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资本论》不仅是关于"资本"的经济学著作,而且是关于"存在"的哲学著作。马克思和"哲学家们"的区别就在于,后者把"存在"视为某种与人无关的超历史的存在,而前者则把"存在"理解为现实历史的存在。要真正把《资本论》理解为不仅是包含了哲学思想的经济学著作,而且本身就是关于"存在"的哲学巨著,决不能绕开对《资本论》逻辑开端的"商品"的存在论阐释。对"商品"的存在论阐释,是在根本上回击那种把《资本论》庸俗化为流俗的经济学著作的观点的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2.
《西行漫记》原名《红星照耀中国》(英文《Red Star Over China》),作者是被毛泽东赞为"老朋友"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斯诺于1936年6月初赴陕北采访,4个月后返回北平。1937年10月,他的采访录《红星照耀中国》在伦敦出版,立刻轰动了欧美各国,西方舆论高度评价:此书对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发现与描述,如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是震惊世界的成就!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出版以后所写的7篇序言、恩格斯1886年为《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在美国出版时所写的"美国版附录"、恩格斯于逝世前5个月为马克思《1848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所写的《导言》,是被一些人用来论证马克思特别是恩格斯晚年放弃了原先的理论和信仰、从共产主义者变为社会民主主义者的主要依据。认真研读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些原著,我们却丝毫看不出他们晚年背离原先的立场、观点的迹象。既然马克思恩格斯本人在晚年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理论,那么以此为理由主张放弃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也是极其错误和必须坚决反对的。  相似文献   

4.
张涛  孙世平 《理论学刊》2013,(1):99-103,128
《晏子春秋》是一部记载春秋时期齐国名相晏婴生平和思想的先秦文献,它与《周易》经传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易经》作为当时知识阶层所倚重和推崇的文化经典,奠定了《晏子春秋》理论体系的基础;另一方面,《晏子春秋》的学术风格、政治理想、处世之道又给此后出现的《易传》以深刻启示。二者的这种互动关系,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5.
<正>读完王蒙所写的《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觉得这个时代需要"林震"精神,作为一名组工干部更应该有林震的激情,认识到现实与理想的距离。小说中的林震,是个富于理想主义精神、勇于进取的人。在工作了几年后,已深刻地体会到了组工干部这个特殊的群体公道正派的作风、爱岗敬业的态度、严谨求实的精神和无私奉献的情怀。作为负责  相似文献   

6.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包含着马克思早期重要的生态思想.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揭示了异化劳动导致人与自然界关系的异化,最终导致严重的生态问题.而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界的和解,使人与自然界重新统一,马克思为我们提供了途径——扬弃资本主义私有制,扬弃异化,最终实现共产主义.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生态思想对于解决我国现阶段所面对的生态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韬  林经纬 《党建》2013,(6):22-25
自古以来,中国先贤就以"天下大同"即共同社会理想为追求目标。 共产主义理想契合了中国人心灵深处的精神信仰和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基础,与中国自古以来所倡导和追求的大同理想有一定的异曲同工之处。 传统大同理想中闪耀的理想主义色彩,具有不因时代发展而褪色的永恒价值。没有什么比信念更能产生梦想,也没有什么比梦想更能孕育未来。  相似文献   

8.
曹禺23岁就写出《雷雨》,震动了文坛,此后佳作迭出,《日出》、《北京人》、《原野》……39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他获得了很高的名誉地位,生活条件有很大改善,却没有写出理想的好作品、大作品。进入不惑之年的曹禺更注意别人的议论,尤其重视领导对自己的看法与态度,更多地接受外界的影响,在创作上愈来愈缺乏自信。  相似文献   

9.
曹禺23岁就写出《雷雨》,震动了文坛,此后佳作迭出,《日出》、《北京人》、《原野》……39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他获得了很高的名誉地位,生活条件有很大改善,却没有写出理想的好作品、大作品。进入不惑之年的曹禺更注意别人的议论,尤其重视领导对自己的看法与态度,更多地接受外界的影响,在创作上愈来愈缺乏自信。  相似文献   

