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人认为对错误思想和倾向进行批评,是重复“以阶级斗争为纲”时期“左”的那一套做法。其实,这是一种误解。首先需要明确的一个问题是,无产阶级政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错误思想和倾向的干扰。如果不及时纠正这些错误思想  相似文献   

2.
反对错误倾向,首先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有“左”反“左”,有右反右,在反对一种倾向的时候,注意防止掩盖另一种倾向。实事求是是在反对和纠正党的错误倾向时应持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正确认识错误倾向存在的真实性,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既不扩大,又不缩小;既不能人为地凭空捏造,把  相似文献   

3.
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强烈呼唤着解放思想,转变旧的思想观念。当前,“左”仍然是禁锢人们的思想,影响改革开放事业顺利发展的主要障碍。我们警惕右的同时,应当充分认识“左”的严重危害性,进一步清除“左”倾的影响,促进思想的解放。现将“左”倾错误思想几个问题的研究综述如下:一、“左”倾错误的历史回顾王珏同志在1992年《改革》第5期上撰文认为,我党历史上“左”倾错误给革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民主革命时期,“左”曾使党的力量在苏区损失90%,在白区损失几  相似文献   

4.
李克 《求实》1981,(Z1)
解放思想,反对“两个凡是”,纠正“左”的错误,是完全正确的。但是,解放思想不是只反“左”不反右,而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就领导思想来说,重点是防止、纠正、反对“左”的阻力和影响,就不同地方、  相似文献   

5.
细节一:一大中就有所谓“左”和“右”两种倾向吗?濮清泉是陈独秀的表弟,因参加托派组织曾和陈独秀等人一同被关押在南京老虎桥监狱,在狱中,陈独秀经常和他谈起自己的经历。这些谈话给濮清泉留下很深的印象。1980年,濮清泉发表长文《我所知道的陈独秀》,披露了陈独秀许多鲜为人知的经历和见解,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在这篇文章中,濮清泉谈到陈独秀对党的一大的评价,“他说第一次代表大会中就有‘左’和‘右’两种倾向”。  相似文献   

6.
答:小平同志最近指出,“现在,有右的东西影响我们,也有‘左’的东西影响我们,但根深蒂固的还是‘左’的东西”,“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这是很有针对性的,“左”的倾向在党内仍有一定的市场,  相似文献   

7.
1942年初春,在国民党重重封锁下的延安,一场以肃清王明“左”、右倾错误思想影响为目标的运动,在毛泽东亲自发动和主持下拉开了序幕。2月1日,毛泽东在中央党校的开学典礼上作了重要演说《整顿党的作风》,明确号召整顿学风、党风、文风,以纠正党内存在的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 正当中央各机关单位普遍传达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和他2月8日在延安干部会上的报告《反对党八股》,并且对党员干部进行思想动员,制订学习计划之时,热情而又敏感的延安文艺界就行动起来了。当时正值农历新年,延安军人俱乐部展出了张谔、华君武、蔡若虹3人的70多幅  相似文献   

8.
当前,在惩治腐败、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工作中,部分纪检监察机关办案人员存在着"左"和"右"的错误思想,表现有以下几点:一是认为当前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和惩防并举,注重预防体系,查办案件就是次要的了,可以放松了,表现出"右"的倾向;另一方面,认为查办案件、惩治腐败是纪检监察机关的唯一重要的任务.不抓出几个腐败分子.就说明这个单位党  相似文献   

9.
最近一段时间,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强调,要防止和纠正干部“带病上岗”、“带病提拔”。中央组织部专门印发了《关于切实解决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几个突出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六条措施。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一定要按照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和《意见》的要求,采取切实措施,坚决防止干部“带病提拔”。干部“带病提拔”虽然是个别现象,但影响恶劣,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个别地方或部门的领导干部用人凭个人好恶,不坚持原则,千方百计提拔群众早有议论和反映的干部;有的是…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谈话中指出,“现在,有右的东西影响我们,也有‘左’的东西影响我们,但根深蒂固的还是‘左’的东西。”他还指出:“‘左’带有革命的色彩,好象越‘左’越革命。”(《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5页)这里向我们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左”的东西根深蒂固,带有革命的色彩呢?这个问题很复杂,亟待深入研究。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与“‘左’比右好”观念的长期禁锢有极大关系。而这一观念似未系统清理过。因此,对“‘左’比右好”作一番评析,辨明是非,将有助于使更多的人进一步从“左”的精神枷锁中解放出来。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理论是指引中国人民创造性实践的伟大旗帜。这个理论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断排除“左”和右的干扰的科学理论成果,其形成的过程始终伴随着同来自右的、主要是“左”的错误思想的斗争。坚持和发展邓小平理论,同样要同有的、主要是“左”的思想干扰作不懈的斗争。因此,认真学习邓小平防右主要是防“左”思想,并进行理论思考,有利于深化对邓小平特色理论的认识,排除干扰,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一、邓小平对“左”的严重危害及美成因的历史考察邓小平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相似文献   

