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陕甘宁边区私营工业是在边区政府扶持和帮助下得到的发展,是与战时边区军民的需求相适应的,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的特点.而边区私营工业的生产类型,则鲜明的呈现出边区私营工业得到迅速发展的历程.  相似文献   

2.
《现代世界警察》2022,(11):F0002-F0002
10月6日,泰国农磨兰普一家儿童保育中心发生枪击案,造成至少36人死亡,其中包括24名儿童。图为警察在发生枪击案的儿童保育中心外警戒(视频截图)。  相似文献   

3.
刘向上 《江淮法治》2011,(16):58-59
重庆大轰炸是指中国抗日战争期间,由1938年2月18日起至1943年8月23日,日本对战时的中国重庆进行的长达5年半的战略轰炸。据不完全统计,此段期间15本对重庆实施轰炸超过200次,出动9000多架次的飞机,投弹11500枚以上。  相似文献   

4.
根据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中“建立廉洁政府”的要求,1939年1月,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参议会通过的《陕甘宁边区抗战时期施政纲领》,提出了“发扬艰苦作风,厉行廉洁政治,肃清贪污腐化,铲除鸦片赌博”的行动纲领。1941年11月,边区第二届参议会通过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中,进一步明确规定:“厉行廉洁政治、严惩公务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历来是重视教材建设的。早在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人民政府教育厅就设有教材编审科,主持中小学和干部学校的教材编审工作。华北解放不久,华北人民政府教育部就设了教科书编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这个教科书编审委  相似文献   

6.
黄克功杀人案发生在陕甘宁边区成立后不久。边区司法机关仅用六天时间,便完成了从案件的侦破、起诉到审理、判决和执行的所有程序,为陕甘宁边区的司法公正,从效率、民主与人权保护等方面,确立了标准。在缺乏明确的实体法及程序法规范的情况下,边区高等法院通过对此案的审理,创设了人民群众民主参与刑事案件的陪审制度和公审制度、边区高等法院对重大刑事案件一审终审的诉讼程序制度、法律适用主体的平等原则等重要制度,体现了边区在特定历史条件和战争环境下实现司法公正的独特方式,对革命法制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正> 五十年代轰动一时、脍炙人口的评剧《刘巧儿》,在粉碎“四人帮”以后,重见天日。这个戏真实地反映了一九四三年陕甘宁边区陇东专署专员马锡五同志,依据一九三九年四月四日公布的陕甘宁边区婚姻条例,支持封捧儿婚姻自主的大胆行动,合理解决了封捧儿,张柏儿婚姻案件。  相似文献   

8.
侯欣一 《法学研究》2007,29(4):116-130
根据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档案、当事人日记、文集、边区报纸、政府文件等原始材料,从政治和法律相结合的视角观察陕甘宁边区的司法制度,可以看到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民众对司法审判活动的全面而深度的参与。陕甘宁边区大众化司法的尝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提供了经验和教训,其形成原因亦极为复杂,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陕甘宁边区人民调解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欣一 《中国法学》2007,2(4):104-116
本文以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档案等第一手材料为依据,从政治和法律相结合的视角对陕甘宁边区人民调解制度进行了新的解读。作为一种解决纠纷的手段,陕甘宁边区的尝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其做法以及经验和教训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推行婚姻自由原则的实践与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世荣 《中国法学》2007,9(2):96-107
陕甘宁边区的婚姻立法,确立了“男女婚姻自由”的原则。在司法实践中,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通过对婚约的适度保护,对离婚自由的适当限制,尤其是对童养媳的坚决取缔以及对寡妇再嫁的支持和保护,使婚姻自由原则与陕甘宁边区的社会实际相互契合。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司法档案,为我们考察陕甘宁边区处理婚姻纠纷的实践与经验,提供了可能。在司法实践中,一项具体的法律原则所包含的内容,应当与特定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保持一致,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灵活地予以调整。司法档案具有帮助理解法律存在的社会基础、反映制定法命运、解读立法内涵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我国民事诉讼中的法院调解,是指双方当事人就争议的实体权利和义务,在人民法院审判组织的主持下,进行协商,达成协议的活动和结案方式。在我国法院着重以调解方式处理民事案件的做法,发端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由陕甘宁边区创立,作为当时审理民事案件的一种主要方式。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提出了法院调解的三个原则,即:调解必须双方自愿,不能有任何强迫;调解必须遵守政府政策法令,照顾进步风俗习惯;调解不是诉讼的必经程序。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民事审判工作仍然十分注重和强调调解原则,把走群众路线和法院调解作为新司法制度…  相似文献   

