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江泽民总书记在去年初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明确提出了“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并把“以德治国”作为一项重要的治国方略加以强调。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中国的事情能不能搞好,关键取决于我们党。从这个意义上讲,“以德治国”中的“德”,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指我们党的党员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道德建设。因此,实施“以德治国”首先就必须“以德治党”,在重视和加强党纪国法对党员行为的规范作用的同时,还应当十分重视和加强道德对党员行为的规范作用。重视和加强道德对党员行为的规范作用,首先是由道德的本质和基本功能所决定…  相似文献   

2.
法律和道德作为行为规范,在治国过程中互相促进、互相补充,不能互相代替.法治是治国的治标之策,德治是治国的治本措施,标本兼治,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从我们党80年治党治国经验教训看,"以德治国"应有三个层次(1)贯彻"人民公仆"的行政道德,是"以德治国"的关键环节.(2)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价值观,是"以德治国"的核心.(3)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秩序,是"以德治国"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在今年初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提出了“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在强调依法治国的同时,把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升到治国方略的高度,这在我党历史上是第一次,表明我们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客观规律的认识有了新的飞跃,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继承、丰富和发展。一、要充分认识江泽民同志“以德治国”重要思想的重大意义首先,“以德治国”是对古今中外治国经验的科学总结和对我党治国方略的丰富和完善。古今中外,凡国家治理皆以法为外规,德为内矩,从来都是法制和道德手段并用。中国素以礼仪之邦、文明古国…  相似文献   

4.
2001年1月10日,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提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应始终注意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明确提出“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这在新中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因此,很快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以德治国”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将“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紧密结合,符合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在今年初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提出了“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它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治国经验的基础上得出的科学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作为“治国”主体的“代理人”─—党的各级干部的道德建设是实现“以德治国”的根本基础。他们的道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党的前途命运。当前,我国干部群体的道德状况尚不能满足“以德治国”的内在要求,直接影响了“以德治国”的有效实施,因此,实现“以德治国”必须把重点放在以德治官上。 以德治官,是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的一贯思想。…  相似文献   

6.
王敏 《柳州党史》2001,(4):16-18
今年1月10日,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江泽民同志“以德治国”思想是在总结、吸取历史上几千年治国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出发,从我国市场经济良性运行的需要出发,从保证稳定健康的社会秩序的需要出发,从提高全民族的文明素质,从根本上解决社会上各种歪理邪说的需要出发的。  相似文献   

7.
在今年年初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 ,江泽民总书记明确提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并举的重要思想 ,在全党和全国人民中间产生极大反响。这一重要思想包含着丰富而博大的内涵 ,本文仅就这一重要思想提出的科学依据和理论创新问题作些粗浅的探讨。一、法律与道德、法治和德治辩证关系的正确反映和科学运用法律与道德、法治与德治二者范畴不同 ,作用的领域和方式也有区别 ,但又“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 ,“二者缺一不可 ,…  相似文献   

8.
正确认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 ,关系着“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的贯彻实施 ,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课题。法律和道德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在治国方略中 ,二者缺一不可 ,不可偏废。依法治国是以德治国的重要保障 ,以德治国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基础。同时 ,正确认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 ,还须克服两种片面认识。一要克服“法律万能论”的片面认识 ;二要克服“泛道德主义”的片面认识。  相似文献   

9.
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 ,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一个治国安邦的重要思想 ,即 :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 ,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以德治国。要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这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我国社会经济步入新的发展时期提出的重要治国方略 ,是对我们党“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战略思想的创新和发展。认真学习领会这一治国基本方略的深刻内涵 ,对于推进我国新世纪的改革发展稳定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对我们更加自觉…  相似文献   