12.
正是在“左”倾思潮四处泛滥,人们心头充满了疑云的关键时刻,1992年1月至2月,邓小平以88岁的高龄,毅然南巡,发表重要谈话,高屋建瓴,冲破姓“社”姓“资”的阴霾,推动改革开放的车轮重新启动,隆隆前进。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旗帜鲜明地反击了“左”倾思潮,批驳了假扮成马克思主义的“左”的谬论。邓小平说:“现在,有右的东西影响我们,也有‘左’的东西影响我们。根深蒂固的还是‘左’的东西。有些理论家、政治家,拿大帽子吓唬人的,不是右,而是‘左’。‘左’带有革命的色彩,好像越‘左’越革命。‘左’的东西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可怕呀!一个好好的东西,一下子被它搞掉了。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右的东西有,动乱就是右的!‘左’的东西也有,把改革开放说成是引进和发展资本主义,认为和平演变的主要危险来自经济领域,这些就是‘左’。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这样就不会犯大错误,出现问题也容易纠正和改正。”针对一段时间以来姓“社”姓“资”横加干扰,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的现状,邓小平说:  相似文献   

13.
我是华中师范大学地理系的一名离体老教授,年近80,近来有幸看到《学习月刊》,如获至宝,勤为学习,大有收益。但对贵刊刊登的有些文章的有些观点,我感到不能完全苟同,如贵刊有篇文章说:“苏联共产党的问题一个是长期以来思想僵化、体制僵化。犯了‘左’的错误。二是后来在纠正‘左’的错误的过程中又走向右的错误,机会主义泛滥。所以是先‘左’后右把苏联给葬送了。……苏联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最近在视察南方时的讲话中说“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这里我就防止“左”的问题说一些看法。主要说两个问题,一、当前防“左”,防什么?二、为什么产生“左”,怎样防? 先说第一个问题。警惕右,警惕什么?非常明确,就是警惕资产阶级自由化倾向。否定四项基本原则,闹资产阶级自由化,必然破坏国家的安定,破坏社会主义建设,造成动乱,这  相似文献   

15.
论“左”     
邓小平同志指出,现在,有右的东西影响我们,也有“左”的东西影响我们,但根深蒂固的还是“左”。因此,联系历史与现实,对“左”的存在形态、认识根源及其隐蔽形式作较深入分析,探讨防“左”的思想方法问题,对于我们提高认识,少犯错误具有重大意义。一、“左”的存在形态就“左”的存在形态看,可分为“左”、形“左”、实“左”三种。就“左”的表现层次看,有行动上的“左”、认识上的“左”和思想观念上的“左”三种。就行动而言,当客观条件尚不成熟不足以采取某种政策措施而盲动地采取时,即为“左”,反之,即为右。就认识而言…  相似文献   

16.
1959年7月2日至8月1日,在庐山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出席会议的除了中央政治局成员外,还有各省市区委第一书记、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一些部委负责人。会议初期的基本精神是纠“左”。许多与会者从不同角度强调“大跃进”以来问题的严重性.认为前一段纠“左”虽有成绩.还很不够.要求进一步深入进行;另外,也有不少与会者不愿意多讲缺点,认为纠“左”已经过头,使干部、群众泄气,出现了右的倾向。  相似文献   

17.
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左”的根子很深,时间很长,影响很广,纠正起来也难。直至今日,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同样受到主要来自“左”的干扰,正如小平同志所指出的:“现在,有右的东西影响我们,也有‘左’的东西影响我们,但根深蒂固的还是‘左’的东西。……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来分析,“左”倾思想的认识论根源是主观唯心主义,即“主观和客观相分裂,认识和实践相脱离”,从根本上违背了认识和实践相统一的唯物  相似文献   

18.
《求实》1988,(3)
邓小平同志指出:党的十三大进一步解放了党和人民的思想,也将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学习十三大文件,重点应当放在进一步解放思想上。如果说,三中全会前后解放思想的突破口放在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上,那么,在当前就应当放在破除“左”的倾向、僵化思想、习惯势力、传统观念上。只有从思想上解决了这些方面的问题,才能提高坚持  相似文献   

19.
裴焕利同志在《中共党史研究》1989年第2期发表了《从1958年底到庐山会议前期纠“左”说的质疑》一文(以下简称裴文),肯定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曾努力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一些错误,却又认为这种“对错误的纠正”不是纠“左”。这种说法值得商榷。一、裴文的逻辑矛盾难以根除裴文既承认“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错误是“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又说从1958年底到庐山会议前期党中央和毛泽东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一些错误的纠正不是纠“左”,这在逻辑上是讲不通的。二、裴文对纠“左”含义的理解有片面性在对纠“左”含义的理解上,裴文片面强调了质的规定性,忽视了它在不同条件下规模  相似文献   

20.
《古田会议决议》是我党反对党内错误思想和不良作风迫切需要的产物;《决议》提出了从思想上作风上建党的重要性,分析了党内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表现和来源,提出了纠正党内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具体方法;《决议》对我党经常性的“思想改造”和集中式的“整风运动”的党风建设模式的创立与优良作风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决议》是党风建设的奠基之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