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是本世纪九十年代的第三年。九十年代的中国文学已有了不同于八十年代中国文学的特点。弄清楚九十年代文学的新变,肯定它的主流,指出它的隐忧,昭示它的前景,将使我国九十年代的文学得到更好地发展。 (一) 从1990年起,我国的文学一方面继承和发扬了八十年代文学中思想解放、敢于创造突破的新锐精神,另一方面也扬弃了八十年代文学中的某些浮躁、玄虚、与人民群众隔膜等负面东西,出现了在平稳中向前拓展的局面。开放的现实主义占了九十年代文学的主流地位,但运用其它创作方法创作的其它流派的文学作品依然存在。它们和开放的现实主义既相互挑战,又相互补充,有助于近三年文学质量的提高和样式的增多。  相似文献   

2.
《前线》1986,(1)
文学从原始的形态发展到今天这样多姿多彩,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的。在这一过程中,文学的内容和形式都有过巨大的变化、发展,文学的思潮、流派也有过许多兴衰更替。那么,文学的变化、发展、兴衰和更替是一种孤立的现象呢,还是一种与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密切相关的现象呢?是不可知的呢,还是有规律可寻的?我们认为,文学的变化、发展、兴衰和更替,是一种与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密切相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社会思潮呈现出空前的活跃性和复杂性,是社会转型的必然产物,也是民众思想活跃的表现。这些社会思潮主要以"左"派思潮、当代儒学、自由主义、虚无主义、个人主义、民粹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思潮等为代表,对我国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我们只有认真分析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内涵及特点、把握其发展态势,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对和引领,对这些思潮加以区别对待,辩证扬弃,才能准确定位各种社会思潮的位置,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的共识.  相似文献   

4.
文学思潮是社会思潮的一部分。现实生活的发展,国民心态的变迁,外来思想的影响,都会激荡起文学思潮,促使一些文学思潮兴起,一些文学思潮消歇。九十年代的中国,特别是1992年提出并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文学思潮的涨落更为明显。从文学思潮的涨落中,可以看出我国文学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桂强 《世纪桥》2007,(3):86-86,88
俄罗斯文学和宗教关系的研究是俄罗斯文学研究的一个特点,而且其势头方兴未艾。本文通过梳理文学与宗教关系视野中对普希金进行研究的问题史,可以初步说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尤其是九十年代下半期以来普希金研究者对文学创作与宗教关系问题的重视,另一方面也表明俄罗斯普希金学的拓展和深化。  相似文献   

6.
《世纪桥》2016,(1)
工具理性虽然实现了物质生活的发展,但却丧失了对人的终极目标和价值的讨论和追问,因此在20世纪中叶的时候产生了人文主义思潮,倡导对人性的回归。目标管理就是在人文主义思潮下诞生的一种管理理论,它是以相信人的积极性和能力为前提的,组织的主管人员和员工都参加到目标的制定,并靠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去完成,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管理者通过目标来管理部下,而不是用"手段"或"控制"来管理部下。目标管理构建了一种新的管理体系,可以说目标管理的理论本质就是一种人文主义视角下的管理哲学。  相似文献   

7.
女性文学在九十年代是一道独特的亮丽风景,她的最显著特征就是边缘性和与男性话语的对抗性上.本文试图从女性意识、意象组合、玄秘性与书写方式等方面来探讨女性文学在九十年代呈现的女性特征.  相似文献   

8.
文学史学的人类学范式经历了建构、危机和生机三个历史阶段.19世纪中后期,文学史学借鉴人类学的种族论、进化论和科学方法论建构起文学史学的人类学范式,经过欧洲文学史家的开拓,文学史学人类学范式发展到顶峰阶段,对20世纪的中国文学史学产生了深刻影响.进入20世纪,文学史学人类学范式遭遇到后现代主义、形式主义、接受美学等文化思潮的口诛笔伐,陷入了危机.20世纪后期,文学人类学兴起,文学史学的人类学范式重新获得了生机:一方面,文学人类学的整体文学史观和比较方法论推动了文学史学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文学人类学的普遍主义和相对主义思维方式、以及文学人类学中国学派的“四重证据法”和“文化阐释”又让文学史学面临诸多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新戾主主义革命文化工作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影响下进行的,是与中国的社会历史进程同步发展的。整个新民主主义时期,文学仿佛是时代的晴雨表,社会历史的每一次动荡都会从不同角度折射到文学上来,都对文学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啊,中国新民主主义时期的文化运动从五四时代对外国思潮流派的兼收并蓄转到格外关注“普罗”(无产阶级)文学的发展,是我国的革命文学对风行全球的左翼思潮的一个响应,是红色的30年代的一个健康产儿,更是对“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对资产阶级叛变革命的一次示威。因此,本文想从左翼文学这个特殊角度,…  相似文献   

