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北省宜城市板桥店镇陈启春:1.突破传统教育观念束缚,增强课程开发意识。长期以来,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讲授别人编写的甚至连教学参考书也一应俱全的教科书,过去教师的任务完全是执行指令性的课程计划,不可能也不需要具有多少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教师的专业能力发挥受到了很大限制。而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既是课程的实施者,又是课程的开发者,即既会“教书”,又会“编书”。为此,我们要求教师一要具备课程开发能力和课程开发意识;二要不依赖和迷信统编教科书;三要改变传统思想上的习惯势力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现实需求…  相似文献   

2.
网络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之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网络课程建设是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在网络课程建设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教学资源的无序化管理和重复性建设、封闭式的网络课程开发模式、离线的网络课程开发方式、网络课程与素材资源脱节等。要想使我国的网络课程建设沿着一个良好的方向发展,一要架设资源网络,实现资源共享;二要整合网络教学和资源管理平台;三要确保网络课程建设与素材资源建设协调一致;四要使网络课程建设表现形式向多样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园本课程开发是促进幼儿园课程发展、教师素质提高和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为进一步了解忻州市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现状,从而提高忻州市幼儿教育质量,笔者进行了此项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忻州市幼儿园教师对园本课程的认识不深刻,参加园本课程开发的积极性不高,园本课程开发主体单一,园本课程开发水平不高,缺乏系统性、科学性。鉴于此,建议应从以下几方面改进:教师要加强学习,进一步强化专业知识;加强专家的引领、指导;加强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对幼儿园的支持;各课程开发主体应团结协作,形成良好的团队。  相似文献   

4.
在学校的课程中增加慈善教育的内容是适应慈善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慈善实践的迫切需要。这既符合课程科学化运动的倡导,也反映了社会的需求。从慈善教育较为发达的国家开展慈善教育的经验来看,学校慈善教育课程设置主要包括设置独立的慈善课程和在现有课程中渗透慈善教育内容等两种形式。我国慈善教育的课程设置也不外乎这两种形式,不过应充分运用好德育课程的主渠道作用。教材是课程之纲,当前我国虽有了初步的慈善教材的开发尝试,但开发严重不足,应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特点开发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教材。教师是开设好慈善课程的关键,慈善教育课程师资的主要来源包括学校已有的教师和社会上拥有慈善经验的人。这两类师资各有优势,但是要能够开设慈善课程,都必须经过一定的师资培训。慈善课程虽然是以理论和知识传授为主,但是教师在慈善课程中必须坚持言传和身教的结合,为学生树立慈善教育的榜样。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校本管理是立足学校的自主管理,旨在让学校创造性地执行国家课程,实施地方课程,开发学校课程,实现以发展为导向、以课程为核心的管理;是根植泞交实际出发的管理,旨在充分调动学校干部教师的能动性、创造性,在使之推进课程改革与课程建设中自我觉醒、自我开发、自工提升,成为推进学校  相似文献   

6.
大力开发和合理利用德育课程资源,是深入进行德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无论是国家德育课程,还是地方德育课程、校本德育课程,无论是进行德育课程课堂教学,还是开展各种校内外实践活动,都应当高度重视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7.
何伟 《学习月刊》2010,(6):123-123
实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教师是关键。为了增强广大教师新课程意识,让所有普通高中每一个任课教师都能够认识新课程,掌握新课程,适应新课程,今年我们在进入新课程实验之际,狠抓了教师培训工作。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8.
现代课程观认为,教师也是一门课程,而且是重要的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教师这门课程资源的重要性,可以用美国教育心理学博士吉诺特的一段话予以说明:“在学校当了若干年教师后,我得到了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学的成功与失败,‘我’是决定性的因素。我个人采用的方式和每天的情绪是造成学习气氛和情境的主因。  相似文献   

9.
师范类专业认证是国家推进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提高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课程与教学部分是专业认证的基础,是专业建设的核心要素,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支柱。从专业认证角度来看,一些师范类专业的课程与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课程设置不能体现特色;课程结构不能有机融合;课程内容不能及时更新;课程实施不能得心应手;课程评价不能及时调整。究其原因,主要有课程与教学的理念认识不到位、课程与教学的保障条件不到位、课程与教学的落实行为不到位。相应的对策有:做好人才需求调研,优化课程结构体系;建立课程资源仓库,及时更新课程内容;精磨教师育人能力,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定性定量多方参与,优化课程评价方案。  相似文献   

