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法治建设与道德规范的建设是紧密相关的,通过立法程序所设立的法律并不表示能在人们的现实生活的交往与冲突中得到完全实施,德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化解和补足法治建设进程中的这一不足,对法治建设起到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2.
刘新 《法学家》2002,(2):12-18
最近江泽民总书记从治国方略的高度提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思想,是对我国传统法文化中的"法治"与"德治"思想的批判继承与发展,也是对我国建国以来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经验的总结,这不仅对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对我国现代法文化建设也具有深远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国走上依法治国的道路是历史发展进程的必然,"开弓没有回头箭"尽管法治道路坎坷还是得走下去,我们要处理的问题是如何利用传统法律文化为现代法治服务,虽然传统文化中的"尚礼""权力至上"观念与现代法治水火容,但传统文化中仍有许多可以为现代法治建设利用的因子。应做好"扬弃"与"取舍",警惕负面因素对现代法治的滋扰。  相似文献   

4.
从传统文化视角看检察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检察权究竟属于何种权力,应当如何构建,这是检察基础理论研究中争论较为激烈的问题。长期以来,理论和实务界研究和看待检察权,大多是从宪政和法学的视角。实际上,文化尤其是我国的传统文化,是检察权等其它事物繁衍生息的肥沃土壤。从传统文化看检察权,是一种文化基因对检察权的审视,能够给我们思考和研究检察权带来更为开阔的视域,也往往能够触及到与检察权科学发展相关的基本力量。  相似文献   

5.
肖啸 《法制与社会》2010,(3):155-156
本文从民族传统文化在构建和谐文化中的重要性入手,分析了土家族传统文化中的和谐因素,并由此提出了合理利用土家族传统文化构建和谐文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李青 《法学家》2004,(1):130-133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法治"思想是由群星灿烂的众多法家人物所共同撰就的,它反映了处于"礼崩乐坏"的社会大变革时期的法家理念和他们所设计的与先秦儒家奉行的"礼治"完全不同的治国方略,是体现法家思想成就的最高形式,也是法家学派被称为"显学"的突出标志.即使在秦王以后,法家所奉行的法治精神,依旧长远地影响后世.  相似文献   

7.
关于传统文化保护,世界贸易组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着不同的政策立场和立法取向。基于传统文化的不同客体属性,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权利形态,即"集体产权"的知识产权和"集体人权"的文化权利。根据国际公约精神,借鉴他国立法经验,中国宜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保护的双重权利制度。  相似文献   

8.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绚丽灿烂的文明史,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曾创立了世界五大法系之一——中华法系。中华法系的根基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世纪的夏朝,至唐代时期达到鼎盛,到近代清末逐步解体。与华夏文明同步发展,中华法系汲取了中国本土的儒、法、墨、道等各种哲学思想,特别是儒家法律思想,适应了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形态,与自然经济、宗法  相似文献   

9.
从古代德治的本质看当今以德治国的科学涵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德治的本质是人治,而非法治。而当代以德治国的理念是在强调依法治国作为主要治国方略的前提下,也应重视道德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古代德治和当今以德治国理念的对照,鉴史知今,本文阐述了对当今以德治国科学涵义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海南传统文化中的两点对生态文明有重要启示意义:其一为海南传统文化中的原生态文化;其二为海南文化中多元文化融合的传统。前者展示了海南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后者则为多元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而这两者均为生态文明的重要维度,海南传统文化中的这两点优良传统将为海南创建生态文明提供极有价值的养料。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根据国际国内形式的新变化,根据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面临的新问题和新任务, 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方略。“官德毁、民德降”,为“官”者必须有“德”。在新的历史时期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模范遵纪守法,保证清正廉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自觉拒腐防变,坚决反对消极腐败现象。在中国,党是整个社会的表率,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又是全党的表率。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树“官德”是以德治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依法治国与完善监督机制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韩大元 《法学论坛》2000,15(5):23-29
建立完善而有效的监督制度是法治社会的基础与标志.本文从法治社会的基本特征出发,分析了监督机制的价值、我国监督体制的基本框架和运作过程,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3.
民事判决既判力:由传统到现代的嬗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福华 《法学论坛》2001,16(6):78-87
既判力学理从罗马法时期发端到近代成型,其学理和立法演进经历了从诉权消耗到审判权消耗、从裁判契约说到国家司法权威说等认识历程。在当代则表现为两大法系的交互影响。  相似文献   

14.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成为当代中国法治化的时代强音,成为反映全国人民意志和愿望的一项重要的治国方针,也成为中国人民的必要选择。然而我们对依法治国方略的研究和落实,不应再停留在对其重要意义的泛泛谈论上,而应从我国情况和法治实际出发,认真分析并找准制约和阻碍依法治国的突出问题,揭示问题症结之所在,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以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进程。 一、依法治国的内涵 依法治国就是指依照表现为法律形式的人民意志来治理国家。其中“依”包含两层意思,其一指依靠,即依靠…  相似文献   

15.
The paper focuses on the role of a country’s culture in influencing the entrepreneurial attitudes of Principal Investigators, in shaping their ability to combine knowledge theory and business practice, in determining their capacity to strengthen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two domains of research and business, and in supporting research spin-off creation in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ies. To make Principal Investigators’ orientation match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ies’ goals of the marketing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is not an easy task. A research-oriented approach, rather than an explorative 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 is still predominant in Principal Investigators. Among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strategic orientation towards entrepreneurship of Principal Investigators, the paper argues that the country’s culture could be key. Evaluat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entrepreneurial culture on a Principal Investigator’s activity is critical in predicting his performance and comparing it with that of Principal Investigators in other countries.  相似文献   

16.
王伟  廖诗即 《河北法学》2002,20(Z1):79-82
改革开放的深入,带来了整个社会的,其中当然包括道德观念和道德风貌在内的嬗变,同时它也显隐、凸现在人们特别是特殊群体在婚姻道德观上的微妙变化。传统的婚姻道德文化作为积淀在中国人文化心理和行动习惯中的恒常因素,都将潜隐在法意识之下。通过转型期法家庭婚姻道德脱序的现状对当前婚姻道德与家庭法律的冲突与契合作一个粗浅的探究。  相似文献   

17.
18.
段瑞春 《科技与法律》2009,77(1):13-14,16
新的历史时期,全面回顾我国科技法制建设的伟大里程,意义重大。在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交互作用的大背景下,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一大成功实践,是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有机结合,运用科学技术基本法及相关法律的强大武器,大力促进、引导、规范和保障科学技术进步与创新,为推进中国特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提供了强大支撑。  相似文献   

19.
贺晓霞 《法学论坛》2000,15(5):63-65
本文根据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依法治国的要求,阐述了运用法律手段保障"科教兴国"的迫切性,分析了"科教兴国"的法律保障重点内容,说明了"科教兴国"的法律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环境税收是国家在环境管理中所运用的重要的经济激励工具,其实质是建立一种经济利益刺激机制,通过发挥税收的行为激励和资金筹集双重职能,使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社会成本内化到生产成本和市场价格中去,再通过市场来分配资源,最终实现控制环境污染和改善环境质量的环境政策和法律目标。按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调整我国现行税制,借鉴西方国家经验、立足我国具体国情,逐步建立起相对完备的环境税收制度,是我国税法建设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