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美国语言学家Gilles Fauconnier提出的心理空间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它旨在解释语言即时或实时的产生与理解的过程。心理空间理论从认知角度也对文学作品的语篇分析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即语篇的处理与加工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个包含相互关联的心理空间网络的结构体。空间构造语、基点、焦点和视点这些概念已成为文学语言学分析的常用术语。以法国作家阿尔封斯.都德的一篇短篇小说为实例,探讨心理空间理论在语篇的人物意图中的认知图式。  相似文献   

2.
采用第一人称的叙事手法是小说TheGreatGatsby的突出艺术成就之一。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处理此类叙事手法在很大程度上考验着译者的翻译能力。译者高克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采用适当插入叙事者补白和灵活运用古雅词句的翻译策略,再现了原文特有的叙事风格和时代氛围,有利于将语言和精神的双重内涵较巧妙地传递给目标读者。  相似文献   

3.
关联-顺应模式是一个跨文化的、以译者为中心的理论。在该理论框架中,翻译是译者在原文认知语境中寻找关联的明示推理、在译文认知语境中做出动态顺应的双向交际过程,这就决定了译者在此过程中必须承担读者与作者的双重使命,通过顺应不同的文化语境中读者的审美期待和接受水平来获得最大的关联。此模式为词语联想意义翻译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指导,更加清晰地呈现出词语联想意义翻译过程中译者认知机制的运行过程,从而使作者能够最终提出有效的翻译策略来指导词语联想意义的翻译。  相似文献   

4.
文化简化主义与语义的欺骗性对等是西方译者英译中华典籍时常犯的错误之一,其特征是译文与原文表面上语言意义一致,但实质上文化意义却大相径庭。就《孙子兵法》的英译而言,译者的选择体现了译者的文化心理,其又通过译者英译的文化表现体现出来。译者如缺乏文化逻辑意识,以自己的心理框架取代现实的语境,就会以自己认为合理的解释来取代源语文化之文化惯约。欲避免文化简化主义的发生,译者须加强自我自反性,厘清蕴含在文化表现系统中的文化逻辑,通过自反的方法达到差异比较与沟通理解之目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关联理论的明示——推理交际模式,提出了语用翻译实际上是双明示——推理的交际过程,是涉及到原文作者、译者、译文读者三个交际主体的动态的三元等效翻译,并探讨了认知语用学的关联理论对语用翻译的启发和指导意义,指出翻译的本质就是寻找原文与语境间的最佳关联,从而取得理解原文的语境效果。  相似文献   

6.
语境在翻译中至关重要。在翻译实践中,理解和表达都是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的,语义的确定、语篇的衔接以及语体的运用都离不开语境,因此,语境是构建正确翻译的基础。译者理解原文时必须从宏观语境和微观语境的角度考虑,反复琢磨,排除歧义,做到准确地理解原文,译文表达也必须密切联系语境。  相似文献   

7.
论文从准确性、审美要素的补偿和意象的处理三方面对几篇中国古典散文英译文进行比读,品评中西译者的译文特点,认为:对于中国古典散文的翻译,中国译者比西方译者更有优势。我们不应只强调译者的英语能力,还应强调译者对原文语言和文化的理解能力,对原文美学要素的识别能力以及情感的表现能力。  相似文献   

8.
英汉互译"零翻译"研究--兼谈"政法职业学院"校名英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是英译汉还是汉译英,既要考虑译文忠实于原文,又必须避免译文与原文出现语义错位而产生误译,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实践中学会从语言学等级体系里找准原文的“翻译单位”,即找到合适的语言层面作为翻译单位来对原文进行正确的、不引起误解的翻译。如果出现语义错位现象,可作“零翻译”处理。本文试图从“翻译单位”和“零翻译”的视角探讨“政法职业学院”的校名英译问题。  相似文献   

9.
语篇翻译与语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语篇翻译中,译者除了要对两种语言的特征了如指掌外,还要对原文语篇所涉及的非语言因素语境进行分析,根据语篇所处的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来实现原文与译文之间建立在语篇层次上内容的重现和交际功能的转移。  相似文献   

