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近年来,我省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迅速,但其占家庭总收入比重还是很低。为使更多居民拥有财产性收入,应注重社会公平,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创新金融体系,拓宽居民投资理财管道;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证券市场、房屋租赁市场,建立合法财产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2.
增加工资性收入是财产性收入的根本基础;财产所有权的确认和保护是财产性收入的前提和基础;建立多层次与规范的资本市场体系是财产性收入实现的主要途径;政府要加强引导和服务,努力提升居民的理财理念和理财水平,引导广大群众理智有效地增加财产性收入,注意化解和规避投资风险。  相似文献   

3.
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对于促进共同富裕,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要为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创造条件,主要措施是: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实现收入和财产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切实维护广大民众作为全民或集体财产所有者分享全民或集体财产的收入的权利;在投资渠道和投资环境上为广大中、低收入者提供更多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4.
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障碍因素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产性收入是我国农民收入的四大构成部分之一,不仅对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事关社会公平等重大问题。目前我国农民财产性收入呈现出不足与不均并存现象,不仅绝对数量少,与城镇居民差距大,而且分配不均的问题也比较突出。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除城乡居民财产分布的差异之外,还包括农村土地、集体资产管理、农村金融等方面的制度障碍,以及财产性收入的自我强化机制。因此,为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要在拓展农民收入来源渠道、夯实财产性收入来源基础的同时,重点通过推动土地、金融、税收等方面的制度创新,为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创造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5.
随着"十二五"期间"两个率先"的加速推进,江苏居民个人财富的积累已蔚为可观。财产性收入的提升是增加江苏居民消费力、购买力,刺激内需的主要渠道,而参与风险市场的固定成本的大小则在居民资产配置决策中起到关键作用。可以通过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降低居民参与股票市场的固定成本、降低居民参与房地产市场的固定成本、降低居民创办私营企业的固定成本、盘活农村土地市场等措施来进一步提升江苏居民财产性收入以刺激内需。  相似文献   

6.
财产权利视角下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提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居民财产权利是居民对财产的选择权,他可以选择占有财产或不占有财产,可以选择授予或不授予他人对财产的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力。它是居民最基本的一项人权,国家权力不得侵害。从党的十七大报告"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这一政策入手,分析我国居民财产权利的现状,指出国家权力对居民财产权不应该干涉太多,而应当切实保护居民财产权利。创造国有民享的经济权利,扩大居民地权。从而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  相似文献   

7.
石平平 《前线》2008,(2):36-37
一般来说,城乡居民收入主要包括工薪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工薪收入,是供职于单位或个人,靠付出劳动而获得的收入。经营性收入,是通过生产经营而获得的收入。转移性收入是通过二次分配无偿获得的货物、服务、资金或资产所有权等收入。所谓财产性收入,则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保险、有价证券)、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具体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等收入;经营财产所获得的红利收入、增值收益等。通俗地说,财产性收入就是人们投资理财所获得的收益。  相似文献   

8.
《社会科学报》刊登国家经济研究所主任范剑平的文章说,十七大提出了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这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我集中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增加营民的财产性收入。现在存在一个误区,很多人把资产价格短期内的急剧上升,包括房价上升、股票大幅度上升,当作增加财产的主要渠道。这是对财产性收入的一个误解,  相似文献   

9.
发展资本市场,推进“财产性收入”大众化,是落实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的“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战略性要求的重要途径。采取推进“职工持股计划”、开发投资连结型养老保险产品、鼓励企业发行小额股票等重要措施,让广大居民拥有财产性收入;实现以城市带动农村、以工业带动农业,吸收失地农民参股,发挥农业加工企业的作用,把广大农民也纳入资本市场网络,分享“财产性收入”。  相似文献   

10.
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收入差距扩大问题越来越严重.而近年来,随着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增加,财产性收入差距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财产性收入盖距已成为居民收入盖距扩大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文章分析了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的三个特点,指出造成财产性收入差距进一步加大的主要原因在于分配制度的缺陷.缩小财产性收入差距,最根本的要靠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提出国民收入倍增的计划,有助于我国实现经济转型,避免陷入“中等收入国家陷阱”,促进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为此我们需要从调整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与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进行努力。  相似文献   

12.
相对于城镇居民来说,内蒙古农牧民财产性收入普遍处于较低水平。从内蒙古实际条件出发,让更多农牧民获得财产性收入,核心是提高农牧民收入和推动土地要素的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13.
据某报载,有人主张鼓励增加财产性收入,应该成为分配领域的一项重要政策.这是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劳动收入与财产性收入,性质上是不一样的,因而在政策上虽然都要保护,但也应该有所区别,不能一视同仁.在分配政策上财产性收入应处于第二位.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坚持把劳动收入放在第一位.如果按要素分配成为主要分配方式,如果在分配政策上把资本收入放到第一位,那就同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相悖了.当前更应该强调保障和增大劳动收入.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这就是要广大群众广开财路,让更多的人成为中等收入者.但是我们既要正视财产性收入对提高居民收入的正面作用,也要认识和防范其可能加剧贫富差距所产生的负面效应.因此,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人,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遏制财产性收入分配不公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赋予兵团团场农业职工更多财产权是增加职工财产性收入,优化农业职工收入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需要。兵团农业职工财产权益缺失,实现形式有限,导致财产性收入获得渠道较窄,收入较少、增长缓慢。应从明晰职工土地承包经营权、探索改革职工保障性住房产权制度等方面,构建赋予职工更多财产权的基本框架,并从明晰产权、平等配置财产权等方面完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6.
拥有财产性收入是民众共享发展成果的重要途径,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有利于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比重,缩小收入贫富差距,构建"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促进社会和谐.我国当前收入分配尤其是初次分配的不公平,不利于让民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这一政策发挥积极效果,相反可能使其成为新一轮贫富差距拉大的源泉.政府应树立"藏富于民"的现代公共财政理念,提高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从根本上解决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公平问题.  相似文献   

17.
拥有财产性收入是民众共享发展成果的重要途径,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有利于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比重,缩小收入贫富差距,构建"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促进社会和谐.我国当前收入分配尤其是初次分配的不公平,不利于让民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这一政策发挥积极效果,相反可能使其成为新一轮贫富差距拉大的源泉.政府应树立"藏富于民"的现代公共财政理念,提高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从根本上解决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公平问题.  相似文献   

18.
倪春华 《世纪桥》2008,(11):58-59
拥有财产性收入是民众共享发展成果的重要途径,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有利于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比重,缩小收入贫富差距,构建“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促进社会和谐。我国当前收入分配尤其是初次分配的不公平,不利于让民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这一政策发挥积极效果,相反可能使其成为新一轮贫富差距拉大的源泉。政府应树立“藏富于民”的现代公共财政理念,提高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从根本上解决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公平问题。  相似文献   

19.
薛艳丽 《唯实》2008,(2):62-64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要“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论断。这一论断内涵丰富、充满新意。那么,什么是财产性收入,增加财产性收入意味着什么?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有多少?如何让群众拥有更多的财产性收入?对此,笔者将解读统计调查数据,领略居民财产性收入的风景,拓展积累百姓财富的渠道。  相似文献   

20.
快速提升群众财产性收入是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说法,内涵丰富、新意十足,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提法是党中央"藏富于民"治国理念的体现,不仅有利于增加百姓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生活,而且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营造稳定环境,完全切合了民众的需求和愿望。在当前形势下,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除了从根本上要发展经济外,还要进一步完善相关产权制度,拓宽各种投资渠道,包括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城市居民房地产以及构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