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履安     
陈履安1937年6月22日出生,浙江青田人。其父陈诚为著名的国民党军政要人,1949年随蒋介石赴台,曾先后出任台湾当局的“行政院长”、“副总统”、国民党“副总裁”等职务。其母谭祥为湖南省宿谭延阎之女,出身书香门第,家学渊源。陈履安于1955年毕业于台...  相似文献   

2.
安子文 《法制博览》2010,(15):79-79
读了《中山陵前剖腹抗议的爱国将军续范亭》一文,很为我老乡续范亭的气节感动。不过,当时蒋介石受到的震动还不止续范亭的死谏:一九三五年,蒋介石忽地收到一个包裹,内中是一条裙子!是谁给蒋介石寄裙子?干吗给蒋介石寄裙子?包裹内放着署名何香凝的一首诗。何香凝,廖仲恺夫人也。  相似文献   

3.
勇子 《法制博览》2011,(5):23-23
关于琉球问题更是流传着一个有意思的小故事《蒋介石两拒琉球》。1943年11月开罗会议,蒋介石带王宠惠与罗斯福单独会谈时,提出了日本攫取中国之土地,应归还中国等4项要求。对蒋介石提出的上述几点,罗斯福均表示同意。罗斯福还说,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中国的要求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4.
手机阅读     
常耕 《南风窗》2011,(17):97-97
《蒋介石传》杨树标、杨菁著浙江大学出版社版◆马上阅读:编辑短信"搜蒋介石传"到10658080不一样的蒋介石"腾腾杀气满全球,力不如人万事休!光我神州完我责,东来志岂在封侯!"猜猜这是谁写的诗?作者是刚满20岁,在日本士官预备学校学习的蒋介石,青年蒋介石是一位民族主义者,他对帝国主义的本质也有清醒认识。  相似文献   

5.
师永刚 《法制博览》2011,(13):72-73
兵家蒋介石自负为一代名将,并亲自颁发“特级上将”。在蒋介石的战史里,其前半生大约攻无不克者多,其后半生则战无不败者多。至有“曼大胜战,三大败战”之称。近日,《蒋介石:1887~1975))(上)出版,我们摘录其中涉及蒋介石战史部分发表,以使读者能了解蒋介石之战绩。蒋介石三大胜战蒋介石自黄埔练军起,到名义上一统中国,历时数年。其间大小百余仗,胜者居多。国民党史有称东征、北伐、抗日为其三大战功。  相似文献   

6.
木易 《法制博览》2010,(15):76-77
1953年10月31日,是蒋介石六十七岁的生日。 蒋介石一生喜欢人奉承、吹捧,更喜欢人们把他当作神。他逃到台湾后,虽系败军之将,仍用其权力,将自己弄成了“神”。每逢生日,均要台湾人民为他庆寿、祝寿。台湾各机关、团体、学校、军队在这一天均要张灯结彩,开会庆祝,大中城市的各街道还要张贴很多祝寿、庆寿的红绿标语,国民党控制的报纸、杂志,还要发表祝寿社论。台湾人民不知,1953年,就在他们对蒋介石的一片祝贺声中,国民党及蒋介石极其残忍地迫使他们的“元老”吴稚晖提前一天结束了生命。  相似文献   

7.
《法制博览》2011,(9):80-80
读了《西安事变的前奏与余音》一文,心里在想一个问题:西安事变有个非常奇怪的地方,那就是张学良为什么扣留蒋介石。因为兵谏等同于军事政变,而政变不是取而代之,就是使最高领袖成为傀儡,因为无论从常识或逻辑上,在武力威逼下即使被捉者改变政见,一旦重获权力,绝不可能接受这种方式。  相似文献   

8.
1930年4月,阎锡山与冯玉祥结成反蒋联盟,发动了讨伐蒋介石的中原大战。为了集中精锐兵力消灭蒋介石在河南的有生力量,阎锡山和冯玉祥召开了联席军事作战会议,分别制订了精密的作战计划。会上决定,阎锡山和冯玉祥各派出一支精锐部队,在河南省的沁阳县会师,集中兵力,优势合同,一举聚歼驻在河南省的蒋介石军队。  相似文献   

9.
刘继兴 《法制博览》2011,(17):21-22
钱大钧,字幕尹,国民党元老,黄埔军校建校初期的老教官。他早年积极参加反清倒袁活动,后在军阀混战中,为蒋介石卖命,被蒋委以重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主任,陆军上将,是蒋介石的“八大金刚”之一。他早年积极参加反清斗争与倒袁活动,后为蒋介石卖命,多次被蒋委以重任。此人生性儒雅,颇有书画诗词修养,更兼仪表堂堂,一派儒将风度。  相似文献   

10.
王丰 《法制博览》2011,(19):24-24
1949年,杜月笙离开上海到了香港,就是不跟蒋介石去台湾,其中有几个关键的原因。第一个原因是“红帖子”不见了。杜月笙的长孙杜顺安说,蒋介石早年尚未发迹时,曾经到上海由旁人引荐见过杜月笙,并且递过“红帖子”。“递红帖子”就是投门生帖子,要在帮内施行摆香堂的仪式。蒋介石曾经拜在杜月笙门下,成为其门生。论年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