10.
根据毕飞宇小说改编的电影《推拿》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是一部由小说改编成的电影。本文通过对毕飞宇原著小说和娄烨导演的电影进行对比,从"叙述者在小说和电影中的差异"以及"《推拿》中跨媒介叙事的主体差异"这两个角度入手,分析其如何从小说叙事转向电影叙事,希望能找到小说改编电影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短篇小说《邱园记事》是一部反传统叙事的文学作品。这部作品打破了传统小说单一的时间、空间叙事方法,通过空间并置、内心刻画和意象运用等叙事手法,将小说的现实时空和人物的心理时空交织在一起,从而形成作品独特的时空观。  相似文献   

12.
礼貌对等是翻译对等的一个重要方面,礼貌对等程度是影响译文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把礼貌对等作为衡量翻译质量的一项重要标准,有助于译者从更深的文化层次理解原文,使译文与原文达到多层次、多方面的对等,成为更优秀的译作。  相似文献   

13.
跨文化翻译中,文化信息的传达是翻译的本质。在文化翻译中,译者要结合语用学知识,立足原文语境,充分把握原语作者的语用用意,通过推理,寻找原文与语境的最佳关联,并深刻把握原文文化底蕴,从而达到准确传达文化信息的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由于译者与读者之间存在着差异,译文往往与原文凿枘。以霍克思英译本《红楼梦》为例进行分析,可以得知文化性误译、阐释性误译、创造性误译、关照性误译等四个方面是文学翻译中误译的主要肇因。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无论是英译汉,还是汉译英,都必须建立在对原文正确理解的基础之上才能进行准确翻译。当原文的表层意思与深层意思一致时,译文采取直译的方法即可;但当原文的表层意思与深层意思不一致时,则必须先对原文进行释义,再将原文作者真正想要表达的意思翻译出来,这时译文要采用意译的方法。译文必须忠实于原文,但又不能拘泥于字面。翻译的最基本任务不仅是语言的转换,而是信息和内容的传达。  相似文献   

16.
李厥云 《工会论坛》2011,(6):155-156
译文既要传承源语作者、译者和目的语受众之间的文化交际功能,还需符合“功能加忠诚”的翻译原则。本文以爱伦·坡的作品《厄舍房屋的倒塌》为例指出,译文的创新性不仅要考虑文化传统、意识形态和读者的心理期待等因素,还要用语义关联的原则来评估译文承担的交际功能。  相似文献   

17.
在口译过程中,译者在源语发言人、译者、目的语接受者的关系链处于一个中介人的位置,从语用学角度分析,其实也就是同时处于交际三角中的"受众"与"演讲者"的两角.口译活动是动态发展的,口译成功与否,译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译员作为交际双方的中介,须在了解发言人与话语受者的语言表达习惯基础上选择适合双方的语言表达方式,使译语再现源语的所有意义,而且这一选择是有意识的策略选择,最终使所选择的译语得体并流畅地再现源语的真正意图.  相似文献   

18.
<赵飞燕外传>被称为"传奇之首",其艺术水平较高,对后世小说创作影响很大.因小说是依托历史事实而创作的,小说内容与所据史实之间必然有相当的差距.将小说叙事与历史叙事进行对比研究,可以比较清楚地考查出作者的创作旨趣、思想倾向和艺术技巧.  相似文献   

19.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导致中文和英文在表达方式、语言风格、组织结构方面差异明显。文章通过讨论在汉译英过程中主语和谓语的确定问题,指出译者应根据语境采取灵活的翻译策略,使译文完整表达出原文的思想。  相似文献   

20.
古今中外翻译的方式方法截然不同,但是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把原文的意思在译文中表达出来,完成信息的交流。然而,在翻译的过程中,如果只是单纯地追求与原文形式的统一与逐字逐句的翻译,而忽视两种语言社会文化之间的差异,就很难使译文读者产生与原文读者一样的心理反应,也就不能顺利地完成信息的交流。这是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发生的。文章基于奈达的同构体理论,举例论证同构体理论在英汉互译过程中的应用,并以此体现同构体理论的现实意义,并探讨同构体理论在翻译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其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