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在法医检案实践中,涉枪案件屡见不鲜,在国内较多见的是制式猎枪案例.以顺义地区为例,统计1998年~2001年间涉枪案件有9起,其中8起为猎枪,所以研究猎枪霰弹损伤的射击距离推断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推断制式霰弹猎枪射击距离的数学计算公式和方法。方法 选用国产制式12号及16号猎枪,配用1号及3号猎枪弹,以1至12m距离射击实验靶纸,获得霰弹分布图形360例,将图形测量数据与实验距离进行数学理论分析。结果 建立6种不同枪弹种类推断射击距离d的计算公式,分别为12-1型(缩口)ss=-0.2+0.44d;12-1型(无缩口)ss=-0.94+0.63d;12-3型(缩口)ss=-0.59+0.52d;12-3型(无缩口)ss=-0.36+0.34d;16-1型s=-0.37+0.30d;16-3型s=-0.16+0.23d,并用Visual Basic5.0软件编制通用程序汇总软件。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方法简单实用,误差较小,可以用于推断制式猎枪的射击距离。  相似文献   

3.
本文17例制式霰弹猎枪射入口和创道的病理形态学,通过结合射击实验获得了较为一致的结果。初步认为,商品霰弹中的塑料弹杯所造成射入口创缘或创周损伤的形态变化与射击距离密切相关,在法医学鉴定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制式霰弹是用塑料弹杯盛装错弹丸,弹林底部装火药(多为有机火药),用机械压制而成。其弹林前端似“花瓣”状,多为四个“瓣”,故在创道内或现场提取到塑料弹杯域在射入口创线检见弹杯损伤,可确定该创为制式雷弹枪射击所致。霰弹创鉴定射击距离是法医学检验的一个难题。射入口创缘弹杯损伤的形态特征与射击距离有关,利用弹杯损伤可较准确地推断射击距离c笔者曾遇一例,现报告如下。实例李某,男,3O岁。1996年10月20日被人用制式霰弹杀死,死后15h尸检、死者上衣衣领右侧翻领处见一2.4×1.6cm的缺损;右胸上部有一4.2×2.7cm的横…  相似文献   

5.
利用霰弹弹杯损伤推断射击距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国产12号、16号商品猎枪及相应霰弹,以不同距离射击实验靶纸,研究弹杯损伤变化与射击距离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射击距离在30cm以内弹杯损伤不明显(P>0.05),30cm~70cm其损伤直径随射击距离增大而明显增加(P<0.001),呈显著正相关性,70cm~3m弹杯翻转与射入口重合,3m以外弹杯逐渐偏离中心弹道而无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
1案件简介2001年3月1日凌晨,某工厂值班室发生一起持枪报复杀人案。在现场勘查中从死者胸腔中提取到制式猎枪弹塑料弹杯一枚。经侦查抓获犯罪嫌疑人李某。并通过李某口供从其村附近一机井内将作案用五连发猎枪起获。本案李某在作案后便将弹壳带回并烧毁,能与现场提取的猎枪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手枪射入口形态特征与射击距离的关系,为射击距离的推断提供依据。方法选择92式手枪,在带皮的猪肉上覆盖白色棉布,设计了0m,0.1m,0.2m,0.5m1.0m,1.5m,3.0m,5.0m,10m,15.0m,20.0m,25.0m共12个射击距离,对白棉布和肉皮上的弹孔进行拍照,对比研究不同射击距离的射入口形态特征,并利用Autocad软件对射入口的面积进行计算。结果白棉布和肉皮上射入口的形态特征与射击距离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根据射入口的形态特征,能够对射击距离进行推断,对涉枪案件中射击距离的判断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92式手枪射击距离与射击残留物分布密度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92式手枪射击距离与射击残留物分布密度的相关性,为射击距离的推断提供依据。方法选择92式手枪,在带皮的猪肉上覆盖白色棉布,设计了0m,0.1m,0.2m,0.5m,1.0m,1.5m,3.0m,5.0m,10m,15.0m,20.0m,25.0m共12个距离进行射击,提取白棉布上的弹孔圆周和距弹孔2cm的圆周上的射击残留物,利用扫描电镜/能谱仪对不同射击距离遗留在白棉布上的射击残留物进行检验。结果白棉布上射击残留物分布密度与射击距离呈负相关的关系。结论根据棉布上射击残留物的分布密度,能够推断射击距离,对涉枪案件中射击距离的判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作为县级刑事技术部门,经费紧张,涉枪案件数量少,不可能购置制式的枪弹提取器材。但在实际工作中,涉枪案件确实存在,如何解决此矛盾,成为了实际工作中的一个问题。为此笔者经过实验,获得一理想方法,供同行参考。1实验材料1.1枪械:“六四”式、“七七”式军用制式手枪各一支。1.2子弹:7.62mm“六四”式军用手枪弹10发。1.3取弹头设备所须物品:50cm×25cm×45cm的纸箱一个,十六开纸或旧报纸若干。2实验过程将十六开纸(或旧报纸)平整的装填入纸箱内,并使纸箱填满(50cm厚)。把纸箱移到野外土坎下,以保证安全;使纸箱处于一定高度呈倒卧状(即射击…  相似文献   

