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撾是印度支那半島上一个內陆国家,人口約三百万。長期以来,由于帝国主义殖民統治的結果,政治、經济、文化处于落后的状态。为了爭取民族独立和改变这种落后状况,老撾人民数十年来曾經前扑后繼地同帝国主义进行了斗爭。  相似文献   

2.
美国进步作家威廉·艾菲厄斯·韓頓所著的“非洲的命运”一書,叙述了帝国主义对非洲国家的大規模掠夺,非洲蓬勃發展着的民族解放斗爭以及这一斗爭的前景,內容丰富,对我們了解非洲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国际反法西斯战爭胜利的影响和社会主义陣营有力的支援下,印度国大党領导的民族运动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1947年8月15日,英国殖民当局正式将政权移交給印度政府。但是,由于印度的反英斗爭和反封建斗爭最后是以妥协結束的,在印度留下了强大的帝国主义势力(特别是經济势力)和封建  相似文献   

4.
在六十年代开始的第一天,黑非洲又出現了一个新独立的国家。法屬喀麦隆結束了托管,取得了独立。这是帝国主义在非洲被迫敗退的又一例証。喀麦隆人民为了摆脫殖民統治,取得民族独立,进行了長期的斗爭。近三年多以来,喀麦隆人民所进行的反帝武装斗爭,也有了进一步的發展,从根本上动搖了帝国主义統治。法帝国主义者在这种情况下,被迫于1958年同意喀麦隆在1960年获得独立。1959年3月联合国大会在西方殖民国家操縱下又通过了美国等国的提案,  相似文献   

5.
在当代,民族解放运动是世界上一股强大的历史潮流。在这股潮流的冲击下,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日益崩溃。自战后以来,亚洲、非洲的许多殖民地挣脱了殖民主义枷锁,纷纷取得政治上的独立地位。拉丁美洲的情况也不例外。从六十年代起,在位于加勒比  相似文献   

6.
泰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中国人民的伟大胜利,印度共和国的宣告独立,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的成立,这一切都为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带来了毀灭性的打击.亚洲殖民地人民的强大民族解放运动,也不能不对泰国人民为争取自由和民族独立的意志起巨大影响.亚洲热爱和平人民的历史性胜利已使泰国这个小国家卷入该地区民族解放斗争的激流中,并  相似文献   

7.
石油是伊拉克的重要經济資源。帝国主义在伊拉克进行經济掠夺的主要目标是石油。伊拉克人民为反对帝国主义的掠夺一直进行着頑强的斗爭。为了爭夺伊拉克的石油,帝国主义之間也进行着尖銳的斗爭。1958年伊拉克革命后,收回国家的石油权益,仍然是伊拉克人民反帝运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了解一下伊拉克石油的基本情况,回顧伊拉克人民过去的英勇斗爭史,以及1958年后圍繞石油問題的斗爭,对研究目前伊拉克局势是会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8.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斗爭日益發展壮大。在非洲,民族独立运动最近又有了新的高涨。仅在今年6、7月間就有馬里联邦、馬达加斯加、刚果、索馬里兰四个国家宣布独立。到今年10月尼日利亞独立后,在非洲二亿四千万人民中,就有三分之二以上取得了政治独立。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民也在加紧进行斗爭,  相似文献   

9.
英帝国是經过許多世纪对殖民地的扩张而形成的。它的历史是一部战爭侵略、残酷剝削史;是一小撮英国殖民强盗、金融寡头为了追逐高額利潤而压迫和毁灭亿万人民的历史。随着資本主义总危机时代的到来,英帝国主义就进入了衰落和瓦解的过程。这一过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已經开始,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更形加剧和加速了。  相似文献   

10.
一九五七年一月四日,緬甸联邦共和國成立滿九年了。緬甸的擺脫殖民地枷鎖和宣告國家的独立是具有巨大歷史意义的事件。緬甸联邦的成立完成了緬甸人民反帝,爭取民族解放的長期和頑强的斗爭。緬甸走上了独立國家發展的廣闊道路。在緬甸宣告独立和成立共和國之后,國家面臨了与消滅嚴重的殖民地災难把國家經济从外國附屬中解放出來以及建立民族經济有關的巨大而複雜的任务。在殖民地的緬甸,絕大部分的工業是輾米業和礦業。一九四○年總計有1027个合財產調查的企業,九万个工人。在这些企業当中  相似文献   

