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齐传钧 《拉丁美洲研究》2012,34(4):45-53,80
在长期深陷发展之困的拉美诸国中,智利以20多年的还政于民之路实现了经济、社会和政治的成功转型。智利民主政府取得成功的经验在于:在延续军政府时期奠定的自由市场制度的同时,注重维护宏观经济环境的稳定;不断提高社会支出规模,加强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力度;合理地平衡了"转型正义"和"原谅与忘却"的原则,保证了转型期间的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笔者最后提出以下启示供其他发展中国家借鉴:威权制度可能提供经济结构"向好"改革的机会,且政治专制与经济增长也可以长期共存;民主化进程需特别注意改革的次序,不可片面追求民主政治目标;实行各派别之间的联合执政,避免单一派别在政策上矫枉过正;构建包容式的社会文化有助于避免转型过程中出现社会动荡和政治动荡。  相似文献   

2.
阿曼"参与型政治"主要表现在苏丹的"亲民之旅"和政治宽容,以及其他机构和制度的构建,如国家咨议会的建立;<国家基本法>的颁布;协商委员会和国家委员会的成立;行政系统的阿曼化;重视妇女对国家发展的作用;公共服务系统的完善.但是,阿曼"参与型政治"并不等于西方的民主化.它是卡布斯苏丹将阿曼现实国情与阿拉伯-地区文化传统基因有机结合所产生的政治统治机制.阿曼"参与型政治"表明:根植于伊斯兰传统的阿曼可以孕育政治多元化、经济平稳发展和文化和谐交往的现代社会.  相似文献   

3.
伊斯兰并非天生具有政治属性.政治伊斯兰意识形态是政治人将伊斯兰进行政治化加工的产物,即通过重新解释部分教义、发明传统等方法,把特定政治主张包装成宗教责任,进而把民众的宗教热情引入政治轨道.政治伊斯兰意识形态话语兼具宗教和政治色彩,内容包括"真正信仰"、沙里亚或伊斯兰国家、乌玛3个层面,其核心目标指向政治权力.作为载体,政治伊斯兰运动是具体的、多样的.学界对政治伊斯兰成因机制的分析框架大体分为文化本质主义模式、结构-制度模式、认同-安全模式、代理人模式等几大类.政治化是理解政治伊斯兰现象的关键.政治化对伊斯兰自身发展的深远影响值得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4.
王鹏 《拉丁美洲研究》2021,43(3):86-103
巴西现行政治体制的核心安排是联盟总统制。再民主化以来,巴西碎片化政党格局导致总统所在的政党永远处于国会少数。历届巴西总统必须构建和维系一个多党执政联盟,才能在国会中取得多数支持,保障体制运转和政治稳定。就形成基础而言,执政联盟依赖于围绕一系列特殊"产品"形成的利益交换;就结构而言,执政联盟的主要特点是成员所属政党数量多、意识形态差异大和内部权力分配不均衡。执政联盟能否平稳运转,往往依赖于总统的个人协调能力和政府当前的表现。这种状况折射了联盟总统制的内在脆弱性。该国近年爆发的经济政治危机进一步凸显联盟总统制的局限性:浓厚的庇护色彩、易于滋生政治腐败和包含大量的政党"否决者"。巴西正面对这样一种政治困局:一方面,以修正和完善联盟总统制为主要内容的政治改革势在必行;另一方面,长期存在的保守政治格局阻碍了上述改革的启动。这种困局无疑将使巴西的政治走向变得愈加不明朗。  相似文献   

5.
拉美国家政治参与的主体主要有政党、社会运动、土著人组织、天主教会、工会、军队、国际组织和个人等。首先,上述任何参与既可能采取体制内或合法的参与形式,又有可能采取体制外的或非法的参与形式,这主要取决于一国和地区内各主体时代背景、政治经济条件以及参与主体的力量结构的不同。其次,上述任何主体体制外的政治参与都有可能影响到该国或地区的政治稳定。第三,拉美国家政局局部动荡的制度方面的原因,就是这些国家议会民主制度已经确立,但由于人民教育水平和政治觉悟的提高,文化、分配和政治上的需求迅速增加,与当前拉美的政治参与机制,如政党制度、三权分立等制度不健全之间产生矛盾,人民的愿望难以伸张,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对政府的信任度降低,转而采取非法参与形式,引发政治局部动荡。  相似文献   

