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出生在津南区葛沽镇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是个土生土长的村娃子。小时候听母亲说:母亲嫁给父亲是因为父亲有力气、会开车,在生产队是劳动能手。母亲说,“你爸不仅比别人多挣几个工,就是看他会开车,以后日子也穷不了。”就是因为这个,母亲嫁给了“没车没房”的父亲,组建了一个幸福的小家庭,之后有了我。2002年我考上了天津财经大学。当时,我成了村里的骄傲,很多亲戚朋友都来我家祝贺,父亲、母亲更是为我高兴,送我上学的头天晚上,我们一家三口还捞了喜面庆祝了一番。  相似文献   

2.
抗战时期,我父亲李魁林是河北省徐水县小西张村的党支部书记。我家是掩护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堡垒户。在对敌斗争最残酷的岁月,我家险些遭受灭顶之灾。但父亲当时毫不顾虑自家的利益与安危,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同敌人进行了英勇、机智和顽强的斗争,他的事迹至今还铭刻在我的脑海中。 父亲自幼习武,曾在冯玉祥部任过武术教官,人送外号“盖京南”。  相似文献   

3.
悠悠扁担情     
在傍山依水的农家小院,母亲纺车的嗡嗡声和父亲肩上扁担的吱扭声,是我幼时耳畔鸣响得最早的一首音纯韵浓的交响曲。父亲讲,我家那条光滑微弯的桑木扁担,是我爷爷在旧社会用它和两只烂筐挑着全部家当,从湖北逃荒要饭来到陕西的。当时国难当头,家里穷,爷爷去世时留下的遗产中最值钱的惟独这条扁担。父亲接过那条不同寻常的扁担,一家人的生活重担像大山一样从此压在了他的肩上。当每天树枝上的鸟儿叽叽喳喳闹醒黎明,我还在床上睡懒觉,就听到父亲肩挑扁担“吱扭……吱扭”地跨出大门,踏进晨雾,开始了一天的劳作。父亲无职无权,又无…  相似文献   

4.
李星  李阳  李亮  李方 《共产党人》2004,(8):43-45
教诲记心间 父亲从部队转业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作。当时新疆解放不久,工业、交通建设事业任务艰巨,工作十分辛苦。但父亲在紧张的工作期间,从不放松对我们几个子女的教育。他经常给我们讲中国历史上许多贤士名人的故事,用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熏陶教育我们。“文革”开始后学校停课,父亲看我们不上课,心里很不安,于是对李  相似文献   

5.
在父亲的朋友里,使我们深感亲切和熟悉的人中,就有陶行知伯伯。抗战时期,陶行知伯伯经常出入我家,常与父亲长时间商讨问题。我家住处与父亲办公的区署紧相连(父亲卢子英时任北碚三峡实验区区长,后改为北碚管理局又继任局长),为避免反动派猜忌,陶伯伯不由区署大门而是通过我家厨房后门进出。每次他来我家,都要和母亲、外婆寒暄几句。见到我们兄妹时,总是大声叫出名字,问这问那。有时他会从衣袋里摸出几颗花生、胡豆给我们,令我们十分高兴;他甚至顺手把我高高举起转圈子,逗得我很开心。我们非常爱他,总盼望这位没有长辈架子的陶伯伯来,盼着那从口袋里面摸出的“见面礼”。陶伯伯戴一副黑框眼镜,常穿一身黑色中山装或长袍,手中拿把大蒲扇。他住在北温泉边的小泉,父亲曾带我们去过。他生活俭朴,家里除了大量的书外,只有桌椅和床几件简单的家具。据说他平时最常吃的就是胡豆下饭。他很少在家,经常为育才办学等事业在外奔走。陶伯伯在我家出入随便,常与我们同桌吃饭,他总是津津有味地吃着外婆做的家常便饭,还不停地说:“好吃,好吃!”。他不止一次地对我们讲:“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至今我还铭记在心。陶伯伯刚来北碚时,为避免反动派的骚扰,父亲请他住到北碚公园的清凉亭...  相似文献   

6.
一生最爱你     
我家在一个偏僻的山村,父母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我有一个小我3岁的弟弟。有一次,我为了买女孩子们都有的花手绢,偷偷拿了父亲抽屉里5毛钱。父亲当时就发现钱少了,让我们跪在墙边,手里拿着一根竹  相似文献   

7.
李思扬 《党课》2014,(14):44-45
生男生女都一样,计生口号喊了这么多年,人们重男轻女的思想也逐渐淡化了。可最近的一项研究却发现,尤其是对父亲而言——有句俗话说,“女儿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意思是女儿温柔体贴、善解人意,与母亲心灵相通。所以,生女儿的母亲是最幸福的。其实.生女儿同样也对父亲有种特殊的含义,并非只是人们常认为的女儿是父亲前世的“小情人”,而是在父亲的事业上,生女儿会对父亲的成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从上学到教学,我已与教育打了27年的交道。在这27年的风雨历程中,我从一个受教者到一个施教者,亲身体验和见证了我国农村教育事业飞速发展的历程……1982年初秋的一天,8岁的我正在村里的山峁上放羊,父亲突然喊我回去,原来是村主任来我家,动员父亲让我去上学。我家姊妹多,当时家里非常困难,连  相似文献   

9.
2009年6月19日,杨澜在重庆大学作讲座时,鼓励大学毕业生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要“勇敢去闯”。杨澜回忆20年前,她从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当时国家刚开始不包分配,她跑了多家单位也没找到很满意的工作,于是找父亲“撒气”:“你为什么不能给你那些学生打个电话,找点关系?”当时父亲连续问了她3个问题:你是不是大学毕业了?你是不是接受到很好的教育了?你是不是成年了?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父亲语重心长地说了一句:“父母责任已尽到了,剩下的靠你自己。”  相似文献   

