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学理论》2021,(1)
任何伟大文明都有着独特的本源性思维方式。中华文明作为唯一延绵数千年不绝的古老文明,其整体有机的本源性思维方式对自然万物辩证统一关系的把握,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智慧,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实践探索中,自觉运用中华传统生态智慧,反思我国既有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体制弊端,提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理念,并以此为指导思想,推进新时代中国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推进构建了科学的体制保障。  相似文献   

2.
高立伟 《学理论》2023,(3):24-28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创新和发展,包含有理论和实践的双层逻辑,认为人与自然是一种特殊的生命共同体状态,因此两者之间应该“互为维度、互为存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普惠的民生福祉,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与人民健康互为统一以及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等具体特点。同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有利于人民增强“四个自信”,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路径借鉴,更是为全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升以及人的健康全面发展提供了积极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3.
武朔 《学理论》2013,(22):32-33
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国家层面的战略决策。各地更是在中央的号召下开始了各种形式的生态文明建设,虽然大部分地方在这一方面是走了正确的道路,但是也有一部分地方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的某些方面走向了歪路,背离了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甚至走向了"伪生态文明"。这一类偏离生态文明建设正确道路的"伪生态文明"不仅无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而且还会妨碍国家和社会各个层面的建设和发展。所以我们一定要警惕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伪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4.
被誉为“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极”“亚洲水塔”的青藏高原,是我国乃至亚洲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在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腹地,一颗“绿宝石”闪闪发光,这就是“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  相似文献   

5.
生态文明建设是世界和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一场深刻变革,是关系着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渊源深厚、内涵丰富,从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从实践上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行动指南,在国际上开创了中国模式的生态文明建设道路。全面探析这一不断创新、不断完善的理论体系的渊源、内涵和价值的科学维度,从广阔的理论语境和伟大的社会历史实践视角对其进行理性凝练,有助于为新的历史起点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新格局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为向国际社会真正讲好当代中国的"绿色故事",生动有效地展示传播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道路提供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我国在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生态问题,在继承前人、立足当下、直面问题、结合实际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容丰富、见解独到,从生态经济观、生态政治观、生态民生观和生态系统观等方面做了详细论述,提出了一些新举措、新观点和新论断,不仅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科学指导,也为国际生态保护提供了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7.
作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中国化的新飞跃,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有其生成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和现实逻辑。这一思想包含了科学自然观、绿色发展观、基本民生观、整体系统观、严密法治观以及共赢全球观,体现了鲜明的问题导向、真挚的为民情怀、强烈的创新意识和严密的系统思维,为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提供了科学指南。  相似文献   

8.
"两山"论是习近平对我国生态实践进行文化反思的理论结晶,蕴含生成、构造、价值、实践四重逻辑。生成逻辑有实践和理论两个维度,昭示文化适应过程中人与自然关系及其演进规律;构造逻辑分为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横向结构基于文化适应的日常生活面向,纵向结构囊括社区、地域、国家、国际的多层次共同体;价值逻辑体现在源于中国本土地方性知识,但在人与自然、全面小康与美丽中国、中国话语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彰显多维普同性价值;实践逻辑围绕生态文化的宣传与重塑、生态制度的系统化建设、生态治理行动的绿色开展等层面推进,体现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的文化自信和理论自信。  相似文献   

9.
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角度考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可以发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现了从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生态批判到社会主义生态经济建设实践的伟大飞跃,实现了从对未来生态政治制度的抽象描绘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伟大飞跃,实现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伦理思想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实践转化,开创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社会学视野下的生态治理实践,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发展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6,(1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中渗透了他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刻理解,具有丰富的思想精髓,集中体现为:生命共同体意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科学地阐述了"两座山"论,健全的制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障,绿色富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目标。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蕴含了丰富的理论精髓,彰显了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科学的自然观,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内容。回顾这些年.来的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可以看到一条清晰的脉络: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提升到“五位一体”的战略层面,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长远大计”;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将建设生态文明提升为“千年大计”;2018年5月18日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首次明确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再次将建设生态文明提升为“根本大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又将“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列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2.
西方工业文明有其自身的特征和规律,比如以获取利润为动力,以人类中心主义为价值,以现代资本主义体系为制度,以建立在工商业和金融业上的城市为载体,等等。它带来了巨大财富,也用尽了一切手段把发达国家的阶级、经济、社会矛盾转移出去。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20,(8)
马克思生态人思想蕴含于劳动异化理论中,主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解,是以达成人与自然及人类本身两大和解为根本目的人,是追求美好生活和优美生态环境相统一的人,是以实现自由全面发展为最终诉求的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对马克思生态人思想的创新发展,古浪县八步沙六老汉三代治沙人先进群体是马克思生态人思想的生动典范。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培塑生态人。  相似文献   

14.
《行政论坛》2021,(6):16-20
习近平"生命共同体"理念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基础上的创新与发展。作为"新时代"精神的精华,"生命共同体"理念在本体论上深化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认识论上将生态上升至生产力的高度,拓展了系统整体的生态哲学思维方式,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辩证统一、共生共荣的关系,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基础和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提出在遵循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观念的前提下,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汲取中华传统文化中朴素睿智的生态观念,着重解决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习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绿色发展,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的生态产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3,(31)
生态社会主义作为当代西方新社会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潮结合的产物,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与生态问题的关联,主张重新检讨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以构建人类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型社会主义社会为最终目标。生态社会主义在其各个领域的生态重建模式,为当代我国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发展理论和思路。  相似文献   

17.
《民主》2013,(6):1-1
“要实现已确定的奋斗目标,必须付出持续的艰辛努力。”这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又一次谈及“中国梦”。  相似文献   

18.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持续繁荣、全面发展为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与野蛮粗暴地对待大自然相对立的一种伦理形态。而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单独作为一个部分来阐述,可见政府对此问题的高度重视。这个决策使我深受启发、备感振奋。然笔者通过自己的耳闻目睹,经过认真实际调查和对比之后,对延川县的"生态建设"颇感担忧。因此,从延川县的生态实际出发,结合党中央的政策指导,来谈论延川县生态治理的成绩和面临的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19.
潘岳 《党政论坛》2011,(10):44-44
西方工业文明有其自身的特征和规律,比如以获取利润为动力,以人类中心主义为价值,以现代资本主义体系为制度,以建立在工商业和金融业上的城市为载体,等等。它带来了巨大财富,也用尽了一切手段把发达国家的阶级、经济、社会矛盾转移出去。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指出,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联系当前组织工作,笔者认为学习运用“底线思维”方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值得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