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1.概覽亚洲及远东地区國家的農業計划工作,是在这个地区對粮食及各種農產品的需要逐步增長这一背景下進行的。僅僅是人口急速增加这一事实,便要求經常增加供應。此外,按每人計算的需要水平,也因为这个地区的城市化和按人口計算的收入增加而上升了。同时,日益發展的工业亦不断增加了對農產品原料的需求量。對大多數國家來說,農产品  相似文献   

2.
殖民制度的瓦解過程,是現代资本主义總危機最重要的特点之一。我們亲眼看到:社會主义陣營正在日益鞏固和發展,資本主义地盘逐漸縮小,殖民主义迅速崩潰。現在列宁的天才预見正在逐步  相似文献   

3.
工农业生产十分落后老撾地處亚热帶,是一个资源丰富,自然條件良好的國家。但因長期遭受法國殖民統治的結果,經济却十分落后,工農業生產很不發達。農業是老撾國民經济中的主要部分,全國人口90%从事农業。耕种面積90万公頃,佔全国土地面積231.400平方公里的8%。主要農業区是在湄公河  相似文献   

4.
兩年半以前,阿育布汗政府掌握巴基斯坦的政权以后,它便宣布過要实現巴基斯坦粮食自足的愿望。這的確是一个急待解决的任务。因為我們雖然是一个農業國家,但是我們却要支出数以百万美元和英鎊來进口粮食。1959年政府提出口号,促進我國极端落后的農業的發展,并且在西巴基斯坦實行土地改革和其他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5.
一、擴大的日內瓦會議,正在克服着美國的種種阻挠和障碍逐步進展着。本來,美帝國主义及其走狗,是在老撾战塲上遭到军事上的慘败,和它所玩弄的政治阴謀破產之后,才被迫同意召開擴大的日內瓦會議的,它的目的,是企图在會議桌上取得在战塲上所不能得到的东西。最初,它反對老撾爱國战綫黨的代表參加會議,不承認老撾人民的这支强大的爱國力量。正是  相似文献   

6.
在南越,尤其是在西部和南部,那里从發展的初期,就存在着大地主,他们拥有大片田地由佃農垦种。地主以高额租金、利息剝削佃農生產成果的大部分,据說佃戶收成的40%到70%,用于償付田租及借款。  相似文献   

7.
印度尼西亚基本上是一个農业經濟的國家。它的九千万居民中有四分之三依靠農業為生。國民总产值的55%來自农業。自战前以來,印度尼西亚農產品在出口中的比重雖一般在下降,礦产品出口的比重在上升,但是1959年農產品在总出口中的比重仍然占着66%。  相似文献   

8.
泰国土地面積一共128,500,000英畝,其中農作物用地佔總面積的24,037,505英畝或18.71%,耕地大概是農作物用地面積中的82.61%或4/5。 林地佔4,180,581英亩或17.37%,属于政府所有的林地和备用牧地約佔總面積的一半,即51.03%或65,576,141英亩。其余40%或517,792英亩为沼地。 泰国基本上是一个农業国,从統計资料表明,  相似文献   

9.
一 土地法令 在英国統治馬來亚时期,馬來亚土地法令曾有所改變。但不論怎样改變,郡具有明显的殖民地性质。甚至馬來亚联合邦独立后所頒布的土地法令,也没有改變这个性质,它完全为殖民主义特别是英国殖民主义以及馬來封建貴族、大资產阶級、大地主服务,为他們对馬來亚的土地佔有和剝削提供有利的条件。馬來封建貴族、大資产阶级和大地主是英国統治馬來亚的重大支柱。在馬來亚宪法上雖然規定了马來人在士地問題上拥有“特权”,但真正  相似文献   

10.
印度的第三个五年計划(1961—1965年)已經被議會、政府通過和批准了,并且强調它是一項法律。這一計划(印度稱之為“綱要”)是整个國家經濟政策中的一个重要的組成部分。当然,它不能同社會主义國家的經濟計划混為一談。印度的經濟綱要的制定和實現是在一个資大主义法則起着作用  相似文献   

11.
去年,巴基斯坦經濟中的工業部份有着显著的全面的发展。由于政府在各方面提供了很多利便,因此鼓励了本國以及外國投資者在這方面的工業活动。1959年,工業產量達到了新的紀錄,指數是188.4(暫定数),而1958年則為161.4。  相似文献   

