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签名的故事     
权威人士不无自豪地说,人类是世界上唯一会笑的动物,也是唯一会思考的动物。据说这是通过观察、分析、推理得出的理性判断。我微笑,我思考,但有时我免不了纳闷儿。人的微笑,不过是脸上的一种肌肉搐动。我常看到马屁股上也有类似的搐动,凭什么肯定那不是另一种微笑呢?又如,狗在高兴时会摇尾巴,我们不是狗,怎么知道狗摇尾巴不是在微笑呢?  相似文献   

2.
这么有诗意的题目,可惜不是我说的,是德国作家雷马克在《流亡曲》中说的一句话。但这句话却深深地打动了我,让我有一种不吐不快的冲动——因为我的每一次人生转折,靠的不是手腕,而是勇气。  相似文献   

3.
云弓 《法制博览》2011,(16):19-19
我不知道现在的恋人怎么样,反正我没有说过“我爱你!”,不是不爱,不是没有爱,而是没法说,没法用语言来表达。  相似文献   

4.
我一直关注中国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摸索其规律和模式,这样有利于与他们沟通。在我看来中国是文化、习俗、惯例等味道浓厚的社会,它们几乎渗透到每一个人的身心上。然而有些现象确实不可思议,对此虽然我也尽量想办法加以解释,想借此提出我眼中“中国人的不可思议”。首先声明,这些都是相对的,不是彻底普遍的,更不是永恒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肖复兴 《法制博览》2009,(18):40-40
今年以来,给人们最大震惊的事情,要我来说,不是H1N1流感的爆发,不是法国飞机的空难,也不是成都公共汽车的燃烧,是近日发生的吉林松原高考舞弊案。说其令人发指,惊心动魄,触目惊心,前所未闻,任何一个词,都不过分。  相似文献   

6.
南方朔 《南风窗》2013,(24):94-94
当科学成为一个庞大的商业和教育体制,它就自然而然地成了一种特权,一个恶势力,并走到违反科学精神的方向。在古代和当代作家里,我认为有两个女作家对生命科学最具洞察力。一个是19世纪上半叶的玛丽·雪莱。当时科学初兴,但她已警觉到科学家可能走火入魔,因而写了《科学怪人》。一个科学家竟然东拼西凑做出了一个人造人。最后他后悔莫及,和他造的人一  相似文献   

7.
John美  古雷 《法制博览》2010,(3):25-25
毫无疑问,许多中国人是不会讲英语的,但还有很多人特别是大学生,。在跟外国人聊天时除了英语别的任何语言都不用。当然,我不是说中国年轻人都不愿用中文跟外国人聊天。这不是事实。但在中国,喜欢用英语而非母语的人异乎寻常地多,至少我来中国之前从没想过会这样。  相似文献   

8.
看了这个题目,你也许觉得很奇怪,一定要问:“我不是我自己会是谁?”但在现实中,你在许多人眼里都不是你自己:上司会让你像这一个,父母会让你像那一个,同事朋友还会把你和某某相比较,如果你为了适应周围的环境变来变去,你还会是你自己吗?  相似文献   

9.
摆架子     
毕家龙 《法制博览》2009,(16):70-70
我说的架子,不是建筑工地上的架子。我说的架子,是摆架子,摆架子,是人的一种状态。架子是什么?架子看不到摸不着,但你只要是红尘中的人,就时时感觉到架子的存在。  相似文献   

10.
摩罗 《法制博览》2010,(10):23-23
让我震撼的不是达尔文的进化论观念,不是《人类的由来》所极力论证的人与微生物和哺乳动物及灵长类动物在进化链条上的关系。让我终生不会忘记的是这本书中微不足道的一个小插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