6.
政治发展是指政治系统的正向变迁过程,目的是社会价值的公正、公平的分配。在这个过程中,政治的诸要素得以改变以适应这个目标的实现。泰国正处在一个政治发展的新阶段,其社会政治力量在分化组合,政治文化也在转型,政治体制的调整日益到位。泰国的政治发展虽有着自己独特的历程,但其经验也值得发展中国家借鉴。这些经验包括:政治发展必须以合法性为阶段性目标;政治稳定至关重要;军队地位的适当与否,影响政治发展;政治发展应该有相应的政治文化支撑;国家整合是政治发展的必要前提等。  相似文献   

7.
1991年以来,俄罗斯经历了政治剧烈动荡和相对稳定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影响政治稳定的因素为制度变更和体制之争,第二阶段是权力斗争、两极分化和社会失范。俄政府通过确立宪政意识、建立新的政治体制和缓和各政治派别之间的矛盾,初步实现了俄的政治稳定。从更深层次看,俄的政治动荡源于经济,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是一国政治稳定的基础,政治稳定是一国实行经济转轨的根本保证。经济转轨必然要求变革政治体制,会带来一定的政治动荡,必须加大调控力度,但并非要求全盘否定政治制度。当前的权威主义政治未必一定能促进经济转轨和经济发展,实现根本的政治稳定.  相似文献   

8.
"可控民主":中亚民主化道路的理性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控民主"是中亚国家政治转型时期所形成的民主化模式,有其存在的原因和现实意义.作为中亚政治进程中从集权主义向自由民主的过渡形式,该民主模式保留了选举制、议会制、多党制等民主的一般属性,同时适当扩大以总统为核心的国家权力,基本呈现出一种刚性结构的民主政治倾向,其现实适应性表现为:宪政民主初步确立,总统权力显著放大;政党政治呈现政权党独大格局;政府善治预期得以实现,地区社会政治全面好转等.本文认为,"可控民主"在为中亚铁腕人物放手施展政治抱负、用"猛药治沉疴"提供制度保障的同时,也面临着施药过重所带来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9.
卢梅花 《东南亚》2012,(2):22-26
回顾越南25年的革新开放历程,越南的政治体制改革,无论是在宏观的发展模式与国家发展战略方面,还是在微观的政府管理机制、政府运行方式等方面,都经历了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的发展过程。越南的政治体制改革大体经过了政府职能调整、提高行政效率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这样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从改革的原动力、改革模式的选择和改革方式的探索这样三个角度来看,越南的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鲜明的“越南特色”。这种“越南特色”还决定了越南式政治体制改革所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萨利纳斯执政时期(1988~1994年)墨西哥通过三个宪法修正案,对议会席位的分配方式、联邦选举机构和选举程序进行改革,使墨西哥议会的独立性得到加强,立法部门与行政部门的关系开始发生变化;程序民主进一步完善,提高了选举平等性和选举结果的可信度;通过选举制度的改革奠定了多党政治的基础,墨西哥政治体制开始向民主化方向转变。可以说,萨利纳斯执政时期的选举制度改革是墨西哥政治体制转变过程中的关键一环。这一时期选举制度改革的原因在于,萨利纳斯执政时期反对党的崛起和壮大,革命制度党势力的衰落,民众参政意识的增强,从根本上改变了墨西哥选举制度赖以生存的社会政治环境,为了维持革命制度党的统治和墨西哥的政治稳定,对选举制度进行改革成为一种必然。  相似文献   

