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颖超作为中国近代妇女运动的卓越领导人,她组织创办女子报刊进行教育宣传,批判封建思想并创立各种女子学校,主张女子参政、训练妇女干部,又出于时局需要为女子增添军事教育内容,还注重女子职业技术教育和师范教育.她的女子教育思想有力地促进了中国近代女子教育事业的发展,至今仍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近代中国的新式师范教育创办于19世纪末,经过清朝政府、民国政府和人民共和国政府几个时代的变迁,至20世纪80年代中叶,已演绎为相对独立而专门的师范教育体制.其后,随着基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师范教育体系日益开放,综合多元的教师教育格局日渐形成.在当前倡言科学发展的新形势下,应进一步深化师范教育改革、辩证处理继承师范教育传统和推进教师教育创新之间的关系,努力建设国际性与本土化、定向性与开放化、职业性与综合化、专业性与大学化、阶段性与终身化、规范性与多元化相结合的现代教师教育制度,走中国特色的教师教育之路.  相似文献   

3.
清政府为挽回统治颓势,大力发展教育以培养新式人才,近代师范教育也由此得以兴起发展。然而,时局所然,在勉力维持师范生在校优厚待遇后,师范生从教的微薄薪俸则仍使师范教育陷入困境,因此近代师范教育的发展结果差强人意。  相似文献   

4.
作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盛宣怀不仅参与创办、经营了众多知名的洋务企业,而且在办实业的过程中创办了一系列的实业教育,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并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实业教育思想.盛宣怀的实业教育思想对当今我国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卢作孚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爱国实业家、教育家和乡村建设实践家,是被毛泽东同志赞誉为发展中国民族工业不能忘记的四位实业界人士之一。他创办的民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崛起于长江,争雄于列强”,成为我国解放前最大的民族资本航运企业。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师范教育或学校组织产生于清末,且自西方舶来。青岛作为清末民初典型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城市,其师范教育形成发展遵循了中国师范教育发展的规律,青岛七区五市现有师范学校多与那时的师范教育一脉相承,因此,研究清末民初青岛地区的师范教育对了解和发展青岛地区的师范学校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黄炎培(1878—1965)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爱国主义者和民主主义教育家,是我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创始人和理论家,1917年他在上海创办的中华职业教育社,成为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开端。他毕生致力于倡导、研究、试验和推广职业教育,形成了一套独具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理论,并在推行和发展职业教育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对我国现阶段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极具现实意义和良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留学生是近代中国女子教育的主要实践者,大批留学生回国后,纷纷以改良教育为己任,以兴女学为目标,积极地创办或任职于各类女校。这批开眼看世界的留学生在近代中国女子教育的发展中发挥了重大的历史性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文学的产生、发展离不开外来文化的影响和推动.日本近代文化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本文通过近代中日文化交流高峰的介绍,揭示出日本之于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师教育自诞生之日起,基本上坚持了定向型高师教育办学体制。这一体制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而又人口众多的国情下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逐步深入,定向型高师教育办学体制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这一体制固有的局限性束缚了师范教育的发展,同时,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世界师范教育发展趋势表明定向型高师教育办学体制的转型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1.
汪自新,生活于清末民国年间.作为已知的安徽学习西医之第一人[1],汪氏留学归国后在上海创办医学杂志、医学校、医院、翻译并介绍西医医学书籍,为我国近代西医学的教育普及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堪称为我国近代史上杰出的医学教育家.现将收集到的有关汪氏生平事迹的史料整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阶段,西部地区曾有一些企业较早创办,但除一二家企业勉强维持外,其余均昙花一现,相继停闭。除了自身因素,还因为中国近代企业的创办,主要不是基于中国自身的发展,而是得助于外来资金和技术的注入,而这是西部所明显欠缺的。同一时期,除了大宗出口商品长途运销外,西部省份的土产运销范围狭窄,商业发展和变革迟滞。与此相关,西部的城市化进程普遍滞后。缺乏近代城市对经济发展的促动和引领,是晚清至民国西部经济落后于东部的具体表现,也是这种落后长期延续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我国免费师范教育政策的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免费师范教育政策虽几度兴废,但其在吸引优秀学生投身教育事业,提升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和实现教育公平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由此也彰显出免费师范生政策存在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在历史回顾基础上反思了当下免费师范生政策,并从明晰政策的核心价值、彰显政策的人文关怀、统筹处理好与政策核心价值相涉的其它价值的关系等维度,提出了完善政策、优化政策效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接受教育的程度不断提供,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培育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优秀教师,就必须高度重视师范教育,实现中国师范教育的现代化,本文力图通过借鉴前人,继承优良,吸取中外有益的经验,立足于中国国情,从办学方向到培养目标,从教育体系到培养途径,从普通师范、幼儿师范、到职业师范等对师范教育理论提出一些见解,希望能对我国师范教育现代化提供可供参考的理论依据和切实可行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5.
张伯苓是我国近代教育史上一位著名的爱国教育思想家。本文主要梳理了张伯苓"教育救国"思想的发展脉络,以及其发展创新的办学理念对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贡献,并对张伯苓"教育救国"的思想作了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近代早期教育思想是在保持传统与学习西方的两难选择中产生和发展的,"中体西用"论从其根源到理论成型都是以这种两难选择为核心的,中国近代早期"采西学"教育思想的产生与发展也充分体现了"中体西用"论这个核心命题.从中西学观、御侮图存、开放思维和制度规范四个方面深入探讨了中国近代早期"采西学"教育思想的产生与发展,这对我们正确、全面理解中国近代早期教育思想发展的基本轨迹,以及中国教育近代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近代晚清社会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文化教育也面临深刻的变革和时代转型,即由传统文化教育向现代文化教育转轨。"中体西用"文化教育观的形成和发展贯穿于近代晚清文化教育转型的全过程,这对近代晚清文化教育实践的发展、近代中国文化教育体系的形成和制度的确立以及现代中国文化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具有非常丰富的理论意义和重要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中共中央党校是1933年3月13日在中央苏区创办的。中共中央党校的创办与共产国际关系十分密切:联共(布)中央党校的创办,为中共中央党校的创办提供了可以效仿的范例;共产国际的相关决议,为中共中央党校的创办提供了直接的政策依据;米夫代表团的使华,为中共中央党校的创办提供了直接的推动力量;共产国际出台的相关举措,为中共中央党校的建设发展提供了直接的具体帮助;季米特洛夫在共产国际七大提出的中央党校"熔炉"命题,是中共中央党校"熔炉"命题的主要来源。弄清中共中央党校的创办与共产国际的关系,对于全面把握和研究中共中央党校的创建史,正确理解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的关系,科学评价共产国际对于中国革命的功过是非,具有十分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9.
高校专门设立《中国近代纲要史》,让每个学生了解,学习我国近代发展的历程,见证这我国的成长,这是高校思想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教学实践中,这个课程却渐渐失去了它的主体性,出现该课程主体性的缺失。为此在强调高校学生学习历史,培养爱国精神的重要性的同时,还应正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提升受教育者的整体素质,增进高校学生与历史的理解与体验,提升该课程的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20.
近代中国警察教育的发展与整个警政建设同步。近代中国历任当局对警察人才及警察教育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并且出台了一系列警察教育法规。这种重视及相关经验值得当代中国警察教育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