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法上的自卫权主要是指国家的自卫权。从各种国际文件及国际习惯看,国家自卫权来源于国家的主权,是国家捍卫其主权的重要手段。然而,国家自卫权的实施却要在前提、主体、时间、强度等方面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2.
伊拉克战争对现行国际秩序的影响和对国际法的冲击,发人深省.然而,人类战争史是一个法律规则逐步建立、发展的过程,现代战争依然需要法律的评价、规范和约束.  相似文献   

3.
钟继军 《求索》2007,(1):106-108
边沁对国际法的名称、属性等一般问题表达了看法,并建议采取放弃殖民地、建立国际法院等一系列完善国际法的手段来实现世界和平。以功利原则为出发点,其和平计划既有空想成分也有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际法中的非政府组织已越来越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一个焦点。NGO积极地活跃在全球各个领域,并给国际法的发展带来了重大的影响。而NGO的成长,也离不开国际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论国际法效力的基础——从古罗马万民法谈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法的效力与效力基础是不断演变的。从实在与理念状态而言 ,古代国际法以权力与理性为其效力基础 ,近代国际法以主权和契约为其效力基础 ,现代国际法的效力基础则是集体制裁与基本价值的实现。另外 ,在当代国际法理论与实践中出现了一些国际法效力基础的异化现象 ,应引起足够注意  相似文献   

6.
特朗普上台不到两年时间就宣布退出7个国际法群,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由于国际法主体的特殊性,再加上国际法的强制执行效力极弱,导致了国际法治的混乱。但是,这些都并不能影响国际法的法律属性。国际法与国内法相比较,确实存在诸多的不同,但它仍然是一种规范各国际社会成员行为的法律规范,同样具有社会性、规范性和强制性等法律的基本属性。国际社会所建立的各种各样的执行机制还在有效地保证着国际法的强制实施,使得国际法律制度保留着足够的强制性。各种国际法原则、规则和规章制度明确规范着各国际社会成员的权利和义务,是各国际社会成员的行为准则,具有完全意义的规范性。随着全球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世界格局的改变,第三世界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崛起,将引领国际法和国际法治重新回到其应有的发展道路上来。从国际法自身发展的轨迹和逻辑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等由中国主导提供的"国际公共产品",将会得到越来越多国际社会成员的接受并惠及更多的国家和地区,由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将会成为国际法治建设新的价值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孟昱妍  陈烁 《人民论坛》2010,(11):80-81
国际法上的外交庇护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直到现在,外交庇护仍不是国际法的一项原则。同时,外交庇护会产生许多负面效应,不利于国家之间外交关系的良好发展。所以,各国还是应对外交庇护的运用持谨慎的态度,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为国家之间的和平相处埋下隐患。  相似文献   

8.
邵华 《求索》2006,(4):113-115
行走在公力救济边缘的私力救济,是人类社会最初的权利救济方式。在现代社会,私力救济依然保持了它自己的领地。因为法律在很多情况下,往往是强者的武器,所以弱者在寻求权利救济的时候,常常不得已采用私力救济的手段。既然“存在就是合理”,私力救济必然有其运行的逻辑,我们应该允许弱者进行一定的制度创新来实现他们自己的权利保护,这或许是一种代表权利主体自主性的私力救济和国家权力互动的新形式。它既有利于弱者的权利保护,也有利于国家实现社会整合。  相似文献   

9.
论可持续发展原则与国际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弛 《求索》2011,(11):161-163
基于国家主权平等的传统国际法原则反映了国际社会的结构及现实,但这并不能作为巩固国际法规则及国际法法治理念的唯一标准。不同于在过去的国际社会中获得广泛认同的同类的国际法原则,作为一项发展中的国际法基本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当代国际法中并不是一种具体的法律义务,但它确实表明了一个目标,这个目标能够影响案件结果、条约的解释、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实践,而且它也可能导致现存法律的重大变革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国际法确实应要求国家和国际组织考虑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并为实现此目的而确立适当的程序。  相似文献   

