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隋凤富 《奋斗》2008,(8):9-10,38
多年来,黑龙江垦区坚持科学发展观,在加大现代农业建设的同时.加大生态林业建设,始终不渝地坚持植树造林,构筑起以五大生态工程为重点的生态林业体系,建成了支撑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屏障”,走出了一条以生态建设为依托.农林并举互为支撑的协调发展之路,为垦区商品粮基地建设提供了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2.
邹开明 《党史文苑》2011,(20):39-40
邓小平十分重视林业建设。他倡导全民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主张尊重规律、统筹兼顾发展林业;提出林业建设实行制度化、法制化等。重温并研究这些思想,对新时期林业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董必武在担任国家副主席期间,非常关心和重视林业发展,大力提倡植树造林,倾注了大量心血。本文记述董必武抓植树造林的几件事,以缅怀他的丰功伟绩,特别是他在促进林业发展中的突出贡献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后,朱德十分关心林业建设.他高度重视植树造林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主张采育结合,实现永续利用,重视山区建设,推动林业发展.探讨和研究朱德关于林业建设的思想,对于我们今天搞好林业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当代贵州》2006,(14):35
关岭县是一个大面积喀斯特山地的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县。近年来,关岭县人武部把治山与治水结合起来,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开展扶贫帮困,打造绿色关岭。在林业生态建设中,组建1400人的造林民兵团,参加退耕还林和珠江防护林等工程的建设,共植树造林17.3万亩,成活率达85%以上,做到边栽种边管护,造林一片,存活一片,管好一片。同时,还组织民兵护林队,对全县26万亩公益林实施管护,担负防火、防病虫害、防乱砍滥伐等工作,进一步巩固了林业生态建设成果。随着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的不断深入,关岭县人武部把植树造林的治山经验用于治水工程,先后完成龙洞…  相似文献   

6.
《思考与运用》2005,(2):F002-F002,i001
植树造林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潼南县林业局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为方向,以各项林业政策为基础,以深化林业体制改革为动力,以发展林业生产力,增加森林资源为目标,为潼南人民营造一个“山更青,水更秀”的优良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为发展农业生产和治理水害,中国共产党在华北地区成立林业机构,制定和颁布植林、护林条例和办法,发动农民植树造林,确定林权,科学经营管理并采取多种措施保护林木,取得了显著成就,对新中国初期的林业建设和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今年以来,在石家庄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林业工作以打造绿色生态省会为总目标,以林业生态重点工程和新农村建设为主线,以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实现三年大变样为主题和动力,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绿化活  相似文献   

9.
刘振清 《党史天地》2006,(11):13-16
今年是董必武诞辰120周年,曾经担任国家副主席的董必武有着浓浓的林木情,他非常关心和重视林业发展,大力提倡植树造林,倾注了大量心血。本文记述董必武抓植树造林的几件事,以缅怀他的丰功伟绩,特别是他在促进林业发展中的突出贡献和全心全意为人民的精神。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百废待兴,时任国家副主席的董必武在为新中国的各项建设事业终日操劳的同时,尤其关心和重视环境绿化工作,他大力提倡植树造林,为实现绿化祖国的宏伟理想日夜操劳.在1963年底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二届四次会议上,他专门就林业问题作了发言.会后,他还亲自到各地去考察林业,动员全民大兴林业,并创作了一首首相关...  相似文献   

11.
今年以来,在石家庄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林业工作以"打造绿色生态省会"为总目标,以林业生态重点工程和新农村建设为主线,以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实现"三年大变样"为主题和动力,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绿化活动,在林业重点工程、全民义务植树、林果生产、产业化经营、林业科技、资源管护等重点工作方面均取得较大突破,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12.
十三届四中全会后,基于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现实根据,顺应可持续发展的浪潮,江泽民对林业与生态建设问题作了一系列深入思考.把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到关系可持续发展问题的高度来认识,发出“再造秀美山川”的伟大号召;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强调把植树造林,发展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最根本措施.这些战略思考对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建设生态文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五大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江淮儿女积极响应江泽民总书记"再造秀美山川"的伟大号召,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加快林业和生态建设的方针、政策,坚持不懈地开展植树造林,在江淮大地上掀起一轮又一轮植树造林高潮,安徽林业一步一个台阶,不断向更高目标迈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  相似文献   

