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学习郑培民同志先进事迹的过程中,郑培民同志的日记中所记录下的往事与感想,真实地反映出他情系百姓,廉洁自律,以“吾日三省吾身”的态度,不断总结、思考,自觉加强党性锻炼的可贵精神。通过郑培民同志的日记,我认识了郑培民,认识了这个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的领导干部。郑培民记日记的习惯是在大学时养成的。走上领导岗位后,这个一日三省其身的习惯细分为备忘录、工作笔记和日记,他遗留下来的几十本工作日记、生活日记,客观记录了他参加工作以来的每一个足迹,也真实地反映出郑培民同志的内心世界。尤其是生活日记,没有刻意的雕痕,写得那么…  相似文献   

2.
郑培民同志担任领导职务二十多年,时刻不忘以共产党员的党性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他是实践“三个代表”的楷模,是新时期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学习郑培民,最重要的是要把权力当作一种责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力责任,实际上也是一种道德责任。郑培民曾在一篇日记中写道:“要始终坚持把真理的力量和人格的力量统一起来。”在工作和生活中,他一直奉行这句话,以身作则,做到“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直到最后倒在工作岗位上。这种道德责任,不仅表现在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还表现在不以权谋私上。郑培民一贯生活俭朴,…  相似文献   

3.
郑培民同志是新时期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他身居领导岗位,心系人民群众,始终把“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真心诚意地为人民谋利益,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和崇高品德,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衷心赞誉。目前,向郑培民同志学习,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的热潮正在全国兴起。本刊曾于2002年第11期,刊登了郑培民同志先进事迹的通讯、评论及日记摘抄。下面3篇纪念回忆文章,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再一次展示出郑培民同志的崇高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4.
郑培民同志是新时期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他身居领导岗位,心系人民群众,始终把“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真心诚意地为人民谋利益,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和崇高品德,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衷心赞誉。目前,向郑培民同志学习,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的热潮正在全国兴起。本刊曾于2002年第11期,刊登了郑培民同志先进事迹的通讯、评论及日记摘抄。下面3篇纪念回忆文章,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再一次展示出郑培民同志的崇高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5.
郑培民同志是新时期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他身居领导岗位,心系人民群众,始终把“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真心诚意地为人民谋利益,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和崇高品德,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衷心赞誉。目前,向郑培民同志学习,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的热潮正在全国兴起。本刊曾于2002年第11期,刊登了郑培民同志先进事迹的通讯、评论及日记摘抄。下面3篇纪念回忆文章,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再一次展示出郑培民同志的崇高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6.
《正气》2003,(5)
不久前,胡锦涛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号召全党同志特别是党员领导同志要向郑培民同志学习。目前,学习郑培民同志的活动已在全国掀起了一个新的高潮。为了更好地配合此项活动的开展,我刊特编发《郑培民同志日记摘抄》。郑培民同志的日记不仅是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客观记录,也是他不断思考、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和个人修养的反映,从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光辉榜样。但愿我们每个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能从中获得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党的优秀领导干部的杰出代表、湖南省原省委副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郑培民,在工作上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在生活上严以律己,固守操行。他对下级单位送来的礼品总是能拒则拒,自己拒不了的就让秘书去退。他的集邮爱好总是秘而不宣,生怕别人投其所好。即使在外地工作回家探亲也自掏腰包。“对待身外之物,要铁石心肠。”郑培民不仅洁身自好,廉洁奉公,而且也严格要求家人。他在日记中写道:“要从严剖析自己,把握自己;要慎重交友,防止陷阱;要管好亲友,防止后院起火。”他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从不为家人谋私利。女儿结婚,悄悄办…  相似文献   

8.
“老百姓比天还大”。郑培民日记中这句朴实无华而掷地有声的话语,耐人深思,令人警醒,催人振奋。它集中体现了郑培民的公仆情怀、为官准则和价值取向。在郑培民的眼里,老百姓的地位比天大。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主体,是实现、维护、发展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身为省委副书记,郑培民时刻摆正自己同群众的位置,从不认为自己高人一等,从未想到应该享受比群众更多的待遇,从不期望为群众办事要得到回报。他每次从湘西回长沙,都要在途经的一家残疾人开的路边小店吃顿便饭,既不惊动当地领导和增加基层负担,又照顾了…  相似文献   