12.
泰國農業部估計在1954年開垦了2千万英亩荒地。至1958年末,大米播種面積增加了25%,其他农作物的种植面積則增加了46%,并且可以把另外的5百万至1千万英亩土地投入生產。  相似文献   

13.
印度尼西亚“新土改法”于1月3日在临时国民協商議會通過,兩日以后,便由印尼政府正式發表出來。根据土改法规定,在“居民不稠密地区”的每一農戶不能佔有超過15公頃的稻田或20公頃的旱地;在居民稠密中等地区,不能占有超過10或12公頃;在居民稠密地区是7.5或9公頃;在居民十分稠密地区則不能超過5或6公頃。  相似文献   

14.
在1951年正式采取第一个五年計划以前,印度并沒有一个适当和完整的經濟計划。英国對于印度的經濟發展可說是漠不關心的。英國統治印度的末期,曾经試图采取有限度的經济發展計划。例如在1905年,曾分别設置帝國工商部;邦政府方面也紛紛提出他們的工業計划,要求中央政府給予协助和指導。應当指出,一般享有特权的英国人却非常反  相似文献   

15.
1.泰国勞动人民狀况的惡化 帝国主义國家的扩张、農村生产關系變化的特点和城市资本主义企业家活动的加強——所有这一切的过程,归根到底都是以不断加强对勞动人民的剝削來作为其先决条件的。 帝国主义垄断組织以及本国地主和資产阶級残酷的壓迫成为泰国勞动人民的双重負荷。 泰国农民的艰苦状况首先决定于日益加剧的丧失土地的現象。勞动农民越來越普遍地丧失土地,  相似文献   

16.
目前印度农业,特別是南印度資本主义农业企业化的茶、咖啡和橡胶业,不但在国际市场的竞爭中呈現衰退現象,而且在国內又遭遇了資产阶級政府的加重赋稅,限制种植面积……等問題。这篇文章是南印度耕者联合会主席麦秦亚对印度資产阶級政府的措施进行指責。从文章里头不難看出,尽管印度农业在战后有所进展,但这种基础是不稳固的。  相似文献   

17.
在这里,我們配合本期东南亚的外国资本专輯,揭发資本主义国家,特別是美国帝国主义对东南亚各国的經济扩张問題,乃从国內外的报紙杂誌中,搜集和整理有关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的外国資本資料,提供研究东南亚經济者参考。应当指出:帝国主义对所謂落后地区的經济、軍事的“援助”和“专家、顧問”的派遣目的是鎮压当地人民,掠夺資源,搜集各种情报和进行特务活动,从而进行一种永不得逞的进攻社会主义国的阴謀。  相似文献   

18.
“在同一时期,在任何年代或在其他國家从單純立法所產生的后果看,都沒有永久租佃條例带來那么嚴重的災殃与貧困,以及使孟加拉的地产引起那么巨大的變化”——上議院,第五个報告(1812)。  相似文献   

19.
今年一月,马來亚總理东姑·阿卜杜勒·拉赫曼赴新加坡作了一次經常性的訪問。他表面上說是去玩高爾夫球,可是实际上却是为着外交上的商談。他还乘机对这个都市作了多次亲切的評論。但人們对于他在5月27日在新加坡接待外国记者的招待会上關于:馬來亚、新加坡以及英属北婆罗洲、文萊和沙捞越,应該联合在一起組成一个“大馬來西亚”的建議,却沒有給予足够的重視。这个主意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三个部分来闡述美、英帝国主义爭夺橡胶的問題,第一部分說明美国壟断資本如何通过直接投資、收买其他帝国主义公司的股票、組織混合公司等方式来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圍以及如何利用国际性的組織來打击英国資本;第二部分是陈述英国壟断資本依靠国家的支持,在生产过程中改善天然橡胶質量,加强机械化和劳动强度,降低成本,更新橡胶树,提高产量,扩大出口范圍来和美国壟断組織相对抗;第三部分指出美、英帝国主义一方面存在着深刻的矛盾,另一方面也具有其共同的利益基础,如热衷于軍事化,破坏当地民族經济,鎮压民族解放运动,因此,美、英的壟断組織又得以达成协議,趋向联合。但这种联合沒有緩和帝国主义之間的矛盾,而是被利用作斗爭的特殊手段,因此,帝国主义矛盾日益尖銳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