14.
阳城县河北镇槐庄村党支部书记潘小道。虽年近半百,仍壮心不已。在他的带领下,昔日交通闭塞、资源缺乏、贫穷落后的穷山村三年就变成了绿树满山、清泉流淌、企业兴盛、百姓殷实的小康建设先进村。植树造林建“绿色银行”70户240口人的槐庄村,耕地只有360亩,而荒山就有5300余亩。因此,发展林业生产,建设“绿色银行”,槐庄村才能脱贫致富。在潘小道的带领下,村里成立了以老党员潘仁乙为组长,以16名党员为骨干的林业专业队。他们聘请县林业局的技术人员驻村指导,采取科学安排林种结构等方法,率领群众冒严寒顶酷署,不…  相似文献   

15.
《福建理论学习》2014,(5):50-50,F0003
正长汀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关于长汀水土流失治理"进则全胜、不进则退"的要求,围绕省委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和市委走出一条"绿色经济·生态家园"科学发展之路的决策部署,把植树造林、发展林业作为新一轮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县建设的基础工作、主体内容和首要任务加以推进,在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上寻求新突破,展现新作为,被评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国现代林业建设示范县",成功创建龙岩市首家"省级森林县城",汀江国家湿地公园获批开展试点工作、汀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评审,为打造生态强县夯实了绿色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中央苏区的水利林业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各级苏维埃政府从实际出发,颁布水利政策,领导人民群众大力兴修水利工程,修筑陂圳,成立管水队,消除自然灾害,夺取农业生产丰收.中央苏区进行了山林分配与管理,颁发"耕山证",成立看护队,提倡"植树节",实行以林业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环境保护政策,开展了群众植树造林运动,美化了苏区环境,支援了革命战争.中央苏区生态文明建设尽管是初步尝试,但无疑是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前身渊源,其成功经验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启示借鉴.  相似文献   

17.
周恩来与林业三题──《周恩来论林业》编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恩来与林业,涉及有关理论与实践的方方面面,内容广泛而深入,很难用一两篇文章来说清。作为编者,这里仅就《周恩来论林业》一书的重点篇目谈几点粗浅的感受。一、林业使他感觉“交不了账”1966年2月周恩来在同林业部负责同志谈话时,语重心长地说:“我当总理十六年了,有两件事交不了账,一是黄河,一是林业”。①为什么林业让他如此牵肠挂肚,诚惶诚恐呢?从他一系列的讲话中不难找到答案。首先,在他的心目中,林业的地位实在太重要了。他说:“林业为百年工作”,②“植树造林是百年大计”③,“工业犯了错误,一二年就可能转…  相似文献   

18.
吴志勇  张兴国 《奋斗》2009,(9):49-50
黑龙江是林业大省、生态大省,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建设,是一项造福子孙的工程,也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年初以来,全省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建设,开展全民性的植树造林活动,强力推进污染减排,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工程取得积极进展。  相似文献   

19.
1999年底,受命于关键时刻的五原县林业局新的领导班子上任后,将五原县2000年的造林任务分解为五项重点、九大项目、四十个精品工程,简称为“5940”工程,并采取政策、资金扶持,落实林业生产责任制和发展社会林业等有效措施狠抓落实工作,使全县林业生态建设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一是人工造林数量质量并举。按照“谁造林、谁所有”的原则,他们把大力植树造林、发展社会林业作为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直接有效途径,动员和组织城乡群众开展了以乡村发展为目的植树造林活动。经核查,2000年,全县共完成人工造林面积…  相似文献   

20.
人物简介易后掌,男,1947年生,中共党员。自1985年响应国家号召承包荒山植树造林,已扎根深山22年,被誉为"当代林业活愚公"。1992年,被授予安徽省劳动模范称号,2005年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创业格言植树造林是造福子孙万代的事,不管时代怎么变,树成了材总是有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