12.
徐伯黎 《政府法制》2014,(17):22-22
1944年,陈云任西北财经办事处副主任,掌管着陕甘宁边区财政和部队、机关、学校十多万人的物资供应.他穿的那套军装,和陕甘宁边区一般战士的一样,冬天是棉衣,春天把棉花抽掉变成夹衣,夏天把里子拆掉又变成单衣.陈云身体不好,出汗多,衣服烂得快,补了不少补丁.  相似文献   

13.
汪世荣  刘全娥 《法律科学》2007,25(4):159-168
出于现实的客观需要,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编制了《陕甘宁边区判例汇编》,选编了陕甘宁边区政府审判委员会、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延安市地方法院有代表性的各类判词共计77件.《陕甘宁边区判例汇编》由例言、案件处理办法、判词、选编意见与审定意见等四部分构成,以典型案例的裁判文书为核心,以明晰制定法条文和弥补法律漏洞为宗旨,反映并体现了在特定战争环境和条件下,司法活动在实现社会稳定、平衡成文立法与社会现实脱节中所起的作用.陕甘宁高等法院在判例制度上所进行的创造与探索,对社会变革时期司法功能的有效发挥,具有开拓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领袖人物(以毛泽东、李大钊和陈独秀等人为代表),在设计未来共和国的蓝图中,程度不同地都谈到了在中国实行宪政的问题。但由于共产党成立以后,长期进行武装斗争,他们的宪政思想没有得到全面实践。但这也决不意味着他们没有进行这方面的偿试。在中央苏区,毛泽东亲自领导制定了《中华苏维埃宪法大纲》,在陕甘宁边区也制定了《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这样的宪法性文件等。这说明,即使在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还是对法律给予了一定程度的重视。然而,在艰苦的武装斗争年代,共产党不可能(也不应该)把法律放到首要位置。…  相似文献   

15.
72年前的1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边区根据地延安,举办了一个“延安工人制造品竞赛展览会”,这是陕甘宁边区举办的第一个展览会。抗日战争期间,为了及时总结成绩,鼓舞斗志,战胜困难,各个革命根据地几乎每年都要举行规模不等的各种展览会。据不完全统沌从1937到1949年共举办过展览会193个,其中陕甘宁边区就办过74个,居于首位。  相似文献   

16.
陕甘宁边区作为当时中共中央所在地,它的一切重要措施对全国都具有模范作用和典型意义。研究陕甘宁边区基层政权建设不仅能够探究中国革命胜利的深层次原因,也为当前基层政权建设提供了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中外法学》1985,(1):66
<正> 巴西成立儿童警察队为了对付贩毒活动,巴西成立了一支由一千名儿童组成的特别警察部队。这些八至十四岁的儿童半天在学校上课,主要学习基础知识、刑法、监视毒品走私和活动的方法等。他们经常身穿警服。活动于里约热内卢市郊,以监视和对付那些贩运毒品的儿童罪犯。在巴西、玻利维亚、哥伦比亚、秘鲁等南美洲国家,  相似文献   

18.
论战时军事审判的价值冲突及其动态权衡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传统"战时"定义,军事审判存在结果公正和程序正义与战时军事利益的静态价值冲突。本文提出了"战时级别"的新概念,进而认识到战时军事审判价值冲突随着战时空间、战争进程和案件性质的变化呈现出较强的动态特征。根据这一特性,认为战时军事审判的价值冲突必须以动态的判断权衡才能得到理想的解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战时军事审判价值冲突动态权衡的理念和原则。  相似文献   

19.
陕甘宁边区是国共合作的产物。陕甘宁边区和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都没有在物质关系上接续到新中国建立后,影响立法和最高司法机关。马锡五审判方式难以被界定为诉讼调解。对当代司法制度传承具有实在影响力的是华北人民政府时期和其前驱晋察冀边区的司法。由彭真作为这一连接谱系主线的中国司法制度传承关系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也影响了当代司法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20.
我国目前的法院调解源于陕甘宁边区的法院调解制度,它在解决纠纷、补充法律空白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又宣传着国家的法律法规、教育着广大人民群众,可以说法院调解在我国的法制现代化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将陕甘宁边区法院调解在今天的演变以2002年为界分为两个大的阶段。以2002年为界,是因为2002年法院调解出现了一系列的新动向,理论界和司法政策都开始重视调解。为发挥法院调解的功能,立法机关对法院调解的规定进行了修改,法院调解又迎来了新高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