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6月6日,日本参议院通过了“有事三法案”。“有事三法案”包括《应对武力攻击事态法案》、《自卫队法修改案》和《安全保障会议设置法修改案》。根据本次日本参议院审议,所谓“有事”  相似文献   

2.
6月6日,日本参议院通过了“有事三法案”。“有事三法案”包括《应对武力攻击事态法案》、《自卫队法修改案》和《安全保障会议设置法修改案》。根据本次日本参议院审议,所谓“有事”  相似文献   

3.
裴军 《人权》2003,(4):54-55
日本国会通过“有事法制” 借伊拉克战争和朝鲜核危机的“东风”,在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日本众参两院先后以绝对多数的高支持率通过了讨论长达26年之久的“有事法制”相关三法案。至此,日本以法律形式正式确立“有事法制”,此举标志着战后日本防卫政策的巨大转变。  相似文献   

4.
2002年4月16日,日本政府通过了《武力攻击事态法案》、《自卫队法修改案》和《安全保障会议设置法修改案》等项法案。这些法案的通过与付诸实施,标志着日本防卫政策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们注意到,近年来日本为了谋求实现其政治大国的战略目标,相继对其防卫政策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无论是其军事力量的职能与行动范围,“专守防卫”军事战略方针的内涵与实际意义,还是日美军事同盟的性质、行动方式以及自卫队的发展重点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对亚太地区乃至整个世界的和平与安全都将产生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时代潮》2004,(13)
聚焦 “有事法案历经了一个由三到七的发展过程,意味着日本的战争立法彻底完备。” ——6月15日,日本参议院通过了有事法制七法案,这7项有事法案包括。国民保护法案、美军行动顺利化法案、修改自卫队法案、外国军用品海上运输规范法寨、特定公共设施利用法案、俘虏等处理法案、违反国际人道法行为处罚法案。  相似文献   

6.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自称“世界经济优等生”的日本,经济长期陷入低迷。眼见邻国的快速发展,摆脱不了“日强邻弱”优势心理的日本在右倾道路上越走越远,并逐渐无所顾忌。谋求政治、军事大国多年来,日本整军路线毫不含糊。1997年9月通过的《美日安保新指针》、1999年5月通过的《周边事态法》和2001年9月通过的《防恐对策特别措施法》无不着眼于“整军”;2003年6月通过“有事相关三方案”并于同年12月出兵伊拉克;2004年6月,日本通过了《应对武力攻击事态法案》等10个相关法案,授权日本首相在所谓“紧急情况”下可自行决定调用自卫队。2004年…  相似文献   

7.
为了践行“走转改”活动宗旨,通过走访、考察、学划,为与会人员与基层一线共同搭建广泛沟通交流的平台,南《民主与法制》社编辑部主办,宁波市北仑区人民检察院承办的《民主与法制》“走转改”活动暨2012年特约撰稿人会议于12月17日,在浙江省宁波市召开。  相似文献   

8.
2000年11月13至19日,日本北海道周边海域。战舰云集,军机密布,日美两国举行了代号为“联合利剑2000”的三军联合演习。这是继2000年5月份日本国会通过《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相关法案后日美两国首次举行的规模最大的联合演习,也是日美两国首次对在“周边有事”情况下日美两军联合作战能力的检验。  相似文献   

9.
日本众参两院前不久相继通过了“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相关法案,”从而使法案完成了法律手续而得以生效,由此今后日本在亚太地区扩大军事活动范围、突破其宪法束缚己扫除了法律上的巨大障碍。对亚太地区而言,这无疑是一个令人不安的危险信号。相关法案的主要内容及其缘起这次日本国会所通过的“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相关法案”,由3项法案组成,‘在们是周边事态法案、日美物品劳役相互提供协定修改案和自卫队法修改案。第一项法案规定:当发生“周边事态”时,日本政府将对美军实施后勤支援;在后方地区开展搜索救助活动以及其他必要的措施,首…  相似文献   

10.
2013年8月8日下午。以“媒体与律师:互动共赢,推进法治”为主题的“媒体法律顾问专题研讨会暨《民主与法制》社聘请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担任法律顾问签约仪式”在京举行。《民主与法制》社社长周占华、《民主与法制》杂志总编辑刘桂明,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管理委员会主任岳成,以及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  相似文献   

11.
曹家新 《人民政坛》2006,(12):41-41
《中国纪检监察报》2006年9月21日载,河北省黄骅市推行“谢绝家访”制度,要求全市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严于律己。以身示范,谢绝各种形式的“家访”,有事到办公室谈,并建立考核监督机制。笔者不禁为这种“谢绝家访”的做法叫好。  相似文献   

12.
《人权》2003,(3):59-60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临近之际,《人权》杂志社与《民主与法制》社、北京市法学会劳动法学和社会保障法学分会于4月1日在京联合举行“深入贯彻《劳动法》,保障职工劳动报酬权”专题研讨会。来自《人权》杂志社、《民主与法制》社、中国政法大学、中国工运学院、北京市法学会劳动法学和社会保障法学分会、北京市劳动局、北京  相似文献   

13.
《观察与思考》2006,(10):10-10
<正>最近,中共浙江省委作出了关于建设“法制浙江”的决定。5月8日的《浙江日报》全文发表了《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建设“法治浙江”的决定》。中共浙江省委提出并推进“法治浙  相似文献   

14.
公民的“上书”权利至今没有能得到有效保障,令人遗憾。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十次委员长会议12月16日上午完成了对《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经济特区法规备案审查工作程序》(简称《法规备案审查工作程序》)的修订,并通过了《司法解释备案审查工作程序》,以进一步建立健全法规和司法解释备案审查制度,维护国家法制统一。(12月20日《新京报》)今年8月3日,鉴于《婚姻登记条例》  相似文献   

15.
2001年11月29日,第十个“国际残疾人日”和第一个“全国法制宣传日”的前夕,《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颁布实施10周年纪念活动组委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残疾人保障法》有奖知识竞赛抽奖仪式,共抽取了个人奖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  相似文献   

16.
《民主与法制》2011,(5):47-47
2011年1月22日,由《民主与法制》杂志主办、珠海市律师协会协办的“司法改革背景下《律师法》实施问题”研讨会在珠海石景山大酒店召开。  相似文献   

17.
在学习十五大报告时,有不少读者问:为什么十五大前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战略目标。仅隔一年半后,十五大报告中却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的治国方略?法制和法治是什么关系?法治和人治有什么区别?笔者认为,法制和法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而法治是和人治相对立的,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代替“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我们党思想认识上的又一次飞跃。“法制”一词,古已有之。付L记·月令篇》中说:“命有司,修法制。”《管子·法禁》…  相似文献   

18.
<正>公民的“上书”权利至今没有能得到有效保障,令人遗憾。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十次委员长会议12月16日上午完成了对《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经济特区法规备案审查工作程序》(简称《法规备案审查工作程序》)的修订,并通过了《司法解释备案审查工作程序》,以进一步建立健全法规和司法解释备案审查制度,维护国家法制统一。(12月20日《新京报》)今年8月3日,鉴于《婚姻登记条例》  相似文献   

19.
外经贸部条法司权威人士表示,外经贸部正在抓紧《外贸法》修改案文的起草工作,并将于近期上报国务院。于1994年颁布实施的《外贸法》,对维护对  相似文献   

20.
《民主与法制》2010,(19):11-13
2010年8月26日下午,由中国法学会民主与法制社主办的“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暂行条例》颁布3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举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