10.
2009年6月19日,杨澜在重庆大学作讲座时,鼓励大学毕业生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要“勇敢去闯”。杨澜回忆20年前,她从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当时国家刚开始不包分配,她跑了多家单位也没找到很满意的工作,于是找父亲“撒气”:“你为什么不能给你那些学生打个电话,找点关系?”当时父亲连续问了她3个问题:你是不是大学毕业了?你是不是接受到很好的教育了?你是不是成年了?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父亲语重心长地说了一句:“父母责任已尽到了,剩下的靠你自己。”  相似文献   

11.
父亲和朵拉     
倪西赟 《党课》2012,(24):79-81
朵拉是我们家的一匹马。 那年,我家那头老牛再也拉不动车了。一个清晨,父亲去集市买牛。晌午的时候,父亲哼着小曲,手里却牵着一匹马回来了。  相似文献   

12.
肖丽 《党史纵横》2001,(7):35-35
1959年,我们沈阳军区歌舞团在北京参加国庆10周年献礼演出,在怀仁堂的小舞厅里,毛主席观看了《蝶恋花》片段“桂花舞”,我有幸参加了演出。 演出结束后,我们围应在毛主席身边。舞曲响起,毛主席起身拉着我的手说,我们跳舞吧,我当时又兴奋又紧张,毛主席一边跳舞一边和我唠家常,问我叫什么名字,我说叫程桂珍,接着又补充说这个名字有点旧。毛主席亲切地说:“小同志,你就叫程万里吧。”随后,又问我家在哪里,兄妹几个,我忙回答,“我家住丹东,旧社会可苦了,现在生活好了,我们全家永远感谢毛主席。”接着我又说,我家姊…  相似文献   

13.
陈鲁民 《党员文摘》2009,(10):22-22
今年6月19日。杨澜在重庆大学作讲座时。鼓励大学毕业生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要“勇敢去闯”。杨澜回忆20年前,她从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当时国家刚开始不包分配,她跑了多家单位也没找到很满意的工作.于是找父亲“撒气”:“你为什么不能给你那些学生打个电话。找点关系?”当时父亲连续问了她三个问题:你是不是大学毕业了?你是不是接受到很好的教育了?你是不是成年了?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父亲语重心长地说了一句:“父母责任已尽到了,剩下的靠你自己。”  相似文献   

14.
津婴 《党课》2013,(12):89-91
1985年春节回家探亲的时候,得到了父亲赠送的新年礼物——三联书店于1981年出版、1984年第二次印刷的《傅雷家书》,那年难得聚在一起的姐妹三人谁也想不到在我们面前不苟言笑的父亲会送出这样一份礼物。当时他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句:“这是本好书,回去要好好读,也可以给孩子们好好读读。”  相似文献   

15.
1956年,经上级批准,我作为一名藏族代表随团赴内地参观,游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10月4日,在北京中南海荣幸地受到了毛主席、周总理、朱德、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当时,我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1 我家在原比如宗的彭盼部落,隶属三十九族地区。从我以上三代都是百户头人,最早是我爷爷,之后是我父亲。我12岁那年,家遭横祸,爷爷和父亲相继辞世。家中剩我们兄弟4人,我为长兄,幼弟才8岁。  相似文献   

16.
我家原住在邵武市水北乡二都大山村。说是“村”,其实只住着一家人——我父母亲和7个女儿。后来,姐姐陆续嫁人,有的从小就送人了,母亲也死了,就住着我和父亲。山上没有莲花,父亲年轻时听人家讲故事,说莲花最纯洁,出于污泥而不染,父亲就把7个女儿都取名“莲”,从一莲叫到七莲。大山村是名不虚传的大山,抬头见山,  相似文献   

17.
叶向真 《学习导报》2010,(22):50-51
我家有个元帅“孩子王” 也许受儒家教育的影响,父亲口十剑英性情比较温和。  相似文献   

18.
“我五岁时,父亲被日本人毒死了。对父亲我没有什么记忆,是听母亲生前断断续续地讲给我们子女听,父亲可能是党员,在大连、沈阳搞过地工,曾上过黄埔军校。伪满时期,宪兵曾来到我家搜查,说我父亲是反满抗日赤色分子……”。这段话是一个女儿对一位早逝的革命父亲的模糊记忆。是什么让一个女儿对父亲的了解那么的模糊,又是什么让我们对一位优秀的地下党员的事迹知之甚少?中共辽宁省委党史研究室怀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和对历史的探究精神,遵照党史为现实服务、存史资政育人的宗旨,经过大量的调查、走访、核实,终于拨开覆盖在这位革命者身上的“迷雾”,还历史本来的面目。  相似文献   

19.
现已头发斑白的康明老人至今记得,在父亲赴朝鲜战场之前,他们一家人做了一件至今想来仍觉“英明无比”的事情——照相。由于当时还不到两岁,康明只是从母亲的讲述中大概还原了当时的情景——  相似文献   

20.
我是一个农村姑娘,两年前和男友举办了婚礼。现在我们的感情已经破裂,双方都同意离婚。可是,我们在民政局办理离婚手续时,却被工作人员告知我俩不具有婚姻关系,因为从未进行婚姻登记。我俩分手没几天,男方的父母来到我家,要求退回当年给我的10万元彩礼。两家人为此激烈争吵,我的父亲还因此气得心脏病复发住进医院。我想咨询一下,像我们这种情况,我家需要退还彩礼吗?男方是不是应该承担我父亲的医药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