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佚名 《法制博览》2009,(12):40-40
人们都喜欢获得掌声,因为它传达着、标志着对你的欢迎、尊重和喜爱。对此,在公共场合中讲话的领导、发言的专家、表演的演员大都在意。掌声虽然不是语言,不是文字,只是一种简单的没有音阶的声音,其中却也有不少学问,含着复杂的内容,只要你稍加留意,其中的密码是不难从“听音儿”中破译的。  相似文献   

2.
在20世纪,我们见证了很多影响人类生活的新事物:原子能的裂变、基因密码的破译、因特网的出现……在21世纪,必将有更多的奇迹出现。“天不变道亦不变”曾是支撑一个超稳定系统的核心信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有关“中国模式”或“中国道路”、“北京共识”成为各国政治家和学者竞相谈论的话题。所谓“中国模式”,实际上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国外政治家和学者视野中的另一种话语形式。“中国模式”造福于中国与世界,它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文明成果。本文将“中国模式”置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这段很不寻常的历史和当代世界的“天下大势”中作一审视与解读。  相似文献   

4.
一个个大陆考察团到香港来,看到了繁荣的市场,看到了发达的经济;一个个作家到香港来,写了富豪,写了明星,写了红灯区;一场场电影电视剧以香港为背景,表现了偷渡者,表现了大毒枭,表现了一掷千金的繁华梦,表现了从流氓到大亨的坎坷途。……有象的,有不象,对此,香港人无所谓。但一旦你说到要学习香港,或者要把香港的经验移植到大陆,这就是认真的事了。香港人说:“您理解香港吗?您了解香港成功的经验吗?您破译了香港经济起飞的密码了吗?”果然,写写风情容易,谈谈现象容易,破译密码就大不容易。两军对阵,破译了对方的密码就能制敌于帷幄之中,决胜于枪炮未响之时。生物工程中,破译了生物遗传的密码或能会恐龙再世,笨象能飞。破译经济发展的密码难,再难的事事亦须由人做。本刊愿脚踏实地试一试,先抛砖引玉,望香港的专家、学者、经理们,但有心得,不吝赐教,亦望赴港考察的大陆朋友,但有感触,不妨来稿。密码要一个一个破,编译要一段一段来,叙事亦可,议论亦可,多多益善,少少无拘。编者竭诚恭候。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中国实现快速发展,综合实力增强,在国际舞台上努力塑造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由于中国政府不懈地宣示与践行和平外交路线,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快速发展基本能持一种平和与理解态度,对中国的内外政策作出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但另一方面,对中国快速发展的一种错误知觉——“中国威胁论”也一度甚嚣尘上,甚至成为某些国际舆论中的一种“时尚”,宣扬中国“军事威胁论”、“经济威胁论”、“能源威胁论”、“文化威胁论”、“人口威胁论”、“环境威胁论”等等。因此,深入透析“中国威胁论”的主要论据并揭示其逻辑盲点和错误知觉,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思考中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空间,正确探寻中国和平发展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6.
佚名 《法制博览》2009,(17):16-16
中国人最应弄明白的一个词便是“中国”。“中国”的古意是啥?“中国”的英译China究竟源出哪?这大概是大家都感兴趣的话题。翻阅《四书五经》可见《尚书·梓材》有载:“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肆王惟德,用和怿先后迷民,用怿先王受命。”这应该是“中国”一词的最早文字记载。也就是说,“中国”一词三千年前便有之,但自夏、商、周直至明清,却从来没有一个王朝或政权曾以“中国”作为正式国名。  相似文献   

7.
他从“社区与人”的角度,破译了现代都市文明进程的密码——今年年初,曾被称为“广东的西伯利亚”的东莞小城清溪镇,来了一位台湾客镇领导陪同他转了一天,临走这台商却索要纸笔,写下一句征求绝对(注:左右起读均一样)的上联:“清溪小地方地小溪清”他说:什么时候你们对上了这句上我就再来又一天,省里来了一位30多岁的青年学者。  相似文献   

8.
媒体声音     
《工会博览》2010,(6):12-13
“两会”诠释中国国际责任 伴随中国国力的持续增长,“两会”在国际上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日益彰显出“国际化”。而中国在“两会”上做出的决策,也将越来越深地影响世界经济格局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9.
赵炎 《法制博览》2010,(11):45-45
2001年,著名作家吴思先生出版《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创造“潜规则”一词,在中国娱乐圈的大力“推广”下,“潜规则”得到了迅速普及,并进而衍生为动词,比如“某某曾被某人潜规则”。2006年,中国女演员张钰成为“潜规则”第一人,随着媒体对“张钰事件”的大量报道和讨论,“潜规则”一词遂被广泛运用。“潜规则”尽管是个新词,但是,作为一种概念,则古已有之,  相似文献   

10.
肖枫 《当代世界》2013,(1):30-31
近年美国高调“重返亚洲”,中国周边热点迭出,和平发展的周边环境受到严重挑战,中美关系走向引人关注。有人认为,美国对中国已转向“战略遏制”,正在竭力“围堵”中国,中美关系正在发生转折性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