9.
人民的好公仆,湖南省委原副书记郑培民同志,廉洁自律,一尘不染,高风亮节,赢得众口称赞。他的廉政经验其实也很简单,关键是他既把住了“前门”,他的妻子又守住了“后门”。  相似文献   

10.
黄中平 《党建》2004,(4):12-13
郑培民精神应运而生,它集中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取向。(一)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把献身党和人民的事业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郑培民同志在日记中写道:“根本是理想和信念问题,而总开关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信念的动摇,必然导致思想道德防线的全面崩溃”。他在日记中又写道:“我决心树立坚定的革命信念”,“始终做一名合格党员,为党添光彩,为党的事业的胜利奋斗终身。”正是有了共产党人这种理想信念,他才甘当公仆,自觉奉献,不仅无怨无悔,而且备感无上光荣,永葆共产党人的政…  相似文献   

11.
郑培民同志是新时期优秀的共产党员,是身体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光辉典范。去年,胡锦涛总书记就深入学习宣传郑培民同志先进事迹作了重要批示,并对郑培民同志的先进事迹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要求全党同志向郑培民同志学习。郑培民同志的先进事迹浸透着时刻重民、真诚爱民、全心富民的浓浓“为民情怀”,在思想上,把献身党和人民的事业作为人生的追求;在行动上,坚持“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的准则;在工作方法上,注重深入基层,走群众路线;在感情上,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郑培民精神集中展现了他真心诚意地为人民谋利益的高尚品格…  相似文献   

12.
要学习郑培民同志执政为民、亲民爱民的公仆情怀,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郑培民同志的崇高思想和模范行动,集中体现在他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上。湘西人民亲切地称他为“为民”书记,三湘大地流传着他亲民、爱民、为民的先进事迹。为着人民的利益,他深入基层,体察民情,为民解难,扶贫帮困,足迹踏遍三湘四水。为着人民的利益,他不计个人得失,不顾个人身体,长期带病坚持工作,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我们学习郑培民同志,就是要像他那样,坚持以民为本,执政为民,时时处处替人民着想,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  相似文献   

13.
前,《郑培民日记摘抄》令人不由眼睛一亮;细看内容,更不禁击掌叫好:美哉,久违的好日记今又见。在我们这代人的记忆里,日记可算是催人奋进的好东西。曾记否?《董加耕日记》激励了多少有志青年奔上建设新农村的第一线;《雷锋日记》更是大家学着争做好事的指南;焦裕禄、孔繁森日记则是领导干部如何当官的好教材。今天,新华社编发的《郑培民日记》,无疑又是我们共产党人在新形势下自我检验催人奋进的动力。日记,作为一种文体,它是人们每天工作和生活的记录。好的日记又是人生历程的“小结”,不断长进的一面镜子。郑培民同志之所以…  相似文献   

14.
读了郑培民同志的先进事迹,倍受感动和鼓舞,他同焦裕禄、孔繁森一样,是我们党千千万万个诚心诚意、脚踏实地为人民谋利益的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他们的共同信条是为党和人民奉献自己的一切。那么,怎样做一名真正的高素质的领导干部,做“三个代表”的践行者呢?在郑培民同志的行为准则里,我们可以找到最圆满的答案。“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这是郑培民恪守的行为准则。他为官近20载,从湘潭市委书记、湘西州委书记到湖南省政府副省长、省委副书记,先后担任过多个“说了算”的大领导,可谓位高权重,但在他的心目中,人民赋予的权力、人民群众的…  相似文献   

