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大代表如何在闭会期间发挥作用,向来是基层民主实践的重要课题之一。近些年,上海、福建、贵州、江西、四川、重庆等省和直辖市,包括嘉兴市的秀洲区,陆续在县(市、区)一级层面上开展以人大代表介入信访工作,接待信访人员化解信访矛盾为核心内容的活动,有的还延伸到了乡镇人大代表,有的建立了人大代表代理群众信访的制度。2008年全国人代会上,更有全国人大代表提出了“关于建立人大代表信访接待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们最近收到上面发来的各种内部刊物,的确是不少。可是这些刊物都与我们的业务关系不大,如省邮电局发来的"江西邮电",省航运厅发来的"江西航运",省委工交部的"江西工业"等18个单位的18种刊物,对于我们工作的指导作得很少,但是这些刊物来的又密,难隔一天没有,甚至—天来几种刊物。说老实话,  相似文献   

3.
豫政办〔2006〕16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河南省人民政府信访事项复查复核暂行办法》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二○○六年三月十四日河南省人民政府信访事项复查复核暂行办法第一条为了规范省人民政府信访事项复查复核程序,维护信访人的合法权益,保障复查复核的信访事项得到及时处理,根据《信访条例》(国务院令第431号)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成立河南省人民政府信访事项复查复核委员会的通知》(豫政文〔2005〕172号),制定本办法。第二条省人民政府信访事项复查复核委员会是省人民政府对信访…  相似文献   

4.
"陪访制"仅是在信访压力机制下地方政府的一种"自救"措施,远不足以弥补信访体制的制度性缺陷江西瑞金于去年11月推出"陪访制",但却遭遇了群众的不信任。"陪访制"推出的背景,是当地"越级上  相似文献   

5.
《江西政报》2006,(13):39-40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 根据《信访条例》和国家信访局关于建设全国信访信息系统规划方案的要求,今年必须完成国家和省两级信访数据中心建设,实现国家、省、市、县四级信访系统联网。为做好这项工作,我省要在今年9月底前,依托全省政务核心网完成信访系统专网建没,实现省、市、县三级信访系统计算机联网,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6.
豫办〔2 0 0 2〕 6号各市、县委 ,各市、县人民政府 ,省直各单位 :《省信访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访督查工作的意见》已经省委、省政府同意 ,现转发给你们 ,请结合实际 ,认真贯彻执行。中共河南省委办公厅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 0 0 2年 2月 8日省信访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访督查工作的意见  根据第五次全国信访工作会议精神 ,结合我省实际 ,现就进一步加强我省信访督办查办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信访督查工作的重要性督办查办是信访工作的重要环节 ,也是信访部门的重要工作和职责。做好信访督办查办工作 ,认真处理好每一个信访问题 ,…  相似文献   

7.
范波涛 《前进》2009,(12):41-43
近年来,我们神池县委、县政府致力于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注重源头治理,畅通信访渠道,及时解决矛盾,强化制度建设,信访形势呈现出“一降三少”的良好局面:信访总量下降,进京赴省到市越级上访的少了,集体上访的少了,无理缠访的少了。由过去的信访大县一跃成为省、市表彰的信访工作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8.
正5月11日上午,省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吴玉珩来到省人大常委会信访接待室检查指导工作。吴玉珩亲切看望了信访接待室全体工作人员,并实地检查信访接待窗口的办公条件,认真了解日常接访工作情况。信访室副主任姜明、办信处处长李本有就有关情况作了简要汇报。在走访看望过程中,一面崭新的锦旗引起了吴玉珩的关注。这面锦旗是前不久来自白城市洮北  相似文献   

9.
2月1日,《湖北省信访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这是继去年5月1日国务院新修订的信访条例实施后,全国出台的首部省级地方性信访法规。条例在起草过程、保护信访人权利、畅通信访渠道、维护信访秩序等方面呈现不少亮点。2005年初,省委提出研究制定《湖北省信访条例》,并写进省委关于建设和谐湖北若干问题的意见。省人大常委会根据这一立法建议,及时将该条例的制定列入立法计划。条例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省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人为本、立法为民,先后赴江苏、上海等省市及黄冈、黄石等市县进行立法调研,并将条例草案在《湖北日报》和省…  相似文献   

10.
每月快递     
我省人大信访干部培训工作圆满完成今年6月至8月,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信访办公室联合信息中心,对全省人大信访干部进行了培训。这次  相似文献   

