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一个市的市长,应有多大管事的权力?过去,一般可以说“,全市的事情都归他管。”可是最近一段时间,河北省邯郸市“改招”了。日前,邯郸市完成了对全市70多个政府部门的权力清理,交出了国内第一份地方政府权力清单。该市先后清理出266项政府权力,政府部门的行政权力被明确为25  相似文献   

2.
权力成就了杨立峰。凭籍权力,他把柳州市国税局的制度改革、人事管理等工作搞得风风火火,有声有色;权力亦毁掉了杨立峰,凭籍权力,他非法聚敛起1000多万元赃款,最后锒铛入狱。 党的领导干部应当怎样运用手中的权力?党的领导干部怎样执政为民?杨立峰从辉煌到堕落的教训再一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鲜活的反面教材。  相似文献   

3.
权力的弊病按照法国学者米歇尔·克罗其埃的说法:"任何权力现象,不论它产生于何种根源,不论它具有何等的合法性,也不论它的行施方法如何,都蕴含着某一个人或集团对于另外一个或若干个人或集团施加作用的可能性。"易言之,作为一项权力,它应当具有使他人因权力的介入不得不去实施某一行为或不得不放弃某一行为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有一位领导干部,在受到党纪国法的严惩后,悔恨地说:“是权力害了我,是金钱害了我,是女色害了我,真是后悔莫及啊!”分析他的忏悔之言,究竞是什么害了他?首先是权力,如果没有权力,他就得不到金钱和女色.说到底,是他滥用权力,才违反党纪国法,才丢掉党籍、丢掉官职,身陷囹圄的.在有些人看来,权力这东西的  相似文献   

5.
权力的嬗变     
一个财政局长的权力有多大?按说它绝对没有同级的组织、人事部门的部长、局长们有权威,但看完原淮安市财政局局长冯祝平受贿案件的卷宗,听了办案人员的介绍后,我才真的大大地开了眼界——原来一名财政局长的权力可以发酵膨胀到那么大,可以使他敢拿分管市长不当回事并与其拍桌子  相似文献   

6.
官员作为公民,其隐私权自然需要保护,但是作为公职人员,其掌握着公民赋予的权力,权力如何履行将关系到公共利益,因此其如何行使职权已经超越了个人隐私的范围,而且公民也有权利知晓其赋予官员的权力是否得到了合法的履行?这种履行是否促进了公共利益?如果不对官员的隐私权进行限制,官员很有可能利用不受限制的隐私权进行"权力寻租",进而危害到公共利益。因此通过构建以财产申报法为核心的对官员隐私权进行限制的制度体系,对于打造一个廉洁、高效、便民的政府,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一个总体上安定的社会里,公共权力应受到控制,以免其侵害公民的个人权利或践踏社会利益。这一权力控制的问题,通过政府这一可信赖的概念,令人满意地得到了解决,因为在这里授予政府的是由宪法性法律限定的有限的权力。虽然,作为一个受法律限定并由法律承认的抽象物,政府不可能超越权力的界限,但是,政府官员个人侵越这种界限的事却有可能发生。不过,对法律的任何侵越,不管谁是侵害者,他都会或者损害  相似文献   

8.
肖北庚  黄鑫 《时代法学》2013,11(1):119-120
国家权力和公民权利之辩在政治社会是一个永恒的命题,陈雄〔1〕作为一名宪政学者,这本新作的关注点也正在此。他尝试以权力与权利之辨为进路,以达法治;以宪法为纽带,探讨在宪法上如何配置国家权力和保障公民权利,在法治的视野下谋求二者平衡,最终实现宪政和法治秩序下国家权力和公民权利的和谐。本书开头作者运用历史分析和说理论证,从国家权力特性、宪法规范本质、国家权力规范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黄洁玉 《法制与社会》2012,(19):149-150,152
卢曼的社会系统论,运用了生物学上的相关理论,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系统论理论。他明确指出,法律功能子系统和政治子系统等系统之间的关系。本文以此理论作为理论基点,提出作为一个封闭独立运转的法律子系统,是不应该受到太多来自于政治子系统的干扰和刺激的,政治意味着权力,而法律意味着规范,因此,不能以权力之手来干扰法律的自身运转。  相似文献   

10.
法学为何应该从算法研究扩展到对数字权力的研究?观察商业与国家两种应用场景下的数字技术之影响,可发现数字私权力和数字公权力已经形成,它们带来的普遍社会性风险正在威胁人权并重塑法治。作为一种新型的权力,数字权力从事实和规范两个层面来看,都是具有法律性质的权力,其应该被纳入法学范畴,进而也应当被纳入法律概念体系。数字权力在接受法治控制的同时,还能够克服人类法治的固有弊端、改善人权和法治并造福人类。正是基于这样的逻辑起点,数字法治有了明确而特殊的使命——利用数字权力塑造一个能够“赋能扬善”的未来法治。  相似文献   