10.
一种文学流派的创作区别与其它的流派立足于时代,必有独到之处。新写实小说在上世纪90年代众多创作思潮和流派当中,契合了大众的审美与消费的统一性,一方面展示了在具有时代性的生活大背景中,不同于传统的激昂、积极的革命现实主义的描写,展现在市场经济时代中人崭新的生活方式,把平凡生活中的普通人物  相似文献   

11.
社会危机、法西斯和斯大林主义的暴力与恐怖、技术理性和人的异化、时代思潮和哲学范式的转换构成加缪存在主义的社会背景;独特的人生经历激发他对荒诞的思考,生活的激情以及反叛精神确定了加缪的哲学和文学主题;生命哲学、宗教根源和希腊精神则构成加缪存在主义的思想渊源。  相似文献   

12.
文化快餐     
八十年代,以《班主任》、《人到中年》等小说为代表的新时期文学,在万马齐喑的文化废墟上,喷放出耀眼的光芒。进入九十年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辉煌的严肃文学却逐日失去光芒,陷入被冷落的窘境。于是,有人发出疾呼:中国文学已经面临灭顶之灾,快救救文学。 文学真要人去救么?古今中外的文学,历来都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的。今日中国的文学,难道会被市场经济的洪流吞没? 观察一下社会生活,在图书市场,大部头的庄重的文学作品,确实乏人问津。但五花八门的“文化快餐”,却不乏观众,尤其引人瞩目的是,无论是在文化娱乐市场,还是在居家生活中,一支文学奇葩正日益迎风盛开怒放。无论是文人学者,还是体力劳动者,莫不倾心相爱。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国社会存在着以新自由主义、新左派、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和"全球主义"等为代表的社会思潮;这些社会思潮多元并存、复杂多变,并且对我国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也有负面的;只有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对和引领当代中国社会思潮,对当代社会思潮区别对待,辩证扬弃;科学发展,改善民生;创新工作方法,探寻科学机制,才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才能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14.
世界各社会主义国家从具体问题出发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新探索,其路径和观点有所不同。而国外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论述和研究,可以从两个主要视角进行观察:一是社会主义国家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主要指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和这些国家理论家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研究;二是欧、美、日、(苏)俄等国马克思主义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及其整体性的认识和研究。通过梳理、比较和分析,发现这些研究存在差异性与统一性,并对与此相关的一些有代表性的错误观点和思潮进行辨析。  相似文献   

15.
当今中国文坛,女性作家写作愈来愈惹人注目。可以说,女性文学写作已进入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这个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尚属“星星之火”的现象,到九十年代不断发展蔓延,眼下似有“燎原”整个文坛之势。无论是作家的数量、创作的质量或是风格的多样、作品的影响,都大大超过现代时期。女性文学形成如此大的气候,造成如此大的影响,这在中国文学历史长河中还未曾有过,今天的新锐女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西方的中国学家已越来越多地把目光投向极左思潮与中国的发展问题,这一类专著不断问世。《极左思潮与中国:1958—1981》一书是这些研究成果中一本有代表性的著作。与中国学者的同类研究相比,本书有其独到之处。首先,在研究方法上,作者综合应用政治学与历史学的方法,另辟蹊径,从一个崭新的视角来考察极左思潮对中国发展道路的影响,因此,读来使人有耳目一新之感。其次,从资料占有和利用方面来看,本书作者不仅研究了大量来自中国的各种原始材料,而且还综合比较了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从而使本书的资料翔实,信息量大,通过  相似文献   

17.
社会思潮在高校学生中的传播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些影响是如何产生的?通过分析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的基本要素及其过程,笔者发现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有如下几个机制:信息的传递机制、动力机制、选择机制、建构机制和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社会思潮基本经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同的社会思潮纷纷涌现,具有广泛而深刻的背景和动因.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各种社会思潮进行了科学引领,取得了十分丰富的成功经验.这些经验对于我们引领社会思潮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探索和改革引领社会思潮的实践思路提供了必要的现实启迪.  相似文献   

19.
谭索 《党建》2009,(4):60-61
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是苏联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发生剧烈震荡和社会制度“天翻地覆”的年代。在苏联剧变过程中,叶利钦从原苏共中央的一名重要骨干演变成为自由化思潮、民主激进派政治势力和新生资本家的代表,发挥了独特的重要作用。这些重要的独特的政治行为和效果,被称为“叶利钦现象”,该现象出现于苏联解体前后,  相似文献   

20.
从全球文学的角度看,二十世纪被许多人称为批评的世纪。但是就中国文学而言,话还不能这样说。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当代中国文坛出现了批评的失语与缺席,这与当代文学发展的复杂态势相比,显得很不协调。我认为,就总体而言,中国当代文艺批评存在着三种缺失,这些缺失妨碍了当代文艺批评的健康正常发展和所能取得的成就。 (一)受百年中国文学内在总体结构的影响与制约,当代文艺批评缺少建基于中国文学文本之中的中国范式的批评理论与话语。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化和文明的组成部分,因此它是一种具有独立的价值系统和话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