10.
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语文课的课程资源是相当丰富的,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有很大的空间和潜力。  相似文献   

11.
熊少青  梁杰华 《世纪桥》2012,(13):88-89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进行全面的考察与研究,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正规化发展的内在要求。通过以下策略可以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的质量: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克服现有条件束缚,实现教学方法上的改革和发展;加强教师的心理学学习和实践,提高教师教学业务素质。  相似文献   

12.
《党课》2014,(24):45-45
根据教育部前不久印发的《中小学教科书选用管理暂行办法》,今后教科书选用委员会需由课程教材专簌教研员、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等组成,其中一线教师不少于1/2。选定的教科书需在网上公示,中小学教科书版本一经选定使用,在学段周期内,不得中途更换。为保证教科书选用的科学合理与公平公正,《办法》对教科书选用程序作了具体规定。  相似文献   

13.
蓝恭勤  蓝恭品 《世纪桥》2013,(14):92-94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程领导模式主要包括四个维度:国家的课程政策,这是课程领导模式的基础,决定着课程领导模式其他要素作用的发挥;学校层面环境的创设,特别是校长与教师作用的发挥;社区与家长对新课程的理解、参与程度,通过调动社区的教育资源帮助学生实施研究性学习;对学生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是新课程领导模式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4.
李昕 《山西青年》2022,(16):6-9
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是我国学者21世纪以来一直持续关注的课程现实问题,为了深入挖掘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热点领域,本文利用中国知网数据库,运用CiteSpace软件对21世纪以来有关基础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核心期刊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截止到现阶段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主要聚焦在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建构、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取向与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开发三个方面。可以看出,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研究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回顾这20年以来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进展,未来应把握以下发展趋势。一要重视协同化探究,打造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共同体;二要降低同质化现象,拓展校本课程开发研究视角;三要增强深度化研究,完善校本课程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5.
“网上公示”在高等学校具有可行性。目前,绝大部分高校都建立了计算机网络或校园局域网,具备了实行校务“网上公示”的物质基础,高等学校员工知识层次高,教师、学生、机关工作人员和部分后勤工作人员都具有计算机操作能力,这是实行校务“网上公示”的软件条件。这样的基础和条件,使得校务公开采用“网上公示”的新模式具备了现实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课程模块化教学是对课程的内容的重组,引入企业项目案例资源,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模式.本文以高职Java Web应用开发课程为例,分析了课程教学目标,介绍了模块化教学模式的概念、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Java Web应用开发课程内容模块化教学设计、教师模块化设计、分工协作模块化教学设计、应用信息...  相似文献   

17.
课程治理是高职院校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彰显职业教育类型地位的应然选择和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现实需求。高职院校课程应以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为治理目标,以学校、教师、学生和用人单位为治理主体,以课程建设中的问题为治理对象,多种治理方式相结合构建治理框架。高职院校需组建责权明晰的课程组织机构,构建多主体参与的治理机制,完善治理制度,激发教师参与课程治理的动机,才能有效推动课程治理。  相似文献   

18.
为在党校教学中推广和应用现代培训方法,共享优秀教师经验和技巧,系统提高党校教师备课、授课水平,中共长春市委党校特开设“党校课程开发特训营”。  相似文献   

19.
课程领域的研究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与焦点,21世纪初,我国开展了第八次课程改革,在此基础上取得了一系列成果。通过分析发现,课程研究总体呈稳定发展趋势,已经形成了坚实的研究力量;热点与焦点主要集中在课程、改革、整合、信息技术、基础教育等方面;目前课程研究的内容倾向于教材与核心素养的培养。但未来的研究仍需注重研究内容、合作网络、已有成果、理论实践的连贯性,促进课程的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20.
马敬东 《党史博采》2008,(11):34-34,36
对于体育课的认识,大多数教师仅仅停留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这一层面上(包括体育教师本身),笔者通过近几年对有关体育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及实践后,对体育课程有了新的理解,体育课程不仅要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服务,作为学校教育与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具有促进学生德育、智育、心理发展、社会适应等全面发展的功能。探索和开发体育与各学科课程之间的交叉点、整合点,对于提高学生全面发展,综合运用各科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