11.
出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权力与胃口相关,食量大意味着统治力强?通过餐桌和宴会,可以保持属下的对立和竞争从而维持均衡?没有免费的午餐,白吃白喝后一定要履行责任?一个民族的命运取决于它怎么吃饭?国家领导人吃的能力预示着他治理国家的能力?餐桌  相似文献   

12.
1处分一个人并不难,难的是去发现人.2发扬别人的优点,便是发扬自己的优点.一个人,如果老是看到别人的缺点,他自己必定充满了缺点.3干部的职责:不是“铭记”部下的过错,而是不断开发部下的潜力.国家也有失误,为什么就不允许一个凡人有失误呢?更何况这个凡人的失误或许正是国家的失误派生的呢?老盯着部属缺点的人,这个人自己也就充满了缺点.4权力可以使人肩负重任.也可以使人谋取私利.权力可以使人的精神更加博大而崇高,也可以使人的心灵愈发褊狭而卑污.  相似文献   

13.
宪法是由谁制定的?法理学教科书中通常说:“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那么,宪法作为法的一种形式,法律体系的一个部门,是否也是国家制定的呢?有些宪法学著作也说:宪法“是从属于国家政权,为国家政权服务的统治工具。国家政权对宪法有着决定意义。可以说,有了近代国家以后才有近代意义的宪法;有什么样的国家才有什么样性质的宪法。”“宪法是统治阶级巩固国家政权的重要工具,而不能象有些人理解的那样,是削弱国家权力,控制国家权力的基本文件。”①那么,宪法就纯粹是国家的附庸,对国家权力没有一点规范和约束作用吗?  相似文献   

14.
制订地方性法规是一项新的制度,人们对它的认识难免存在分歧,需要探索研究、总结。本文试就几个有争议的问题谈点看法。一、制订地方性法规权力的性质地方性法规是不是法?制订地方性法规的权力是不是属于立法权?对前一个问题,法学界基本上是一致肯定的;但对后一个问题的看法就复杂了。有些同志一方面肯定地方性法规是法,另一方面却否定制订地方性法  相似文献   

15.
思想自由原本就是我们的权利,也是个人的最后一道防线。保留思想的自由对于个人和社会都有着积极的意义。思想者除了自己的思想常常一无所有,他唯一能抗拒对思想的权力的,仍然还只是思想,如何保持这一防线不致受到任意的摧残?或许,作为利益之器的法才能将我们对自由思想的美好向往变为真实。  相似文献   

16.
权力与笼子     
世上没有孤立的事物。阴与阳,白与黑,好和坏,冷和热,范畴成双结对,少都不成。有人要问:和权力对应的是什么?答曰:笼子。权力如骏马,驾驭得好,权力造福于民;驾驭不了,脱缰的骏马,天马行空起来,马蹄踩过处,百姓要遭殃。权力要有个克星,才能降服它。权力的克星,就是笼子。笼子是规矩。无以规矩不以成方圆。说起规矩,最反感的莫非孙猴子了。悟空缘何讨厌笼子?因为他有七十二变的本领,有个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海南省海口市国资委把开展廉洁风险防控作为加强国有企业党风建设的重要抓手,明确一把手廉洁风险防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认真开展权力事项排查,采取"六个一"措施,即排查一个权力事项、建立一个风险防控台账、强化一个流程、采取一个防控措施、明确一个责任领导、固化一个责任部门,把400多项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有效地防范了企业廉洁风险。排查一个权力事项建立一个风险防控台账  相似文献   

18.
<正>我为什么要讲"关于权力约束机制"这个问题呢?因为我有一个想法,法治的核心是治权,而过去我们一说法治,就以为说的是治老百姓,但实际上法治的核心应该是治权。十八届四中全会有一个特别的亮点,就是把治权的问题作为一个突出的重点来加以阐述,其中还包括了诸多具体的"条"和  相似文献   

19.
苏世长是唐高祖李渊称帝以前的老朋友,后来追随了李渊的对手王世充。王世充失败,他来投降,李渊对他大加谴责。他回答说:“隋朝丧失了权力,天下的人都来追逐,陛下既然已经得到了,又何必对那些共同追逐的人心怀怨恨,而问他们的争夺之罪呢?”李渊也就不再计较,并任命他为谏议大夫。这是一个专门负责向皇帝提意  相似文献   

20.
国家权力对经济生活的介入和干预是一条恒古的规律,而介入的方式与干预的程度问题同样是一个永恒的经济学与政治学问题。它之所以又成为一个法学课题,是因为权力与法律有着密切的关系。法从产生开始就成为权力介入的一种方式,也成为权力干预程度的一种表征。但是,通过法律方式所进行的干预是否必定是合理有效的?回答是否定的。这还得考虑法律本身的优劣问题。我们不应把“法律的干预”同“怎样的法律干预”两个问题混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