15.
考察郑培民同志的人生轨迹,他并没有就自己的政绩观做过理论阐述,但从他的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工作成效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政绩观:一是大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领导干部政绩的中心环节。郑培民同志不论到什么岗位担任领导工作,始终是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无论是在湘潭市,还是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都是想方设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湘西改造电网、酒厂,坚持搞好扶贫开发,大力推行农业新技术,并取得显著成效。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他还不遗余力抓学校的建设,坚持抓精神文明建设。他在日记中这样写到“一手抓粮食,一手抓经济开发;一…  相似文献   

16.
原湖南省委副书记、省人大副主任郑培民,去年3月调北京工作后,不幸突发心脏病逝世。噩耗传到湖南,全省震惊,特别是他工作过的湘西少数民族地区人民,对心中这位好书记的突然离去感到无法忍受,万分悲痛他们自发地聚在一起,泣不成声地呼喊着他的名字,希望他能乘风归来,还唱着用民歌形式自编的哀歌,寄托无限哀思。一个领导干部因病逝世,虽属不幸,也是件很正常的事,为什么能牵动千千万万人的心?特别是让那些祖祖辈辈居住湘西山区的土家族、苗族同胞如此悲痛呢答案很清楚,因为郑培民在用生命实践着“三个代表”。郑培民的光辉事迹…  相似文献   

17.
一、建立完善思想教育引导机制,进一步增强党员领导干部坚定共产主义的思想信念在学习郑培民同志崇高精神和高尚品格中,我们不难发现,郑培民同志身居领导岗位二十多年,之所以能够“永做人民公仆”,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大浪淘沙,警钟长鸣”,“真抓实干,为民造福”,根本的就在于他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如他在日记中所说的:“根本是理想和信念问题,而总开关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综观近年来揭露出的大量违法违纪案件,也一再表明,一个党员领导干部的蜕变变质,往往是从理想信念上的动摇和蜕变开…  相似文献   

18.
郑培民同志出身在吉林省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湖南工作。他从基层做起,一步一个脚印走上领导岗位,先后任中共湘潭市委副书记、书记,中共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书记,湖南省副省长、省委副书记、省人大党组副书记、副主任。他始终不渝地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赢得了广大人民的衷心赞誉,成为继焦裕禄、孔繁森之后,我们党的领导干部在新时期的优秀代表。体现了党的领导干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忠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尽心尽力的精神风貌。3月11日胡锦涛总书记就深入学习郑培民同志作出重要指示。中共中央组织部、宣传部联合发出《关于学习郑培民同志活动的通知》。中共贵州省委在《关于开展学习郑培民同志活动的意见》中要求:广大共产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领会胡锦涛同志的重要批示精神,充分认识开展学习郑培民同志活动的重要意义;正确认识和把握郑培民同志先进事迹的精神实质,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狠抓落实,务求实效,扎实开展学习活动。为此我们特约请省委副书记孙淦同志撰文,并编发一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一个人死后总会在世间留下一些东西。由于这些东西和他(她)生前的生活和工作息息相关,见物如见人,见到他(她)留下的东西,也就能了解这人生前的“一二三”来。 雷锋死后留下了一本日记。他的日记中不仅记录有他所做的大量鲜为人知的好事,而且每篇日记后面都写有他的感想。从这些日记中,我们窥见了一个人民战士极其高贵的品格。  相似文献   

20.
今年3月11日,胡锦涛总书记就深入学习宣传郑培民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向郑培民同志学习。世人曾评说,共产党人靠的是真理的力量、人格的力量;历史已昭示,共产党人凭的是百姓的支持、人民的拥戴。郑培民同志在日记中对这两点做了很好的诠释,他写道:“始终把真理的力量和人格的力量统一起来”,“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这样的为人准则,这样的公仆情怀,才是我们共产党人战胜困难、赢得胜利的根本所在。假如我们每个共产党员,尤其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都能像焦裕禄、孔繁森和郑培民等同志那样,身体力行,尽职尽责,鞠躬尽瘁,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用自己人格的魅力为党的形象不断增光添彩,用自己现实的行动实践“三个代表”的内在要求,那么,我们的党就能永远经受住改革开放和长期执政的考验。如是,党幸甚。国家幸甚。人民幸甚。为此,我们特摘发长篇通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