11.
<古兰经>树立伊斯兰教与伊斯兰文化之根,塑立教义教法与教理学理之本,确立穆斯林伦理道德与行为纲常之据的文化价值和社会功能,因语言障碍没有得以全方位展现.于是,穆斯林学界基于<古兰经>和圣训的创制原理与基本精神,严格遵循<古兰经>注释学学理原则,展开了译注<古兰经>的长期学术工程.<古兰经>译注解读了伊斯兰教的基本知识,使<古兰经>真正成为人类共享的文化财富;丰富了伊斯兰文化,使之成为世界范围的一大文化系统;加速了伊斯兰教植根于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步伐,使之顺应所在国的国情,并不同程度地实现本土化与学说化;增进了伊斯兰文明同其他文明之间的理解与包容,认同与交流,对于多元文化和谐相处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论甘地宗教和谐思想的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就甘地宗教和谐思想的内涵做了初步探讨,认为甘地宗教和谐思想有其丰富的理论论内涵,体现在宗教统一、宗教平等和宗教宽容三个方面;甘地宗教和谐思想的内涵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甘地思想体系的精髓和灵魂,是印度宗教和谐思想的集大成者,是宗教多元主义园地中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13.
伊斯兰圣战是当今国际政治舞台上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 ,是国际局势动荡不宁的一个重要因素 ,许多国际冲突和纠纷无不与之有或多或少的联系。伊斯兰圣战在伊斯兰教中占有重要地位 ,《古兰经》和《圣训》对此都有阐述。伊斯兰圣战的实质就是维护和传播伊斯兰教 ,它同时具有征服异教和反抗压迫的双重特性。  相似文献   

14.
利益边疆:国家主权的发展性内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全球化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全方位的冲击。在自然经济条件下 ,国家和人类社会对于自身利益的认识是建立在地理概念基础之上的。只有当人类大范围频繁交往逐渐形成一种制度和潮流时 ,当人类的利益不仅仅在自己所属范围内存在时 ,利益边疆才会产生。在全球化时代 ,维护领土边疆是生存意义上的主权利益 ,而维护国家的利益边疆则是发展意义上的国家主权利益。我们需要认清这一历史性的重大变化 ,以确立一种具有发展性内涵的国家主权观。  相似文献   

15.
16.
"倭"是古代汉人对广义的日本人或政治势力的总称,但就其音、义的认识在中日两国之间长期存在争议,近世一些日本人认为"倭"字含有贬义。本文以中日两国古代文献和史籍对"倭"字的记述和使用情况为例,从"倭"的古代读音和字义以及亚洲其他民族的自称词等方面,对"倭"字进行再分析,认为"倭"字是音注字,没有特别的含义,也是当时和后来的日本人在接受这个音注字后普遍乐意使用的一个自称词,类似于今人所说的国号。对"倭"字义的曲解和排斥,乃是江户时代日本民族主义思潮兴起之后一部分人的事情。  相似文献   

17.
Intuition is a useful tool for negotiators, as negotiations are often highly complex endeavors in which people make holistic judgments with incomplete information and no time for deliberation. Therefore, one might expect that intuition greatly influences negotiations and their outcomes and that negotiators would use intuition to their advantage. However, there is almost no systematic research into the meaning of intuition for negotiation. In this conceptual paper, drawing on five interviews of experienced negotiators, we apply general research on intuition to the specific case of negotiation and find that negotiators use intuition specifically for attribution and social interaction. We distinguish different intuition attitudes; identify preparation, time, and negotiation stages as relevant drivers for the use of intuition in negotiation; clarify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intuition and routine; and shine new light on the concept of domain-specific knowledge.  相似文献   

18.
19.
每一种语言,其建构材料都是词汇,词汇愈丰富,语言的表述功力就愈强,愈有效。东北话里存有大量源出满语的词汇,保留了满语之音,披上了汉字之形,转而以汉语的身份,有效扩充了东北话的词汇量。这样奇妙的组合,也就使东北话里的一些词语,不可能在其他地域的汉语中露面;亦使东北话所能表摹的事物,其他地域的汉语未必能尽数表摹,即或表摹了,  相似文献   

20.
非洲传统宗教的基本特征体现在信仰、崇拜、道德和世界观四方面。就非洲整体而言,传统宗教信仰的主要对象是上帝、神、精灵和祖先;崇拜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献祭、供品、祷告、乞灵、赞美和舞蹈来完成;在非洲传统宗教中,对上帝和神灵的信仰暗含了某种行为,这种行为尊重上帝已建立的秩序,并受到神和祖先的监视,在此基础上形成其社会道德规范。在非洲传统社会里,和平不是与混乱和战争相联系,而是与秩序、和谐和平衡相联系。这是一个宗教价值观,同时也是一个道德价值观。关于和平的非洲道德和宗教价值观对于理解当今的世界和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