10.
唧筒式猎枪俗称“五连发”,国内生产厂家较多,具有易拆卸、便携带、威力大等特点,涉案较多。近两年,笔者共检验此类枪10 0余支,绝大多数枪管、枪托被锯短,其中“长安”和“资江”生产的两种枪痕迹特征变化较典型,主要表现为击针痕有时凸起一小圆面,直径2mm ,初期,对此不能作出科学、合理的解释,也未见相关的文献报道。针对此,笔者多次实验取样,将射击方法、观察结果进行比较,对该类被锯短猎枪射击弹壳上痕迹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报道如下。1 实验方法取锯短的“资江”唧筒式猎枪92支,“长安”唧筒式猎枪16支,共计10 8支,均配用12号猎枪弹…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论述了12号五连发套筒猎枪射击弹壳上托弹板划痕、击针头痕、弹底窝痕、上下拉壳钩痕、闭锁保险机碰痕等痕迹的形成及其分布部位、形态、出现率和细微特征的稳定性,为利用弹壳射击痕迹,认定发射枪支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常见洗手方式对92式手枪射击残留物检出率的影响,为确定犯罪嫌疑人射击与否的推断提供依据。方法实验人员使用92式手枪分别射击1枪和3枪,射击后0.5h内,射击人员的手分别用清水、肥皂和洗手液清洗3遍(对照组为未清洗),对实验人员的手部进行射击残留物的提取,利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对射击残留物进行检验。结果持枪射击后,射击人的手部会附着大量的射击残留物,用常见的洗手方式进行清洗后,仍然能检测到射击残留物,且不同的洗手方式对射击残留物的检出率的影响差异显著。结论常见洗手方式不能完全清除手部的射击残留物,对涉枪案件犯罪嫌疑人的判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弹头在与射击客体剧烈撞击过程中所产生的损伤特征是推断射击距离的重要依据。本文对64式手枪弹于不同距离射击墙体后弹头的损伤程度进行研究,探索64式手枪弹弹头损伤程度与射击距离的关系。在射击实验中,用64式手枪和发射药装药量分别为总发射药装药量3/6、4/6、5/6、6/6的64式子弹射击墙体,利用测速仪测量子弹的发射速度并换算得到射击距离,通过体视显微镜观察弹头损伤形态,利用游标卡尺测量子弹撞击面直径、弹头长度并计算得出变形系数。结果表明,射击距离为1~12.33m时,弹头变形严重,呈蘑菇状,而披甲呈爆裂状,铅芯暴露范围大,当其增加至45.57~154.17m,弹头仍呈蘑菇状,部分披甲破裂,暴露出铅芯,当其继续增加至131.59~352.14m,弹头变形程度减小,碰撞面呈扁平状,披甲完整,无铅芯暴露,当其达到425.44~915.81m,弹头变形程度小,碰撞面呈锥形,但弹头表面有明显碰撞和刮擦痕迹;弹头变形系数随射击距离变大而减小,且其下降速率随射击距离增大(尤其当射击距离超过300m时)显著减小。因此,在涉及64式手枪弹射击的案件调查中,可根据枪击现场提取的弹头的损伤程度并结合试射实验结果对射击距离进行推断,但该方法一般只适用于较大范围射击距离的推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92式手枪射击残留物检出率与遗留时间的相关性,为射击时间的推断提供依据。方法实验人员使用92式手枪分别射击1枪和3枪,射击后分别在0.5h内,24h,48h,72h,120h,168h,对实验人员的手部及衣袖袖口处进行射击残留物的提取,利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对射击残留物进行检验。结果射击人的手部和衣袖会附着大量的射击残留物,随着时间的推移,手部的残留物数量急剧减少,24h(射击1枪)、72h(射击3枪)后不能检测到枪击残留物。而衣袖处120h(射击1枪)、168h(射击3枪)内均可检测到射击残留物,且射击残留物的检出率与遗留时间呈负相关性。结论随着遗留时间的增加,衣袖处射击残留物检出率递减,对涉枪案件中射击时间的判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使用国产7.62mm口径微声轻型冲锋枪,以不同距离射击实验动物,制成带消音器枪弹创,并使用国产7.62mm口径轻型冲锋枪作对照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表明:在接触和近距离射击时,带消音器枪弹刻与典型枪弹剑比较有明显不同;根据消音器的结构和原理,结合实验结果,建立了带消音器枪弹创的形态学特征及其诊断依据。为法医学检验鉴定提供了实验性资料。  相似文献   

