门重视,国务院、教育部以及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多次发文鼓励大学生创业,并要求高校做好做实大学生创业教育。但是我国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尤其是针对高等师范院校的创业教育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从创业教育的意义、完善制度、师资建设、教育形式和激励制度等几个方面对高等师范院校创业教育的开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为提高高等师范院校创业教育提供更多的理论经验。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6,(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梦"思想宣传教育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当前不少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存在疑惑、偏差甚至错误,传统文化教育受到西方文化的干扰。应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和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  相似文献   

18.
魏军锋 《学理论》2010,(22):194-195
计划行为理论认为,创业意向是创业行为的决定因素,而创业意向是由创业态度、主观规范以及知觉行为控制决定的。因此,为了提高女大学生的创业意向、促进女大学生的创业行为的实施,需要从三方面入手:优化创业环境,转变女大学生的创业态度;拓宽女大学生创业支持渠道,降低女大学生的创业压力;开展针对女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提升女大学生的创业信心。  相似文献   

19.
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创业比例低是就业困难的一个深层次原因,越来越多的高校推广和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够提升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效性,能够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大学生创业的含金量,降低创业风险。可以通过加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大学生创业的对接能力、健全高效的激励机制,加大利用科技成果创业的政策支持等措施引导大学生创业,提升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杨雄鹰  高亮 《学理论》2013,(32):338-339
大学生就业工作,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具体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针对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如下:政府、社会、个人三方结合,从高校招生、教育和就业模式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加强创业教育,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调整就业思路,拓宽就业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