10.
丁红丽 《学习月刊》2013,(22):25-26
唐传奇中记梦故事和离魂故事共同之处甚多.这两类故事的代表作《枕中记》和《离魂记》均是在《幽明录》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二者或通过梦的方式实现出将人相的理想.或通过离魂的方式实现爱情理想.其本质上都是由于理想受到社会阻碍.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关于理想信念教育思想的重要特征是崇高理想和求实精神的高度统一。这一特征表现为: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的统一;理想与现实的统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现阶段社会主义的实践统一起来,正是邓小平理论中理想信念思想的精髓。邓小平从现阶段社会理想的两个不同层次--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来谈理想信念问题,把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和现阶段的奋斗纲领结合起来。他总是强调既要牢记党的最终目标,又要从实际出发,实现现阶段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奋斗纲领。他指出:"我们干的是社会主义事业,最终目的是实现…  相似文献   

12.
刘金田 《湘潮》2021,(1):10-14
1920年9月11日,16岁的邓小平满怀激情与救国梦想赴法勤工俭学。然而,残酷的现实很快使他认识到资本主义的黑暗,他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并树立共产主义理想,由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成长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他参加《少年》《赤光》编辑部的工作,与周恩来结下深厚友谊;他参加中共旅欧支部的工作,声援五卅运动……1926年1月7日,由于身份暴露,他在法国警察前往他住所之前离开了法国。  相似文献   

13.
《党建》2012,(10):38-38
陈望道是第一个把《共产党宣言》翻译成中文,把这一著作全文传入中国的人。他是浙江义乌县人,1915年留学日本,1919年6月回国后,任浙江第一师范学校教师,积极从事新文化运动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活动。1920年6月,他参加了陈独秀等成立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活动。他于1919年底完成了《共产党宣言》的翻译工作,1920年8月,《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公开出版。  相似文献   

14.
林伟 《广东党史》2010,(11):53-53
<正>《北京日报》曾发表了一篇题为《老一辈的智慧:贺龙怎样"讲党课"》的文章,读后让人感慨万千,浮想联翩。文章说,1940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我党为  相似文献   

15.
2000年3月5日,上海3家最有影响的报纸《解放日报》《文汇报》和《新民晚报》都在第一版以"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谢希德同志逝世"为题,报道了谢希德教授于2000年3月4日在华东医院逝世的噩耗。报道中称谢希德同志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十三届中央委员,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市第七届政协主席,复旦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相似文献   

16.
闻,最开始的意思是听。《说文解字》云:"闻,知闻也。从耳门声。"在古汉语中,闻多作动词用,比如《木兰诗》中"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的闻,是听见、听到的意思;《出师表》中"不求闻达于诸侯"的闻,表闻名、传扬之意。闻也作名词用,比如《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博闻强志,明于治乱"的闻,指的是见闻、知识;《论语》中“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的闻,指的是名声、名誉。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早期共产主义思想以人类解放为价值目标,经历了从萌芽到形成的跃升过程,具有自身的内在演进逻辑。在《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以革命民主主义的视角论述了人的解放理论与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孕育了共产主义思想。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首次从人本主义哲学与政治经济学相结合的视角指出,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积极扬弃的人本主义与实现人的解放的现实运动。在《德意志意识形态》里,马克思在系统阐述唯物主义历史观基础上,对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实现途径与基本特征进行了详细论述,阐明了共产主义是实现了人类解放的理想社会,标志着共产主义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自由解放指明道路的"安身立命"的奠基杰作。自从上个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及其代表作《共产党宣言》在我国逐步传播以来,成为在我国最有深远影响、改变我国面貌最大的思想精神武器。经过中国共产党人把它与我国实际相结合,持续不断开展群众运动,我国社会性质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  相似文献   

19.
长城 《共产党人》2008,(6):50-51
当年,一曲《学习雷锋好榜样》传唱大江南北,点燃了无数人的青春热血,扬起了多少理想风帆,它唱出了一个士兵的传奇,唱遍了一个火红的年代。可又有多少人知道,这首传唱至今的"榜样"歌,当年竟是两位作者两个多小时写词谱曲完成的"紧急"任务。  相似文献   

20.
越是搞市场经济,就越会强调人文精神。因为市场经济在把人物化的同时,人们超越物化的追求突出了。所以,近年我国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就是人文精神。从研究状况来看,人们很难对人文精神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人文纵横》一书中,作者力求对人文精神给出自己的理解。他指出: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人文”一词里都包含着“人”和“文”两方面的涵义:即关于理想的“人”与“人性”的观念,和为了培养这种理想的人所设置的各类学科。古希腊时期认为理想的人就是自由的人,所以西方的人文传统自始至终贯穿着“自由”的理念。在中国,“人文”一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