16.
从近期几起涉枪案件中发现的仿真枪支,有些在使用前稍经改制和加工、有些竟然在买到手以后可以直接装填子弹进行射击。一、玩具仿真手枪的结构性能□仿五四式手枪该枪外观上与真枪形状相似,尺寸略小,枪身由金属材料制成,一般由底座把、枪管、发射机构组成。所用子弹为经过改制的5.6mm小口径运动枪弹,由于受抛壳口长度的限制,未经改制的子弹尺寸较长,无法通过抛壳口塞入枪管末端。使用8发经改制的5.6mm小口径运动枪弹进行实验射击,全部射击正常。实验结果表明该枪结构虽十分简陋,但其性能却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射击后弹壳表面烟垢较多,击针痕呈扁圆状凹陷,位于弹壳底部边缘与中心之间。射击弹头一般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形变,并且有明显的擦碰痕迹,这是由于弹头在出枪口之前与枪管  相似文献   

17.
安徽警方经过艰苦奋战,缜密侦查,辗转广东、广西、贵州、浙江、河南、安徽等地,行程数万公里,成功破获公安部挂牌督办的“2008&#183;3&#183;4”特大非法制造、买卖枪支弹药案件,抓获涉案犯罪嫌疑人19名,追缴仿“六四”式手枪12支,制式汽手枪i支、子弹170发,捣毁制造枪支窝点一个。  相似文献   

18.
为建立前置物射入口与典型射入口的检验鉴别方法,使用国产54式7.62mm口径手枪及56式7.62mm口径半自动步枪,以3m的距离射击约克夏种白猪义3只,同时以各种玻璃、木板。汽车门、动物躯干等物质作为中间障碍物,制成前置物射入口36例,并与对照组6例射入口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显示,前置物射入口较典型射入口增大,撕裂,创线挫伤增宽,创周出现卫星创或假点彩,创道内异物及弹头严重变形。此检验诊断方法有助于法医在实际检验中对射击距离的判断和对现场环境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为建立后置物射出口与射入口的检验鉴定方法,使用国产五四式7.62mm口径手枪及五六式7.62mm口径半自动步枪,以5米的距离射击约克夏种白猪18只,同时以木板、水泥板、玻璃及衣服等作为射出口衬垫物,制成后置物射出口56例,并与对照组12例射出口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表明,射出口与后置物距离在3cm以内均可出现创缘伸展轮及皮下出血,且与后置物质地及距离成正比。根据其形态分为典型及非典型两类,并建立了此类射出口的检验方法及其与射入口鉴别的依据,有助于法医在实际检验中对射击方向的判断。  相似文献   

20.
“97式18.4mm”防暴枪是手动供弹的滑膛武器,可配用催泪弹、染色弹、防暴动能痛块弹等多种弹药,适用于城区巷战,用于杀伤50米距离内的武装暴徒,驱散35米至100米距离内非法聚众的骚乱人群。“97式18.4mm”防暴枪容杀伤性和非杀伤性为一体,它的终点效应是其他军用制式武器无法代替的,是人民警察应对各种复杂、且政策性强的执法行动所必备的一把锐器,装备公安机关以来,深受一线公安民警的欢迎。在实战运用中,公安民警要正确区分现场(案件)矛盾的性质,根据法律赋予的权力,因情施策,视现场地形地物采取卧、跪、立和腰间射击姿势中的任何一个进行射击。《97式18.4mm防暴枪实用教程》(2000年版)仅介绍站立姿式,随枪配发的《使用说明书》只介绍武器性能和技术指标等。在训练中,我们感悟到:由于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