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季刊》是海外当代中国研究领域的权威期刊,该刊对1978年以来中国政治领域的改革和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研究。期刊采用多种理论框架对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进行了多维度的剖析和解读,既深入分析了中国政治发展的状况、取得的成就以及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也对中国政治发展的前景作出了预判。系统梳理和评析这些研究成果对于理解和把握中国政治发展的全貌、推进和深化当代中国政治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面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需要从政治文化的角度出发,重新定位、诠释和发展儒学,进而理顺其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之间的关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儒学参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需要接受现代政治价值的规训。儒学在当代中国政治转型和发展中的作用,依其性质而言,可以划分为建设性功能和批判性功能。依据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发展战略,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政治价值体系建构、推动社会组织发展并努力实现理论转型,是儒学助力中国政治发展的有效路径选择。在这一发展过程中要立足社会政治实践,积极拥抱现代政治观念,杜绝不假思索地回归传统的激进理念和狭隘意义上的民族主义。  相似文献   

3.
研究文化不应迴避“文革”。“文革”并不仅仅是党内斗争,它也是当代文化的一把钥匙、一种密码,具有文化发生学的意义,应当成为学术研究对象。我提议建立一门“文革学”。过去说“敦煌在国内,敦煌学在国外。”现在是“文革”在国内,“文革学”在国外。目前国外有关文革史的论著、资料汗牛充栋,而国内几乎是空白,这是一种耻辱。在文化史上,“文革”不知比敦煌重要多少倍。许多外国人对中国的了解:一是有个老子,二是有个“文革”。作为一种文化思潮、社会运动,“文革”  相似文献   

4.
“族群”这一名词是划分当代台湾社会群体的重要概念,而台湾学术界所谓的“族群”概念的真正义涵应该是指政治社会学中的“社群”概念,本文的“族群”概念所指涉的实际上就是“社群”。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台湾形成了以汉族与原住民、福佬人与客家人、以及本省人与外省人三对矛盾关系为主轴的族群政治,成为影响当代台湾政治发展的重要变量。其中,客家人作为台湾汉人和本省人的一部分,人口大约有400万人,约占台湾人口总数的15%,是仅次于福佬人的第二大族群。在台湾地区政治文化结构中,客家人的政治文化是其中一个重要而特殊的亚文化结构。在汉人与原住民这对矛盾关系中,客家人对原住民的态度倾向有别于其他汉族族群,因为客家人和原住民有着同样的“弱势族群”认知。在本省人与外省人的关系中,客家人与外省人的矛盾关系也不如福佬人与外省人的矛盾关系那样尖锐;在客家人与福佬人这对关系里,客家人更是以对抗性的族群面貌存在,在过去几百年中,客家人与福佬人形成了一种难以化解的矛盾情结。根据比较政治学理论,政治认知、政治情感和政治评价是政治文化的基本内容,本文拟从这三个不同层面,结合相关的族群理论,对客家族群政治文化的形成过程、特点及其对台湾政局的影响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来看,在现阶段乃至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发展党内民主是重点中的重点,关键中的关键; 在关注“党内民主”的同时,一定不能忽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人民当家做主”的本质和“依法治国”的原则。真正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才是我们的目标所向。  相似文献   

6.
中国梦的文化意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当前中国社会的主流政治话语,中国梦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文化意蕴。它因鲜明的文化底色、生动的话语表达而具有突出的文化特色,形象表达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理想;它承继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逐梦精神、回应了中华民族当下的文化诉求、指明了中华文化复兴的方向,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生动反映了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强烈要求;它具有整合社会共识、引领全面复兴、塑造共同理想等强大的文化功能,高高树起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精神旗帜。  相似文献   

7.
今年8月1日至29日,我系为日本成蹊大学学生举办了一期“中国政治外交文化”培训班。在宇野重昭教授率领下,23名学生参加了学习。培训班讲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政策的调整与基本原则”、“中国政党制度”、“孔子与当代中国”、“中华人民  相似文献   

8.
英国《每日电讯报》称:“马俊仁教练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中国的民族英雄。”中国的一位文学编辑在看完赵瑜的《马家军调查》后说:“为什么中国体坛就没有一个真正人格完美的当代英雄?”从1998年5月开始,由《马家军调查》引发的文化震荡已远远超出文学和体育的范畴,而波及到政治、经济、社会心理等各个方面。我从赵瑜书中获得的印象是:1.马家军  相似文献   

9.
关于中国模式若干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国的发展进程有鲜明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中国目前的发展阶段是“适应”阶段;中国是分散的或分权的权威主义体制;中国是一个发展主义的国家;政治实用主义是中国发展模式和政治文化的显著特色;中央领导层和中央政权拥有合法性与信任;中国的民族主义或爱国主义,与其说是一种富有侵略性的、外部化的意识形态,不如说越来越多地具有对内的职能;从中国的政治发展过程看,中国正在日益从统治向治理转型。  相似文献   