11.
张续明 《公安教育》2005,(11):32-34
一、由“大接访”引发对公安执法工作的思考(一)对“大接访”活动的认识“大接访”即公安“大接访”,指的是全国公安机关集中处理群众信访问题的活动,通俗地说就是公安机关敞开大门接待群众信访。按照公安部的统一部署,组织集中处理群众信访问题,是我国公安机关为深入推进公安机关保持先进性教育活动而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人民公安为人民,公民有权利到公安机关信访,这不仅是密切联系群众,了解社情民意的窗口,还是接受群众监督的渠道。公安机关不仅尊重、保障群众的权益,还要方便群众来信来访,不仅可以到派出机构信访,还可到县、市、省公安…  相似文献   

12.
“信访接待是个筐,有什么困难都往里装”。这是信访处分管领导对信访工作的要求。今年7月底,笔者轮岗到信访处工作两个月,才真正体会了信访工作这个“筐”的深刻内涵。不到信访不知道信访工作的艰难和辛苦。到信访接待室上班的第二天就遇到了一名闹访型的上访人,还差点挨了她一闷棍,幸好被接待室装的铁护栏挡住了才没有打上,后经信访处多名领导劝说,这名上访人才停止打闹。按照信访接待日的规定,每周  相似文献   

13.
豫政办〔2005〕101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随着新修订《信访条例》的贯彻实施,信访工作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为妥善处理这些问题,根据《信访条例》的规定和信访工作实际,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关于省、市、县三级成立本级人民政府信访案件复查复核委员会,承担本级人民政府复查、复核信访案件职责的问题。《信访条例》第三十四条、第三十五条规定,信访人对行政机关作出的信访事项处理意见不服的,可以请求原办理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复查,信访人对复查意见不服的,可以请求复查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复核。国务院…  相似文献   

14.
同志们: 为及时总结交流各地实施《信访条例》的经验,研究和探讨当前我省贯彻落实《信访条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贯彻落实好《信访条例》,省信访局和省人民政府公报社联合举办这次全省贯彻落实《信访条例》工作座谈会,非常必要,非常及时。借此机会,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出席座谈会的全体代表并通过你们向全省信访战线的同志们表示亲切的问候。在接下来的座谈会上,各地、各单位将介绍和交流贯彻实施《信访条例》的经验;省信访局和省政府公报社的负责同志将作发言。希望同志们认真学习交流,深入研究探讨,着力抓好落实。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相似文献   

15.
任命:赵海鹰为省人民政府力公厅信访局局长(正厅级)樊兴宇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信访局副厅级信访督查专员(试用期一年)安南为省人民政府督查室副厅级督查专员(试用期一年)  相似文献   

16.
浅谈串联上访的特点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安研究》2006,146(12)
江西省新余市公安局高玲、龙锋同志来稿指出,串联上访已成当前进京赴省越级非正常上访的突出问题,具有煽动性和惑众性,是新时期违法信访最集中的表现形式之一。一、串联上访的五大特点。一是以老上访户为主体,人员分布面广,信访问题复杂。二是预谋时间长。三是具备一定的反侦控  相似文献   

17.
《江西政报》2015,(1):36-37
赣府厅字〔2014〕159号2014年12月29日各市、县(区)政府,省政府各部门:根据《国家信访局印发〈关于完善信访事项复查复核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国信发〔2013〕8号)精神,经省政府同意,现就进一步完善我省信访事项办理、复查、复核工作机制等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明确工作机构省信访事项复查复核委员会是省政府复查复  相似文献   

18.
它,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社会和谐稳定的“安全阀”。它,又是一座“连心桥”,交融着民众的心声、热望和党与政府的关爱。回眸2005年信访工作,一个普通的数字让人欣慰:省、市、县三级信访部门受理的群众信访总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45%。这是13年以来,我省信访总量首次出现回落。  相似文献   

19.
遇到纠纷时,是通过上访、信访反映问题更有效?还是通过司法诉讼解决问题更有效?带着这个疑问,目前记者采访了省人大常委会分管信访工作的副秘书长马海扬。马海扬副秘书长首先向记者解释了什么是信访。他说,信访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信访人)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  相似文献   

20.
常书铭 《前进》2014,(10):33-34
<正>根据省委组织部的安排,2014年3月我到省信访局挂职信访督查专员。通过系统学习信访知识,参与信访工作,零距离接触信访问题,面对面解决群众忧难,丰富了阅历,拓宽了视野,增长了才干。特别是带队督导阳泉市的信访工作,督办积案化解,使我进一步加深了对省情的认识,深化了对做好信访工作的思考。做好信访工作应该深刻理解和牢牢把握五个方面:一、筑牢群众观点是基础。信访工作的本质属性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联系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