10.
国际法通过明确非政府组织的概念、认可其法律地位并支持其主张为非政府组织参与国际法创制与实施提供条件;非政府组织通过积极游说、主动引导和直接参与三种途径推动国际法编撰,监督国际法实施,参与国际诉讼程序,建立自治性规范体系,推动国际法朝着人权、人道和人本方向发展。非政府组织更为广泛深入地参与国际法创制与实施,有利于消弭国际法的合法性赤字、问责性赤字和民主赤字,同时非政府组织应当得到国际法的有效规制和引导,确保其独立性、民主性和公正性,从而推动全球治理朝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为应对全球化在国际社会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挑战,国际法做出了相应的反应并有了全新的发展。国际法的新发展体现出了灵活务实的特色,并具体表现为立法模式和执法模式两个方面的变化。从国际法的主体、内容和理念的演变过程来看,国际法尽管隐约呈现出向世界法发展的势头,但依旧是国家间的法。  相似文献   

12.
温树斌 《前沿》2006,(12):133-135
近20年来国际刑法引人注目的新进展对国家主权、个人国际法主体资格、国家领导人豁免等国际法基本制度产生冲击,但同时也强化了国际法的法律性。  相似文献   

13.
现代国际法应以人本主义为其理念,即应以追求单个人、整个人类、国家的各种权益的确立、维护和实现为其最高的、终极的目标。这是由国际社会结构的变迁和全球化双重因素决定的,同时,人权观的国际化也为其确立提供了契机和导向。为了实现国际法这一终极目标,应强化人权原则的国际法地位,为国际法实然法规范提供价值引导;加强国际合作机制,建立新型国际安全观;完善治理机制,构建国际新秩序。  相似文献   

14.
蔺运珍 《青年论坛》2009,(2):105-108
1835年秋到1848年2月是马克思恩格斯国际法思想的孕育和萌芽时期,该时期内: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抨击普鲁士国家法的过程中体现了对国际社会底层阶级命运的关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通过理论辩争表达了以人类解放为奋斗目标的变革不合理国际秩序的愿望;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实践考察中体现了维护和推进国际劳工权益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5.
欧盟一体化对现代国际法的影响,实际上是欧盟法律制度对于国际法的影响。作为一个自成一类的法律体系,欧盟法增强了国际法的硬法性质和效力,扩展了国际法的法律渊源,丰富了国际法主体的理论和实践,对现代国际法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论"先发制人"战略对国际法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政府提出的"先发制人"战略破坏了国际法的法理基础.本文通过对"先发制人"战略的理论渊源、实施标准和实施方式的分析,着重论述了"先发制人"战略的实施给现行国际法带来的巨大挑战以及恶劣的示范效应."先发制人"战略的实质是维护和扩张霸权利益,不可能从根本上铲除恐怖主义滋生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论《反分裂国家法》的国际法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分裂国家法》是一部既反映民意,又有着充分法理依据的良法。本文从国际法的视角出发,论证了《反分裂国家法》的国际法基础,证实了《反分裂国家法》在国际法上的正当性和合法性。  相似文献   

18.
国际法与国际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法协调国际关系,国际关系对国际法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国际法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正日益得到强化,因而必须善于运用国际法来维护本国权益。在处理国际关系中的具体问题时,必须考虑国际法的各种规定,应选择对本国最有利的规定制定方案。  相似文献   

19.
刘碧琦 《理论月刊》2020,(8):109-119
2013年国际法被正式确认适用于网络空间以来,有关国际法在网络空间适用的依据和正当性,国际社会始终存在认知分歧,国际法学界则出现了以"工具论""习惯国际法论"和"替代方案论"为主要代表的矛盾性主张。在现实主义层面上,这些主张均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合理性。然而,2017年以来网络空间国际法治所呈现的矛盾交叠、共识难成之势,反衬出上述主张不仅在自洽性方面存在先天不足,而且均未能洞悉网络空间国际法治问题之全貌,更无法单独作为国际法在网络空间适用的依据或正当性之证明。国际法之所以在网络空间具有适用性,根源于国际法的社会基础并未产生动摇,国际社会也亟须发挥国际法对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保障性作用,而广泛的国际共识将成为统领一切之核心。  相似文献   

20.
李英芬 《前沿》2010,(5):50-54
话语权是现代民族国家在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秩序构建中,进行自我认同、利益表达的重要手段和必要环节。话语权的强弱是一个国家软实力在国际舞台上的直接体现,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硬实力的综合反映,它承载着话语权国的国家利益。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政治、经济、军事优势和文化霸权,掌握着国际舞台的话语权,使得国际格局在价值取向、法律体系、制度安排、舆论导向等方面更多体现着发达国家的意志和利益。中国作为一个新兴并崛起着的大国,在迅速发展并为国际社会作出贡献的同时,必须应该获得更多、更大的话语权,才能实现大国崛起的梦想。而掌握和获得国际法律体系的话语权,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