10.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5周年,进一步加强各国学者对当代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外交、军事和社会发展等领域的学术交流和合作,进一步推动中国社会主义和当代中国现实问题的研究,由中国人民大学发起和组织,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当代中国研究中心承办的"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6月19日至21日在北京举行.这次研讨会以"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为主题,从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对1949年后当代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外交、军事和社会发展等领域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相似文献   

11.
中国政治研究的诞生美国的中国政治研究在20世纪50年代从当代中国史学研究中分离出来,此后经历了一系列概念和方法的转变。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最初是在冷战政治研究的推动下,由一小部分著名的亚洲学家发展起来,包括费正清(John.K.Fairbank)(哈佛)、白鲁恂(Lucian Pye)(麻省理工学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对“三个代表”有“代表”得好和很好的时候,也有“代表”得不好,甚至很不好的时候。 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中心问题是摆正政治和经济的关系。本文从共产党夺取政权、改造旧的生产关系、转移工作重心、体制改革、经济建设目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决策、依靠什么阶级和阶层等六个方面论述正反面经验。本文特别提出:以往社会主义国家在这方面的错误于在于重视政治的作用,而在于夸大了政治作用,今天特别需要注意这一点。 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要先分析今天中国文化环境和三种文化(马克思主义文化、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斗争的态势:主要倾向是融合、互相吸引,斗争、冲突是相伴而生的不可避免现象。在阐述了如何正确对待三种文化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中国文化建设的发展战略。 关于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本文从体制和机制上总结了苏东共产党从急于求成到压制不同意见、从脱离群众到丧失政权的内在逻辑,提出“特权阶层”、“官民矛盾”是社会主义建设一个基本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要有清醒的认识和正确的处理方针。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与公民政治参与的双重变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中国,无疑面临着政治发展这一严峻课题。一方面,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而公民政治参与的扩大与政治稳定是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基本前提;另一方面,由于历史和现实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公民政治参与尚未成熟,从而不可避免地影响政治稳定,制约政治发展的进程。在现代化的大背景和中国社会转型特定的社会条件和社会需求下,只有正确认识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与公民政治参与的关系,切实解决公民政治参与所面临的两难境地,才能促进中国的政治发展,实现政治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世界》2011,(6):48-48
冯昭奎、林昶著《当代日本报告》已于2011年5月由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报告》以技术进步、人口问题、气候变化、粮食安全、中日关系等十个问题作为切入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日本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过去和现在,并通过适当的中日比较阐述值得人们关注的日本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书名中的“当代”主要指战后至今这个时代,  相似文献   

15.
伊斯兰“中间主义”是伊斯兰世界的主流思潮之一,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学术思想,正确掌握这一思想对把握中东地区局势的发展十分有帮助. 当代伊斯兰“中间主义”思潮的主要内容 伊斯兰“中间主义”思想和主张包括宗教、政治、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内容.  相似文献   

16.
春秋战国是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时期,奠定了中国数千年来思想文化的基石。庄子用“百家之学”,司马迁用“百家之言”、“百家之说”、“百家之书”、“百家之术”等概念来形容这一时期思想文化发展的盛况,我们现在称之为“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文化中包含哲学、政治、经济等多领域及不同流派,  相似文献   

17.
“和平发展”是中国的发展目标和发展道路。外交为内政服务,如何在对外关系中实现这一长远战略目标?中国政府从中国传统哲学文化出发,结合国内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理念和政策,近年来形成和强调与周边和世界的“合作、和谐”的实践战略。为了实现发展,中国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18.
许烺光的“心理—社会均衡”理论及其中国文化背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理—社会均衡”是美籍华裔学者许烺光提出的理解人的心理、行为与文化关系的理论模型。该模型最主要的特点是将人理解为一种“社会文化场”而不是孤立的个体,从人与人、人与物、人与文化规范以及心理与社会动态均衡的角度把握人。采用这个理论对中国、印度、美国等几个大规模文明社会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得出更有说服力的结论。该理论在几个方面与许氏的中国文化背景相联系:与儒家的“修、齐、治、平”模式有相似之处;与中国文化从人的“相互性”出发把握人的特点相一致;重视亲属集团以及中国文化中的中和、平衡思想。许氏在参考中国经验基础上提出的这个理论以及与之相关的“基本人际状态”概念,不仅对人类学、社会学和心理学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为我们从文化心理角度重新审视目前主要基于西方经验建立起来的国际秩序以及相应的主流国际政治理论,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国语”/普通话和汉字是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特有现象,体现着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是两岸中国人联系的天然纽带。近年来,台湾当局打着人权、族群平等、保护“濒危语言”等旗号,出台了一系列以抬高闽南方言地位、创制通用拼音、删减文言文比例等为标志的语言政策,企图借助语言文字的政治蕴含,塑造新的“国家认同”,与中国形成区隔。台湾当局这种语言文字领域中的“文化台独”具有很大危害性,本文拟就此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0.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世界社会主义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从理论转变为实践过程中派生出来的。由于当代历史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致使马克思主义在实践领域向国别化、在理论领域向现代化发展,进而给中国社会主义者研究这一问题从总体上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要从中国社会主义改革难题出发;二是要联系相关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现象;三是把推进马克思主义现代化当做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