10.
石易 《党建文汇》2001,(6):24-24
在今年年初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江泽民总书记明确提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并举的重要思想.在全党和全国人民中间产生了极大反响。“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并举的重要思想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治国经验基础上得出的科学论断,是时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在我国经济和社会步入新的发展阶段之际提出的重要治国方略。由于“以德治国”是新提法,为了帮助广大读者深剖理解“以德治国”的科学内涵及深远意义,我们侧重组织有关文章供党组织上党课时参考。  相似文献   

11.
论"以德治国"的双重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德治国包括行德政而治国和施德教而化民两个内涵.前者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后者是指用新型社会主义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去教育全体社会成员做社会主义新人.以德治国重在教化,要对党员干部进行道德教育,同时也要坚持对人民进行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2.
张颢 《理论导报》2007,(10):17-18
新世纪之初,江泽民从治国方略的高度提出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思想。可以说,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有其历史必然性,具体而言,它既是依法治国的现实需要,又是以德治国的内在要求;它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它是对人类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它是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之间辩证关系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3.
金怡顺 《党史纵横》2001,(10):F003-F003
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党和国家一直予以高度重视。江泽民总书记在今年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提出了“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要求全党从“治国”的高度重视道德建设。这项措施对加强和促进统一战线有什么意义呢?笔者认为有三大功能。  相似文献   

14.
杨明 《发展论坛》2001,(7):25-26
江泽民总书记在今年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明确提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从而明确地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看作是治国方略的两个相辅相成的重要方面。“以德治国”方略的提出,使得当代中国道德建设成为更加紧迫的现实任务。江泽民总书记在这次讲话中,还明确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当将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这就为当代中国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本文拟就此作一理论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陈卫东撰文认为江泽民同志“以德治国”重要思想的提出,明确反映了我们党“法治”与“德治”并行的基本治国方略。 道德与法律作为社会规范,它们都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社会调整系统、尤其是社会主义社会调整系统中二者的联系极为紧密。法律包含了立法者关于正义与非正义、善与恶的价值判断,它不可能脱离道德,而社会主义法律以保护人民权益、为人民谋取最大利益为基本原则,更必须包含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精神,社会主义道德原则恰恰是决定法律的面貌和内容的最接近的基础,法之所以为法,而不是“任意的立法”,不是“纯粹的法律”,就在于此。 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中,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这两种不同的社会规范,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社会调整功能,力求使社会秩序达到最佳的协调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 :“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 ,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以法治国 ,同时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以德治国。”(摘自《人民日报》2 0 0 1年 1月 11日 ) 以德治国 ,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深刻总结国内外治国经验的基础上作出的科学论断 ,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治国方略问题上的一个重大发展 ,是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它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增添…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德治”思想是我国封建社会政治伦理化的产物,它重视统治者的道德修养和对人民的道德教化,还主张以德选官、任人惟贤。今天我们要全面贯彻“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就应该批判地继承传统“德治”思想,剔除其糟粕、吸收其精华。  相似文献   

18.
“以德治国”,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我国社会经济步入新的发展时期提出的重要治国方略,是确保我们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决策,同时也是推动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的行动指南。一、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是“以德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对于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和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在中国历史上,很多政治家都主张儒法并用。孔子说过:“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法制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在今年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阐述了在治理国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德治国”的思想。这一思想是对党的十五大提出的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补充,它把道德建设第一次提到了治国方略的高度,是江泽民同志在我国社会经济步入新的发展时期,在深刻总结国内外治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探讨了党的三代主要领导人,面对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形势,不同的任务,弘扬社会主义道德的伟大实践。毛泽东对我国古代治国传统,特别是德治传统作了批判继承,致力崇尚社会主义道德和伦理学说,特点是:竭力追求思想道德高境界;始终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尚德从政的核心;保持革命气节,终生为理想而奋斗。邓小平对中国社会主义伦理文化赋以全新的思想观念,主要有:大力弘扬“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适应改革开放创立了一系列道德观。江泽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重视新时期的道德建设;突出人民群众在新时期道德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切实加强国家公务员的“德政”建设,并适时提出了“以德治国”的重要治国方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