11.
民族解放运动的壮大是帝国主义体系没落的一个极重要的因素.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宣言指出,"社会主义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剧烈地加速了帝国主义的没落过程.帝国主义已经丧失了对于大部分人类的原有统治."那些走上了民族独立发展道路的前殖民地人民,正努力要在最短期限内,克服几世纪以來的殖民统治的严重恶果——特别是  相似文献   

12.
本書除序言“新紀元”和結束語“殖民主义时代的沒落”外,共分七章,主要論述了殖民体系危机是資本主义总危机的一个組成部分,帝国主义对殖民地日益加剧的压迫和剝削;在帝国主义的这种殘酷剝削和掠夺下,目前殖民地和不發  相似文献   

13.
孙中山为中国的独立富强奋斗了40余年 ,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同时 ,他也为亚洲 ,特别是20世纪初期东南亚地区被压迫人民的解放斗争做出了较大贡献。一、孙中山对东南亚民族解放运动的支持自17世纪起 ,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了争夺殖民地而在全球角逐 ,其侵略范围已扩大到东方。许多亚洲国家相继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亚洲人民反帝反殖民的民族解放斗争始终没有停止过。在东南亚 ,1896~1901年菲律宾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抗美救国斗争 ,首先点燃了大规模革命的熊熊烈火。此后 ,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国也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孙…  相似文献   

14.
野心勃勃的西德新殖民主义非洲历来是德国帝国主义垂涎的地区。1884年,后起的德国帝国主义在非洲攫取了第一块殖民地多哥和喀麦隆沿岸。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战敗,退出了非洲。但是,一心向往爭夺“太阳下地盘”的德国帝国主  相似文献   

1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加勒比地区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是当代世界民族民主运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有力地冲击着帝国主义在这个地区的统治,加速了殖民体系的崩溃。  相似文献   

16.
东南条約組織是其美国組織者們为了縮小廣大的东亞和平地区,另建一个殖民地战爭地区釆和它对立,並把它作为殖民主义列强的主要工具而組織起来的一个侵略集团。它是美、英、法及其他殖民主义者在1954年馬尼拉会議的“东南亞集体防务条約”基础上組織起來的一个新的战爭性“神聖同盟”,其目的是要在这个重要战略地区准备侵略战爭,和鎮压亞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美国在东南亞建立軍事集团的目的,首先是企图通过馬尼拉条約来巩固殖民地列强的  相似文献   

17.
今年6月,在馬來亞共産党領導下,馬來亞人民爭取民族解放的武装斗爭進入了第十五个年头。歴史学者可以吹毛求疵,可以詭辯,政治分析家可以挖空心思,从一切答案中找出最后的答案。但是无論結果如何,他們都迴避不了这样的結論:縱然敌我力量絕对懸殊,馬來亞共產党領導下的馬來亞人民解放运动(包括游击隊和輔助性的非战斗組織),已經表現出非凡的頑强性和坚韌性。这种武裝斗爭的时期,貫穿着被压迫民族为自由而斗爭的歷史上偉大的时代。这个时代發生  相似文献   

18.
英鎊同美元的斗爭是英国同美国爭夺金融霸权的斗爭,是在金融領域內美国力图制服英国和英国力爭摆脫美国控制的斗爭。英、美爭夺金融霸权  相似文献   

19.
在革命19周年紀念喜慶的今天,有必要如实地研究一下緬甸武裝部隊在革命烈火中所經歷的眞实記載。有必要研究它如何經歷了艰辛的革命歷程,鍛煉成長为一支成熟的力量。还有必要客覌地估价这支在民族解放斗爭中誕生的緬甸武裝部隊,从民族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進程中如何繼續進行斗爭的事蹟。人民解放斗爭武裝部隊是緬甸独立的組成部分,是緬甸独立的主体之一,所以要研究武裝部隊的歷史,就必須从研究人民群众为独立而進行奋斗的歷史开始。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汹涌澎湃,一浪赶过一浪。經美国扶植或同美国有勾結的独裁政权紛紛垮台。从1957年到現在,已經有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和古巴三个国家通过人民斗爭推翻了独裁統治。其中尤以古巴革命比較深入,它标志着拉丁美洲各国人民的斗爭已經进入一个新的高涨阶段。 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